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新官上任,国军大整编

作品:《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全本免费阅读


    七个主力军有五个不听话,即便如此还有不少保安部队可以使用。


    而杜一期对保安部队存在非常大的偏执,这位黄埔一期的保安司令,死活看不上手上的保安部队。


    根本原因在于娘希匹发了话,不允许任何保安团人员进入国军编制。


    这位忠勇的杜先生,坚定不移的执行政策,宁可放着一群数量庞大却没什么战斗力的保安部队不用,反而去强征壮丁。


    有人怀疑,为什么杜一期受重用,假设几个条件。忠诚>80分,执行力>80分,军事能力>80分。


    把这三个条件往国军将领中一甩,剩下的唯一人员,可能就是杜先生了。


    他真的太听话了。


    将保安部队与正规主力区分的非常明确,严禁保安团进入主力军。


    这也导致了如今的被动局面,主力军消耗的七七八八了,没有多余的兵源补充,在局势上呈现颓势。


    时任国府参谋总长的陈辞修到达东北,要看看这边的情况,为什么吃了败仗?为何将局面陷入生死危机当中。


    开战前,这位总长信誓旦旦的3个月结束战斗,让解放区成为历史。


    打了快一年了,局面陷入僵持,战事的发展也脱离了掌控。


    视察了一番后,认为首要解决的是革新吏治。需要一位能够压得住场面的人过来,推荐小诸葛主持大局。


    快别扯淡了,谁都知道这里是个火坑。


    四平会战后,无论装备还是人员,国军都处在了绝对的劣势上。


    物资装备丢了不少,美械武器丢了不少,主要的老兵也大量损失。


    各交通路线基本被截断,唯一的后勤补给线,也处在敌军的掌握当中,时不时的进行一波破坏。


    傻子都知道这是火坑,稍微聪明点的根本不会往东北跳。


    那没办法了,自己视察的情况,自己号召的整顿吏治,只能他亲自上任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第一把火是要整编部队,将保安部队跟主力部队混编,以此来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


    把各军全都训斥了一遍,尤其是有起义部队的60军,不听指挥的新一军,还有损失较大的52军跟13军。


    第二把火烧在了吏治上,严查贪腐,而目光放在了最近比较辉煌的陈明仁身上。


    这小子是黄埔毕业,履历干净,能力也不错。可以说有着黄金履历。就是那张嘴啊,太得罪人了。


    连娘希匹他都敢怼,导致自己没有派系,没人照拂。


    这一把火烧在了他的脑门上。以部队纵容抢粮,高价卖给地方商人。亏空东北劵9000多万,贪污跟腐败全占了。


    办了陈明仁,拿下他71军军长的职务。


    前几天有多么嚣张,今天就有多么落寞,万万没想到,这一把火烧在了自己身上。


    没有被彪哥打倒,倒在了自己人手上。


    随后调动49军跟53军补充到东北战场,加强该地区的作战兵力。


    与此同时,满洲民主联军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编。


    第一是多整编几个野战纵队,将独立师、暂编师等部队提升到野战部队的标准,统一训练学习。


    一共整编出9个纵队,总部直接管理5个纵队,分别是一纵、二纵、六纵、七纵、十纵。


    第二是成立前线指挥部司令,由丁伟主责担任。


    辖管辽中地区的五个独立纵队,以及冀热辽地区逼近锦承铁路的2个纵队(八纵、九纵)。


    这次进攻四平,在攻城上损失较大。


    彪哥认真总结跟反省了一下,认为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更专业的人。


    在攻坚克难上,丁伟的经验更丰富。


    东总来统筹全局,前线指挥由丁伟牵头,组成前线指挥部,各纵队司令兼任前线指挥部参谋,丁伟全权负责仗怎么打,进攻怎么打,火力如何部署。


    隐晦的两个词来形容叫放权。


    丁伟的部队,攻势凶猛,前进有度,指挥起来确实有股摧枯拉朽的感觉。


    火力够强,支援火力足够,这一点值得其他纵队甘当绿叶。


    部队休整中,丁伟马不停蹄的返回哈城,比刚结婚就出差的小伙子还猴急。


    原因无他,SKS半自动步枪的制作图纸在手上。


    这次任务最大的奖励,可能就是这张图纸了。至于其他的苏械武器、美械武器,锦上添花而已。


    从敌人手上均能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