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二十五章

作品:《社恐黑化日常

    []


    兴许是九娘办的第一个小宴,那厢老夫人才凑了趣,这厢,钱氏,便指了得用的钱婆子,领着几个小丫鬟,捧着六大攒盒的吃食,珠花,胭脂水粉为此次的秋千宴添个彩头。


    钱婆子将将命小丫鬟将攒盒里的彩头放到石桌上,那头便当着几位姑娘的面,笑呵呵的给九娘福礼,并将身后的二等丫鬟迎玉推到九娘的跟前,迎玉自是恭恭敬敬的给九娘福礼,只不过,钱婆子这一举动,看似寻常,却并不简单,刘妈妈立时就看的心下疑窦顿生。


    迎玉是钱氏屋里头服侍着的二等丫鬟,九娘又是钱氏所出的嫡次女,每日请安,几乎都是迎玉打的帘迎的人,自来熟识的很,怎生钱婆子这会子要多此一举的把迎玉推到九娘跟前,又不是那不认识又与钱婆子沾亲带故的小丫鬟,好趁机推到主子面前认认脸。


    任刘妈妈心里头越想越吃惊,那厢的钱婆子却给刘妈妈乃至九娘笑着解了心头惑。


    “太太晓得九姑娘今个儿办秋千宴,这不,特意凑了今日的喜气,想着九姑娘院里头的大丫鬟夏花患了隐疾去了庄子上,这一时半会儿的也回不来,却也不能让九姑娘受了委屈,便索性将自个儿屋里头的丫鬟指派过来,想来九姑娘也是清楚,迎玉堪堪八岁的年纪,已能独当一面,便是提了大丫鬟也使得,可太太到底心疼九姑娘将将失了夏花,难免心伤念旧,这不,索性提了九姑娘屋里头的春草顶了夏花的缺儿,想来有了春草时时刻刻的服侍,九姑娘也算有所慰藉,再调了迎玉来帮衬着夏草一起服侍九姑娘,倒是两厢便宜。”


    钱氏择了秋千宴的时机,一方面不动声色的点出九娘贴身大丫鬟夏花突然去了庄子上,是因着自身患了隐疾,立时便捂了所有乱嚼舌根的老货们的嘴,另一则,特意指派了迎玉过来,只当了如意居的二等丫鬟,还明言,因着九娘不舍夏花,这才提了身边的老人春草,为了九娘能够在众人面前落一个念旧宽仁的形象,可谓是煞费苦心,只是苦了迎玉,原本当家主母屋里头的二等丫鬟,如今只如意居一个二等丫鬟,虽同是二等丫鬟,可其中的落差,可谓是一落千丈也不为过的,不过,迎玉到底只一个小小的奴儿,她心里头的各种苦楚,谁又能在意,她又敢埋怨谁。


    显然,此刻不论刘妈妈也好,刚刚提了大丫鬟的春草也罢,乃至九娘也好,他们主仆三个,心里头或多或少都晓得,夏花被撵出如意居后,春草因着护主有功,迟早要填了夏花的缺,只不过,钱氏把她屋里头的迎玉拨过来,且只给春草打下手,倒是出乎了主仆三人的意料,这其中,便是当事人之一的春草,内心的冲击最大了。


    而此时此刻,钱氏拨了屋里头得力的二等丫鬟来如意居仍然只当个二等丫鬟,可谓是给足了九娘的面子,毕竟,一个当家主母屋里头的二等丫鬟,那是何等的体面,何等的风光,这厢却因着九娘院里头缺人手,便拨过来服侍九娘,此番抬举,可谓是只有嫡亲的娘才会如此给姑娘做脸了。


    这会子,便是往日里一直受人仰慕的七娘,也只有羡慕的份儿了。


    一时间,几乎所有目光都聚在了迎玉与九娘身上,心里头羡慕九娘得了大脸的有,惊叹钱氏待九娘头一遭越过了七娘的有,揣测着迎玉是否不甘屈居小小如意居而搅风搅浪的亦有。


    正在众人心思各异时,迎玉已然一个头磕在九娘的脚边。


    “奴婢给姑娘请安,从今往后,奴婢便是如意居的人了,烦请姑娘赐名。”


