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最终大围剿,吃掉最后一个王牌

作品:《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全本免费阅读


    丁伟根本没露面,得知李云龙这老小子在附近溜达了一圈,自己唯恐避不开呢。


    那是一个占不到便宜就算吃亏的主。


    这次跟着89师大打一场,估计吃了不小的亏。


    否则也不会求着陈司令,低声下气的过来借兵。


    这是准备借到兵力,再去找楚云飞找场子吗?


    有机会,此次围剿杜兵团,足有30万人的盘子,所有纵队都能吃饱。


    前提是他李云龙规规矩矩的打进攻,不要搞小聪明。


    更不要带着小股部队去突袭别人指挥部,堂堂师长要那么玩,神仙也救不了他。


    在这种规模的战事上,连丁伟都感觉到吃力。


    涉及到几十万部队的厮杀,不是一两门火炮就能逆转局势的,需要靠更多的大炮,更多的飞机,更多的炮弹。


    双方的优劣点很清楚,我方士气高涨,地方士气濒临崩溃。


    在行军过程中,丁伟接到了来自北满的消息。


    周卫国亲自发过来的密报。


    其一,奉天的战事结束,守军大量投降。其余纵队主力正向华北进军,准备支援中原战场。


    当务之急可尽数接手整个三省的防务问题,北满兵团、张大彪兵团、高清纵队等纷纷向北驻防,可保证山关以北尽数是自己的部队。


    再加上内部政务通达,各工厂正在陆续恢复。


    以哈城为中心,将重工业带重新恢复生产。


    其二,可利用远东局势,进一步将人手渗透进自治州,以另一种方式扎根。


    不一定是明面上的军事冲突,却也可以干扰远东的决策。


    伯力、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都可以增加友好的交流,提前把人手安插进去。


    他持续从德子那请来了不少退役的军官,可担任北部教官,指导部队完成现代化的建设。


    不仅仅是军事思想的转变,更多则是军械武器,技术兵种的革新。


    当务之急有几件大事,成立北方军官学院,将有天赋值得培养的军官送进去深造。


    学习最新的作战理念。


    优化军事工厂,尤其以坦克、飞机为主流,升级螺旋桨战机,转变为喷气式战机。


    可借鉴鹰酱、毛子、鬼子的技术,实现自造自产武器装备。


    大炮、飞机、坦克才是立身之根本。


    这一点丁伟不敢苟同,大炮飞机坦克是立身的基础,立身的根本是蘑菇。


    这方面的技术属于绝密,也需要一定的国力才能搞,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不管如何,必须提前开启研究,蘑菇才是未来压箱底的东西。


    成立蘑菇、火箭、导弹研究院,秘密筹备科研力量。


    如今看来,中原的局势可以慢一点。


    打再多的王牌,对丁伟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


    以他的战功,足够了。


    能否上帅,不单单要考虑战功,更要平衡山头,以前不敢想,现在可真敢说一句,丁伟就得是个元帅。


    临时决定,打完淮海之后,自己要撤回北方。


    接下来的战事,完全可以交给手下的纵队司令去打,一旦拿下杜一期,中原平定。


    剩下的全都是军功而已,娘希匹的精锐一丢,一切就都完了。


    奉天战事结束,紧接着就是北平问题。


    围堵在这边的几个纵队,暂时可以结束任务,高清、张大彪、向北撤退,负责关外的驻防。


    王涛、孔勇两纵队暂时在津、唐驻防。


    孔捷纵队拆分一股兵力向西北,融入孙德胜的军中,加强该部实力,横扫完绥远的地方部队。


    他是老实人,这些兵力都是丁伟一口气送上来的,如今培养完成了,也别怪丁伟抽出来。


    从该纵队抽出两个师,调入绥远地区。


    剩余的纵队兵力在北平驻防,与关外的野战纵队汇合后,再一起等候安排。


    张大彪看出了丁伟的心事,忍不住询问。


    “司令员,咱们是继续进攻?还是短暂休整一番。”


    “先休整,把眼前的战事放一放。同志们连续作战连续行军,人困马乏车累,休整3天,等候新的作战命令。”


    “大彪,给你的兵团下令,撤回到奉天,接管奉天防务以及辽东防务。”


    “再以密令联系晚秋,接管港口,调动船只,恢复港口的吞吐能力。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