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竹下俊放逐回归,将带领反战人员参战

作品:《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全本免费阅读


    半夜的行动持续到了夜间12点,才堪堪停歇。


    装甲兵开着坦克从城外开进城内,履带产生的摩擦声是如此的悦耳动听。


    丁伟睡不着,裹着一件羊皮大衣观看坦克连的动作,内心倍感欣慰。


    王承柱已经非常的成熟,从当初的地瓜烧酿造者,已经成长为炮兵纵队的司令,手下集结了几个炮兵团,手握丁伟的最强战斗力。


    “司令员,去我那喝一杯算了。这天太冷了,没有地瓜烧根本扛不住。”


    “滚一边去,老子懒得跟你磨叽。”


    如此钢铁战车的美景,让他一句地瓜烧给烧没了。


    丁伟把王承柱踹开,皱着眉头思考接下来的动作。


    他擅长从大局观上分析问题,绥热察军区发展到如今的地步,接下来该如何动作?


    保存实力,还是继续扩张?


    继续扩张的话需要往东北,还是往西北?


    亦或者往北部,跟老毛子硬碰硬。


    任何抉择都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他这位掌舵人判断方向。


    到了第二天上午,以傅为代表的绥远军吃了早饭,喝了小米粥,吃了鸡蛋。有意找到丁伟,商谈执政绥远的问题。


    作为该省的主席,有权享有全部的权益。归绥是绥远的首府,被八路军收复后,一直由王超驻防。


    理当应该把首府让出来,重新交给他。


    政治上的交锋,往往看谁更不要脸。


    但显然丁伟更会耍不要脸的手段。


    一大早就往北边锡林郭勒去了,专门去审查骑兵纵队的整编情况,借此避开跟傅等人的交流。


    吸纳了一大批伪蒙骑兵后,三个骑兵师是否能保证战斗力。


    武城这边,就只有钟志成陪同,哼哼哈哈的敷衍。


    任何事情他都打不了主意,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话:“等丁司令回来决断。”


    傅先生带着左膀右臂参观了三天,把武城上上下下看了一遍,连丁伟的人影都没看到。


    继续耗下去没有意义,丁伟根本不露面。


    感谢所谓的联合抗战的政策去吧,不然,绥热察军区早就把区区一个35军给吃掉了。


    一行人讨了个没趣,招待了三天后,自主的返回了包头。


    骑兵的整编比预想的速度要快,取决于孙德胜够狠,必要的情况下真用马鞭子抽。


    棍棒之下出孝子,严令之下出精兵,这句话一点都不差,把军纪严明贯彻下来后,部队的战斗力直线提升。


    骑兵以连为单位作战,冲锋、射击、迂回、骑射。


    马匹呼哧着粗气,在冬天的旷野吹出一道白线。


    骑兵三个师,长短武器齐备,还配有坦克连跟火炮,他们不仅可以打游击,还可以打攻坚战。


    这是一股绝对的机动兵力,山林可越,川泽可至。


    孙德胜并不在军队,亲自带着一支精兵到通辽地区作战,与土匪战斗,与驻防的关东军战斗。


    通讯兵走过来,跟丁伟汇报情况。


    “司令员,武城来电,傅一行已撤离。”


    哦?那可以返回去了。


    前往陕北的王超一行,也从榆林返回,不知道情况如何,还需要丁伟亲自判断。


    几辆越野汽车在山野疾驰,从锡林郭勒返回到张北军事要塞。


    这里还关押着一批用来改造的日本俘虏,战斗行进至如今的阶段,鬼子内部的反战派越来越多。


    更多是意识到这场侵略战争给双方带来的伤害,不仅伤害了华夏人,也伤害了岛国大量的普通人。


    官方一直在宣传战争的顺利,但征兵的年限越来越低,从18岁下降到16岁,乃至更低。要求每家每户的物资供应与日俱增。


    如此种种都在表露一件事情,帝国士兵的荣誉,建立在普通民众的痛苦之上。


    关东军也好,南方派遣军也罢,任何战争的泥沼,消耗的是双方国力。显然岛国这个小地方,撑不起如此漫长的战线。


    反战的宣传顺利,已经有一批鬼子愿意拿起武器,反击法西斯主义。


    仍有大部分鬼子,感受到了痛苦,在矿坑内赎罪。


    独立混成旅团的六七千俘虏,已经有一千多人,愿意跟着八路反击鬼子。


    这也得感谢小鬼子,有一个所谓的一百小时归队制度,失踪一百个小时默认死亡,家人享受优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