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何人部将如此勇猛

作品:《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

    《三国之我的系统奖励有些多》全本免费阅读 []


    董卓,字仲颖,因早年抗击羌族有功,再以金帛贿赂宦官,因此,得了并州河东太守之位。


    此世界,由于马骥横空出世,使得董卓,没有参加过任何,抗击异族的战斗。


    这使得,董卓一直在这个位置,停滞数年之久。


    这次黄巾起义,董卓看到了高升的希望。


    随即,不惜以重金,贿赂宦官与大将军何进,以期获得出兵讨贼的资格。


    又赶上朝中,以司徒袁隗,大将军何进为首派系,不想冠军侯马骥,独享此次征讨黄巾贼军,这一泼天之功。


    因此,才有了朝中众文武,纷纷上表天子刘宏,解除党锢,令天下各郡县,自行招募乡勇,以抗黄巾贼军之事。


    这才使得董卓,有了出兵讨贼的机会。


    董卓此次出兵,几乎带上了全部家当,除了令自己大女婿,牛辅领5000步卒,镇守大本营外。


    其麾下军师李儒,部将段煨,李肃,李傕,郭汜,樊稠,胡轸,李蒙,王方,杨定,董越等十数员。


    率领马步军30000余,来战黄巾贼军。


    行军途中,闻听黄巾贼军人多势众,遂派出麾下将士,将一路所遇平民,择其精壮充入军中。


    余者大都**,将其头颅悬挂马上,称杀敌归来,冒充军功。


    其家产资财,尽归卓军所有。


    一路所过之处,怨声载道,民愤四起。


    多有被逼无奈,或远走他乡,或落草为寇,或加入黄巾起义军者,不计其数。


    而此次,同样兵出并州的另一路兵马。


    乃是太原郡太守,丁原,(字,建阳)率主簿吕布,部将张扬,穆顺,宋宪,魏续,成廉,曹性,郝萌等,领马步军两万,杀奔冀州而来。


    期间,所遇黄巾贼军,被吕布率军击杀,招降者不计其数。


    两军于中山国境内相遇,董卓率军行至一片平原处。


    只见前方,数百头裹黄巾,面带惊慌之色,身穿布衣,手持棍棒的”黄巾贼寇”正在亡命狂奔。


    身后,一位手持方天画戟,头戴束发紫金冠,身披蜀锦百花战袍,弓箭随身,相貌英武的汉军大将,率军紧追不舍。


    只见此将,靠近贼军后,只是轻轻一挥手中长戟,便有一人或者数人,被戟锋斩成两段。


    贼军连惨叫声,都未发出,便丧命当场。


    随后,便匹马单戟,杀入贼军之中,贼军尽皆哭爹喊娘,挡者披靡。


    不消片刻,数百黄巾贼军,尽皆被屠戮一空。


    董卓见此,心甚喜之。


    两眼放光,望着那员汉军大将,对左右道:


    “我本以为,冠军侯马骥,已经天下无敌了,未曾想此将,竟然也如此勇猛。”


    “比之那冠军侯,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如此悍勇之将,若不能为我所用,吾甚惜之啊!”


    “不知此人,乃何人部将?诸位可有识得此人者?”


    遂与麾下众文武,出言问道。


    这时,董卓麾下校尉李肃,越众而出,拱手对董卓一礼道:


    “启禀主公,肃倒是识得此人,此人乃肃同乡,姓吕,名布,字奉先,现为丁原义子,官拜太原郡守府主簿。”


    “哦!原来此人,乃是丁原帐下主簿。”


    “这丁原匹夫,端得不当人子,如此勇猛无匹之将,竟令其主持文案,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也!


    哈哈哈~~~!”


    董卓闻李肃之言,哈哈一笑,鄙视一番丁原道。


    随后,又对李肃道:


    “李校尉,我欲收服吕布,不知当用何方法啊?”


    李肃闻董卓所问,思索片刻,拱手对董卓道:


    “启禀主公,属下观吕布虽勇,但身长体重,其胯下坐骑却是普通战马。”


    若主公舍得爱马,将其赠予吕布,再奉上高官厚禄,那吕布感念主公厚恩,定会星夜来投主公麾下。”


    “就看主公,舍不舍得赤兔马了?”


    “这~~~,此马,乃是咱家近日所得,咱家喜之由甚啊!突然转赠他人,咱家还真是多有不舍啊!”


    董卓闻李肃,要自己将爱马,赠予吕布之言,心生不舍,面色为难道。


    李肃见此,又出言劝道:


    “主公岂不闻,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吕布之勇,非冠军侯马骥,不可敌也!”


    “若有朝一日,我等与冠军侯马骥,战场相遇,有吕布出马抵挡冠军侯,余者皆不足为惧也!”


    “再者言:自古美女配英雄,英雄亦配宝马也!”


    “主公舍一马,而得一上将,岂非午夜梦回,而尽欢颜乎?”


    李肃微笑着,言罢!


    面含期待之色,望着董卓,等其下决定。


    董卓闻听李肃之言,面色挣扎片刻,一咬牙,一跺脚,哈哈一笑道:


    “哈


    哈哈~~~,李校尉言之有理,咱家差点因一己之私,而与一上将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