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魏公公到

作品:《特种兵明末做皇帝

    就在两名锦衣卫,拖着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的李校尉离开时,院主徐妥娘满面春风地连忙迎上,对着魏忠贤深施了一记大礼,笑语连声地说:


    “哎哟!哪阵风把魏公公吹来了?亲登青楼,可是难得难能、难请难见!”


    说着引魏忠贤进入客厅。


    “魏公公亲自登门,有什么要事吧?”


    妥娘忙不迭地亲自倒水上茶,试探地问。


    “信王在这里吗?”


    魏忠贤却慢悠悠的反问。


    “在,在,信王千岁正和英国公在雅间喝酒呢,要不要请他们过来向您老打个招呼?”


    “不必了。”


    魏忠贤端坐太师椅上:


    “毛大帅毛文龙的胞弟也在院里吗?”


    “在在在!二将军刚刚来到本院,正在楼上与小姐寻乐哩!”


    妥娘看着魏忠贤的脸色,随即吩咐侍女:


    “把毛将军快快请来!”


    “不!”


    魏忠贤摆手制止,


    “让他在花楼痛快玩一会儿,我先去看看信王。”


    说着便迈步,朝朱由检所在的雅间走去。


    “哎呦,信王千岁,英国公,好雅兴呀,老夫没有打扰到二位吧。”


    英国公看到是魏忠贤,立马怒目而视,正要开口,被身边的朱由检一把拉开


    “哪里的话,魏公公是贵客,当然欢迎之至,”


    魏忠贤来熙春院之前,就已经得知狗腿子密报,信王和英国公在这里。


    当然他来并不是为了见二人,而是怀着不可告人的阴谋,顺便接见一下毛文龙的弟弟毛云龙。


    但由于最近事情的发展,魏忠贤对信王越来越上心,还是鬼使神差想过来看一眼。


    里面坐的两个人,刚刚密谋完了怎么对付他,这时候看到魏忠贤过来难免稍许紧张。


    不过看在魏忠贤眼里,就是对他的敬畏,也没多想,瞄了几眼没有发现什么可疑情况,丢下一句“好自为之”


    也不再搭理朱由检和英国公,径直又朝刚才安排好的雅间走去。


    门刚一关好,英国公就对着门口“呸”了一声,然后端起桌子上的酒一口气喝完。


    朱由检却是哈哈一笑。


    “英国公,为这种人生气犯不着,况且还不算一个完整的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早晚有一天本王让他跪在我面前唱《征服》”。


    “《征服》?


    那是个什么曲子,老夫咋没听过?”


    “那个,咳咳,本王只是打个比方,意思是让他跪在本王面前忏悔。”


    “如果有那么一天的话,信王可千万不能手软,这个魏忠贤最狡诈阴险,坏事做绝,直接杀了他都太便宜,我看应该千刀万剐....”


    此时,在熙春院的另一个更豪华的包厢内,魏忠贤端坐在太师椅上,在他对面跪着一个衣着艳丽华贵,皮肤黝黑的汉子,正是毛帅-毛文龙的弟弟


    毛云龙。


    可能是由于刚行完好事,听说魏公公要接见他,慌慌张张跑了过来,脸上的胭脂水粉都忘记擦掉,衬托在他那一张诚惶诚恐的脸上,看起来好不滑稽。


    “二将军,看来在京城待的挺滋润嘛!”


    这位被魏忠贤称为二将军的毛云龙,本不是什么正经货色,他完全是依赖他哥哥毛文龙,方得以作威作福、吃喝享乐的。


    他哥哥毛文龙系军伍出身,当过兵、做过教官、任过练兵游击,后因当时统帅的一次轻率出击,导致全军覆没,整个辽东尽入后金版图。


    而毛文龙仅以二百兵卒得以侥幸脱险,被隔在辽南海边,无法归营。毛文龙破釜沉舟,奇袭了鸭绿江口的皮岛。


    皮岛乃弹丸之地,荒无人烟,毛文龙率领士兵难民合力开垦,并招揽流民,通商引贾。


    渐渐地随着皮岛的兴旺,毛文龙也发展成一支不容忽视的军事力量。


    朝廷得知在后金的腹地,有自己的一支人马,自然欣喜,于是便任命毛文龙为平辽总兵官、左都督、挂将军印,钦赐尚方宝剑。


    本来就占山为王、天高皇帝远的毛文龙,得朝廷倚重后,更加有恃无恐、骄横淫意,劫掠过往商船,暗中干起海盗的行当。


    为了掩人耳目,毛文龙便透过这位弟弟毛云龙常住京师,疏通行贿、结交权奸。


    “哪里哪里,这都是托了魏公公的福,不然哪有小人的今天。”


    魏忠贤摆手让座,亲切地问:


    “毛帅文龙近来可好?”


    “家兄一直铭记九千岁的恩德!”


    毛云龙说着一挥手,两名侍从托盘走进。


    “又进奉什么来了?”


    魏忠贤饶有兴致地问。


    这个毛文龙出手一向阔绰,之前魏忠贤得了他不少好处,所以一直才比较关照。


    只见毛云龙手一挥,两名侍从抬着展开了一幅图画,上书--


    “广德祠”三个大字,


    原来是毛文龙为魏忠贤立生祠的实景图画。


    魏忠贤上前细细看着,心情愉悦地说:


    “这就是毛帅在岛上给我建的生祠?太宏伟了!”


