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刘彻到来,千古一帝聚齐

作品:《穿越大秦,万朝万代风云巨变

    《穿越大秦,万朝万代风云巨变》全本免费阅读 []


    如果嬴政没下旨,那岭南赵佗的五十万大军,长城蒙恬的三十万大军,为什么没有回来。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蒙家军并没有回防,而是继续向北抗击匈奴,还成功收复了蒙古河南地区,并立下了赫赫战功。


    蒙恬死后,二十万蒙家军才被调回,最终还是被各地起义军消磨殆尽,而十万大军继续留守长城。


    赵佗军队更是自始至终都没有见到影子。


    李世民也好奇的问,“政哥你到底有没有下旨啊。”


    嬴政也不知道啊,那都是二十年以后的事了,他现在又怎么可能知道。


    不过他看到过史记,从当时北方和南方的**局面来看,他想他是有可能下那样的诏令的。


    李世民又看向周赢,“嫚儿,你来说说政哥到底有没有下旨。”


    朱元璋也看向这个小女娃,他也好奇到底有没有。


    周赢想了想,“李叔,这个是有的,父王是给岭南军队下过一个诏令的。如果关中有任何**,岭南大军都绝对不允许北上勤王。”


    李世民更不理解了,“这是为何?。难道镇守边关比国家灭亡还重要吗 ?”


    周赢说道,“李叔,事情不是您想的那么简单的,不是单纯的勤不勤王的问题。”


    “那是什么问题?。”李世民问道。


    朱元璋,王莽,李隆基也疑惑的看向周赢。


    “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岭南军队是父王在征服南方各个地方以后专门留在那里进行镇守的主力部队。”


    “这支军队对于父王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这支部队擅自离开北上勤王,那么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整个南方地区就会彻底失守,那时候父王好不容易创下的千古基业将会彻底的烟消云散。”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如果大秦已经到了需要岭南军队北上勤王的地步,那么就证明大秦内部已经快要瓦解了,已经到了非常混乱的局面。这时岭南军队是真的回来勤王的吗?,谁能保证他们是真的回来勤王的,还是想趁乱弑君夺位的,这一点谁都不能保证。”


    “一旦岭南军队北上勤王了,那么南方必乱,不止会乱了南方,关中的皇帝也不见得安稳。南方的异族会不会趁乱攻入华夏,那样华夏大地才是真正的内忧外患。”


    “所以父王下旨不准岭南军队北上勤王,所以父王才说秦朝可以灭,赢氏一族可以灭,华夏族群不能灭。”


    “就算秦国灭了,华夏依然在。只要赵佗依旧镇守南大门,就算秦朝不再是秦朝,南方却能依旧属于华夏。”


    所以项羽刘邦攻入咸阳这一路,根本没有遇到蒙恬带领的秦国正规军。


    三十万蒙家军依旧在镇守北方匈奴。


    而赵佗的五十万大军也依然在镇守华夏的南方大门。


    在秦始皇眼中,华夏民族的帝位,可以禅让,可以政变,可以继承,也可以谋反。


    华夏人的地盘,怎么争夺厮杀都可以。


    但是。。


    绝对不能让外夷染指。。


    此刻的嬴政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是有可能下那样的诏令的。


    周赢想着也许就是这样的秦始皇嬴政,才让人越了解越喜欢,越喜欢越心疼。


    虽然秦始皇他配不上人君二字,但是论残暴他也不及许多皇帝啊。


    就烧点竹简,就杀了几百个术士和反对他的儒生,徭役和兵役虽然繁重了点,但是也是给了足够的工钱的,兵役也是为了抵御异族。


    就这样他就成**了。


    他没有像李世民弑兄逼父,没有像赵光义不容**宗室,也没有像朱元璋诛杀功臣。


    可是这些帝王都顶着明君仁君的头衔,而秦始皇却成了两千年以来的千古第一**。


    他统一六国后,对百姓一视同仁,未屠一城。


    筑长城抵御匈奴,护天下百姓安宁。


    这些百姓都看不见吗?


    哎。。。。。


    想到这,周赢又开始心疼他老爹起来。


    听完周赢说的话,李世民,朱元璋,王莽,就连自大的李隆基都站起身,对着嬴政深深一拜。


    这一拜是拜秦始皇的大义。


    这一拜是拜秦始皇的格局。


    嬴政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行了,这些我都还没做。”


    王莽认真道,“政哥,虽然你现在还没做,但是你以后一定会做。”


    嬴政笑着看着这个难得那么正经的王莽,“哦?你为何那么肯定。”


    “因为平行时空里所有人物的性格想法都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外界干扰,提前预知,那么历史走向必定会分毫不差,结局也都是会一样的。”


    嬴政对着几人说道,“坐下吧,还是见见那个汉武帝刘彻吧。”


    嬴政对那个能说出,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寇可往,我亦可往的刘彻其实还是很欣赏的。


    几人又


    坐回自己的位置。


    周赢心里高兴,替他父王高兴,他父王得到了后世人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