第四百七十章 刘家兄妹

作品:《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就养三个崽!

    再过几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


    学堂只放一天的假,但花家跟甘家都觉得假期有些少,找易夫子多请了两天假,提前把人给接走了。


    至于谢瑜这里,谢全初四就过来接人回家。


    小瑜一走,到时候家里就只剩下宋月华跟大宝两个人。


    “宋姐姐,要不明天晚上我回来陪你一起过节?”谢瑜有些不忍心。


    宋月华拍了一下她的脑袋,“别操那么多的心,好不容易陪你爹娘过个节,想些有的没的干嘛。”


    看着远去的牛车,宋月华心中还是有些空落落的。


    大宝拉过宋月华的手,情绪有些不高,“大姐,我想小宝了。”


    宋月华搓了搓大宝的脑袋,“等你变厉害了,就可以待在小宝身边保护她,到时候我送你去找她可好呀?”


    “那还是算了,”大宝抬起头道,“要是连我也走了,大姐一个人也太可怜了,还是大姐比较重要。”


    宋月华蹲下来抱着大宝的脑袋使劲的亲了一下,“大宝,大姐好爱你啊!”


    大宝摸了下头发道,“大姐,你口水亲我脑门上了。”


    宋月华,“……”


    第二天,马爷把小玉跟谢文武寄的信件捎了过来。


    宋月华门都没来得及关,到手后就迫不及待地拆开。


    最上面的是小玉的信件。


    小玉去过几回玉清观,小宝一切都挺好的,整日在观里同妙手道长下棋。


    但她去的这几趟,一次没有见到过妙手道长。


    在道观里,平日的花销不大,小玉还是在小蝶那里留了20两银子,以备不时之需。


    绣坊里面,小青买了一批手艺不错的小姑娘培养,目前玉燕坊只有她一个教习。


    小玉一直在绣的那幅六风屏已经完工。


    小青准备在店里摆上两个月,再送给卖家。


    现在绣坊大多数订单都是从青州来的,闻州这边只有一些线头布匹的小买卖。


    小玉暂时手头没有大的绣件,主要还是把手下的绣娘好好教出来。


    虽然不算很累,却也是不大得空。


    之前宋月华托信过来问了石头跟小绵的活计。


    小绵可以过来学刺绣,有个同村人在一块小玉也高兴,


    不管小绵学得怎么样,有小玉在,至少绣几条帕子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石头的活计,绣坊这里需要一个伙计,如果他不嫌弃正好可以过来。


    阿杏与小桃来捧过一次场,后面小桃一个人也来了几次。


    小玉偶尔也会教她一些针线上的活计,两人的关系处得挺好的。


    看到这里,宋月华又翻了翻小桃让小玉代寄的信件。


    里面说了不少家里的小事,但也能看出来小桃在乔家的日子过得算是不错的。


    下面一封是谢文武的信。


    谢文武现在在食味坊当厨子,只说生意有所起色,别的便没再多言。


    关于上次宋月华问的关于让刘石头当学徒的事。


    要是刘石头对于做菜感兴趣,倒是可以过来当他的帮厨,只要是他想学的,谢文武必定倾囊相授。


    信就写到了这里。


    宋月华有些无语,就不能再多写一些吗?


    等到散学后,宋月华喊上刘石头跟刘小绵,一起去季家找王婆婆。


    两人跟宋月华之间也算相熟,说起话来没有以往那种局促感。


    王婆婆跟穆阿婆在院子里摆了一个大桌子,两个阿婆纳鞋底子,若初跟小草在旁边绣鞋面。


    “宋姐姐!”


    两个小丫头看到宋月华赶紧打招呼搬凳子。


    宋月华笑着摆了下手,看她们在院里干活,问道,“这样子在太阳底下会伤眼睛的吧。”


    王婆婆笑道,“出太阳进屋就是。”


    看到石头跟小绵,王婆婆问道,“可是两个小的惹了什么事?”


    “是有点事……”


    王婆婆马上了然,同穆婆婆道,“我把东西带着,回去再做。”


    “回去吧,不急这一时半会的。”穆阿婆接过东西道。


    在路上的时候,王婆婆问是什么事,知道是上次托宋月华打听的事后,叹声道,“你同我说一声,我去找你就是,何必让你跑来跑去的。”


    宋月华笑道,“哪有等长辈找上门的,这也太不知礼了。”


    “你事情多,管这个做什么。”


    “不差这一会。”


    回到王家,王婆婆非要去烧水,宋月华只能坐在灶房同几人说话。


    宋月华问小绵愿不愿意到闻州玉燕坊,跟在小玉的身边学着刺绣。


    刘小绵轻声细气道,“我当然愿意,但是……”


    “但是什么?”


    “我听人说,这种的学费很贵……”


    王婆婆在旁边道,“银子的事用得着你来操心嘛。”


    宋月华解释道,“在玉燕坊,小玉是能说得上话的,你去那里干活,跟小玉互相照顾,除了一些日常的开销,哪里用得了这么多钱。”


    王婆婆不这么想,”小玉毕竟是青云绣坊出来的,哪能不给学费。”


    宋月华道,“阿婆,真要说起来,小玉最开始还是跟着您学的针线活,您也没收她的银子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那怎么能一样。”


    “真要说起来启蒙恩师,那可更重要。”


    王婆婆一时没想好话怎么反驳。


    宋月华只能换个说法,“玉燕坊虽说是小玉的铺子,但那也是与人合伙的,店里都是对方的人,我也想给小玉送几个自己人过去,不然,有些事被人蒙在鼓里也不知道的。”


    听到这里,王婆婆才算接受,拉过小绵交待道,“你宋姐姐的意思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我会护着小玉姐姐的。”刘小绵道。


    宋月华同小绵道,“你去了绣坊,小玉多个交心之人,也不至于太孤单。”


    刘小绵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刘石头这里的选择就多了一个,去青州当帮厨学做饭,还是去闻州绣坊当伙计,学着看管店铺。


    “我去闻州。”刘石头毫不犹豫道。


    宋月华问他,“你要不要好好考虑一下?”


    “不用,我去闻州就好。”刘石头道。


    这个不必想也知道,刘小绵去了闻州,肯定是想跟小绵在一块。


    王婆婆张了张嘴,但还是没有说话。


    宋月华道,“现在日子还早,要去闻州也没么容易,没事的时候好好想一想。”


    把事情说完,宋月华就要回去了,王婆婆想要留饭。


    “我还得回去给大宝读信呢,下次再吃。”宋月华笑道。


    王婆婆随她走了一段路,“丫头,两个小的劳你费心了。”


    “你别别同我客气了,端午节小玉跟小宝都不在家,您过来跟我们一起过节如何。”


    宋月华邀请道。


    王婆婆想了下点头道,“行,端午我再过去。”


    喜欢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就养三个崽!请大家收藏:()穿成农家长姐,开局就养三个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