    “家兄说,魏公公伟于千秋,功在万代,有尧舜帝德,为至神至圣。”


    魏忠贤连连摆手故作谦虚:


    “哎,不可,不可!老夫怎能与尧舜相比,恐怕要惹世人笑话哩!”


    “魏公公当之无愧啊!”


    毛云龙指着画细细介绍:


    “家兄踏遍全岛,亲选祠址,背依蓟辽,面迎东海,取名广德祠。颂扬魏公公人伦德范,清廉自正;广德天下,模范永垂!”


    “用心良苦啊!”


    魏忠贤有些感动地点点头。


    他以为这次进奉到此为止了,谁知那两名侍从转身又抬进一个用红绸覆盖的物件来:


    “这又是什么宝贝?”


    毛云龙躬身一礼:


    “家兄驻守皮岛,卫戍边陲,与友邦朝鲜换货易货,购进稀世珍宝,请魏公公过目!”


    魏忠贤走上前去,伸手揭开盖住的红绸,一只闪耀光亮的金龟呈现在眼前。


    “金龟!”


    魏忠贤眼放异彩:


    “吉祥吉兆之物啊!”


    毛云龙手指金龟,介绍说:


    “这是用千两黄金铸造而成,巧夺天工,举世无双!金龟通灵,福德无量,皮岛和家兄敬祝魏公公洪福齐天,益寿延年,万寿无疆!”


    魏忠贤满意地开怀大笑:


    “回去可得替我好好谢他!”


    毛云龙见魏忠贤开心满意,自己也非常高兴,觉得自己此行不辱使命,所以也咧嘴笑着站在一边。


    魏忠贤见毛云龙送完礼物,并不急于走开,知道他此次不单单是为了献礼,肯定还有什么话说,于是率先开口问道:


    “你在京城也应该有不少耳目,消息灵通,近来可听到什么重大要闻吗?”


    毛云龙打仗不行,拍马屁可是颇具水准:


    “末将知道万岁爷龙体欠安,朝政仰仗魏公公辅弼之力,君臣相保,大明江山才有长治久安!”


    魏忠贤满意地“嗯”了一声:


    “毛帅今后的打算是什么呢?”


    “家兄有一件小事,想就教于九千岁。”


    毛云龙看了看魏忠贤的脸色,收住了话头。


    “有什么就说嘛!”


    毛云龙一面观言察色,一面说:


    “此次宁锦大战,袁崇焕击败满夷皇太极,可以邀功升迁。毛帅想……


    拜请魏公公举荐他督师蓟辽,代替袁崇焕总御辽东,以便于……”


    一听是这事,魏忠贤为难地摇了摇头:


    “什么都好办,就是袁崇焕这件事不好办啊!”


    一看毛云龙那失望的表情,魏忠贤有些不忍,便连忙解释说:


    “想必你也知道,袁崇焕去年打败满虏努尔哈赤,如今又获宁锦大捷,实在是功劳太大了!


    毛帅虽然也威武强悍,久戍边陲,立有战功,但毕竟难与袁崇焕盖世之功相比啊!”


    所谓的宁锦大捷,就是1627年(明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亲率后金军八万人围锦州,攻宁远。


    时任辽东巡抚的袁崇焕率领众人依靠坚城抵抗。


    五月十一日,后金军直抵锦州,四面合围。


    袁崇焕选精骑四千,令尤世禄、祖大寿统率,绕到后金军后。再遣水师东出相牵制,尤世禄、祖大寿等将要出动时,


    后金军已抵达宁远城下。


    崇焕与中官刘应坤、副使毕自肃督将士登陴守战,列营濠内,用大炮轰击后金军。


    而尤世禄、祖大寿等大战城外,士卒虽然死伤一千多人仍力战不退。


    后金军看攻占宁远无望,五月二十九日,皇太极看宁远这块硬骨头啃不下,又合兵转攻锦州,遭明军西洋大炮和其他兵器还击,伤亡数千人。


    加之中暑得病,大量减员。六月五日,皇太极遂下令撤军。史称


    “宁锦大捷”。


    “魏公公讲的都是实情。”


    毛云龙仍不放弃最后的机会,


    “可满朝文武谁不知道魏公公一言九鼎!


    不然,全国怎么会都争着为魏公公建造生祠哩,都是希望魏公公福寿无疆啊!”


    他乜斜一眼魏忠贤,语中含有它意地说:


    “袁崇焕功劳再大,又怎比得上魏公公运筹帷幄,调度有方?


    再说,当此变幻关键之秋,一旦有事,魏公公也得有个掌兵而又听话的心腹武将啊!”


    “你说得也有道理。”


    魏忠贤沉思地点点头,随即一声吩咐


    “来人!”


    小太监闻声而进:


    “奴才在。”


    魏忠贤命令道:


    “以皇上旨意召袁崇焕速速进京述职!”


    毛云龙一看魏忠贤听进了自己的话,心里暗自高兴,也不再多打扰,千恩万谢的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