    刘妈妈本暗自琢磨着迎玉只来如意居给春草打下手,长脸的确是长了大脸了,可,倘若迎玉心里头含怨,那便不是给九娘添福气,而是添堵了。


    而此刻的迎玉,不论是满腔的恭敬之语,亦或者满眼的处变不惊,丝毫不似作伪,瞧到这儿,刘妈妈适才舒了口气,这厢见九娘的目光落在迎玉身上,却没接话,这满院子的姑娘,奴仆瞧着,迎玉又是新进如意居头一日,这会子更是跪在地上等着九娘赐名,自是不好怠慢。


    心里头暗暗盘算一番,刘妈妈便笑着一边替九娘扶着迎玉起身,一边则热络的抓着迎玉双手不放。


    “迎玉姑娘此番能来如意居,咱们姑娘心里头别提多高兴,只是委屈迎玉姑娘,原本是太太屋里头得用的人,这会子却指派到姑娘的院子里来,可谓是大材小用了。”


    刘妈妈一袭语重心长下,迎玉自是不卑不亢又双眸含笑,本就圆溜溜的眼睛,在含了灿然然的笑意中,倒是越发透出了几分的喜气来。


    “刘妈妈言重了,奴婢只一个二等婢女,可担不起姑娘两字,妈妈本是好心高待,只怕会坏了府里头的规矩,日后便唤姑娘赐的名儿就是。”


    迎玉再一次提及赐名二字,那厢九娘则想着此时已被贬去庄子上的夏花,心里头一派落寞苦涩,看来,夏花是万万没有回来的一日了,一想到这儿,九娘也便没有什么赐名的兴致,只满目忧伤的道了句


    “索性便还叫迎玉好了,这名字换来换去的,也是麻烦。”


    主子赐名,对于奴儿来说,那可是莫大的荣耀,又怎么会是个麻烦。


    九娘此言一出,可谓立时在满院的人心中掀起了千重浪,倘是此言传出去,只怕是凭添口舌,又得气的钱氏心肝痛了。


    正当刘妈妈急的脑门子起了一层密汗,想要说什么来找补时,却见迎玉笑着应出声


    “姑娘心地纯善,以免奴婢改了名儿,日后爹娘老子以及小姐妹们唤起奴婢来不甚利落,只以为添了波折麻烦,不过姑娘有所不知,如今呀,清正堂早已有了新的迎玉,只烦请姑娘另赐婢女一个名儿了,奴婢只有满心欢喜感激姑娘的份儿,哪有嫌麻烦的道理。”


    有了迎玉这一番言语圆场,刘妈妈再看向几位姑娘眉头舒展,以及满院子的奴仆不再瞧笑话的目光,立时就松了口气,也便对迎玉有了几分感激与亲近。


    而九娘听着清正堂已经有人取代了迎玉,心里头惊诧的同时,自是生出一派悲凉。


    没想到,迎玉这人前脚刚来如意居,后脚清正堂便有人顶了迎玉的缺不算,更是顶了她的名儿,想来这便是唐先生所说的人走茶凉的意思了。


    暗自悲叹了一阵,九娘这才搜肠刮肚的想了个名儿


    “那便叫做夏朵好了。”


    花朵,花朵,没了夏花,来个夏朵,清正堂的迎玉被取代了,可是如意居的夏花绝不会被取代,哪怕是只是一个名儿,也不可以取夏花而代之。


    “奴婢夏朵,多谢姑娘赐名。”


    秋千宴好不热闹,可因着六娘此前一句话,被众位姐妹记上心头的八娘,正满脸愤愤不平的抓着一支狼毫不断的在纸上乱写乱画,嘴里更是恶狠狠道


    “都是九娘那个贱丫头,平日里惯会装相,现在我被祖母罚了抄女戒一百遍,族规一百遍,岂不是正好趁了她的心。”


    “以后走着瞧,待我抄好了女戒跟族规,定要好好收拾九娘那个小贱丫头。”


    八娘这厢骂的咬牙切齿,而马婆子却听的胆战心惊,幸而她了解八娘的性子,今遭这般被老夫人罚抄,且不抄完不允出顺心居院门,八娘说什么都得闹上几场的,好在小丫鬟们早早被指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