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擢升丁伟中将加上将军衔

作品:《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全本免费阅读


    周卫国心里莫名其妙的,司令员的嘴属什么的,说变就变呢。


    刚刚还说关东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好对付,要缓一缓,在敌后方做文章。


    一根烟抽完,又觉得可以大张旗鼓的干过去了?


    思维转换也太快了吧。


    装甲团最近刚刚拿到70辆中型坦克,说实话,周卫国还真想跟鬼子较量较量呢。


    丁伟的心思转变不为别的,全在于破路炸桥的奖励升级了。


    仅仅一个石河铁路桥,送给他80辆苏式坦克,BT-7虽说是40年就停产的玩意儿,可也是轻型坦克中的好东西。


    39年的时候,还是苏军的主战坦克。


    拥有极强的机动能力,不俗的火力输出。


    它的克里斯蒂悬挂系统非常优秀,行驶速度更快,具备车轮-履带两种通行方式。


    在道路上可以使用车轮通行,只需要30分钟的轮换操作,坦克便可以借助履带方式越野。


    继承者T-34在40年问世之后,这款坦克便从主战坦克的位置上飘落下来。


    作为穿越者,丁伟不得不承认,在当前这个节骨眼上,乃至接下来的二三十年内,老毛子的坦克技术绝对是独领风骚的。


    华夏沿着这条正确的路,可以借鉴,很多技术甚至可以原封不动的照搬。


    而丁伟也需要周卫国这个擅长装甲作战的人才,培养更多的装甲兵出来。


    眼下一个装甲团显然不够,必须扩编,拉出一个装甲旅来。


    主力纵队,考虑增加坦克连,乃至坦克营,增强装甲突进能力。


    一旦进入辽阔的平原地带,要充分利用机动作战的手段,一股脑的压过去。


    丁伟最大的难题不是坦克数量,而是背后所能支撑作战的油料。


    仅延长石油的产出,不足以供应几百辆坦克作战。


    以前可以靠着缴获,关键鬼子的油料也紧张起来,看护的非常严格,在作战缴获上存在较大的难度。


    国府手上控制的玉门油田,倒可以考虑一番。


    说到西皮先生,有关于燕山大捷的嘉奖搞得非常隆重。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国军打了胜仗,将丁伟划分为12战区序列内,称这是新站区的首战大捷,更代表了抗战的阶段转换。


    国际情况已经好转,国内也将开展战略反攻。


    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对峙,如今马上迎来战略反攻之阶段。


    连续干掉108师团,重创日军精锐23师团,绥热察军区打出来的赫赫威名,属实让人刮目相看。


    有关于十二战区的运作,也处在了迫在眉睫的阶段。


    有必要考虑拉拢丁伟。


    用心很歹毒,承认绥热察军区部队的合法性,并单独为丁伟颁发十二战区东路军的番号,隶属于12战区,擢升为中将加上将军衔,兼任12战区东路指挥。


    山城颁发军装、工资、军饷、物资等。


    傅先生为35军军长,兼任12战区西路指挥。


    由国府统一宣贯,向外登报,宣传燕山大捷、庞家堡大捷。


    俨然把丁伟手上的兵力,作为国军的一员,亲热的跟亲爹一样。


    各种报刊齐齐发行,宣传西北军抗战的英勇。


    一点不提八路的字眼。


    搞得群众只知道西北军、十二战区东路军,着重体现丁伟的存在。


    这是赤裸裸的捧杀手段。


    率先分裂丁伟跟组织的关系,让人产生怀疑,只要有了间隙,一切都好操作。


    亲自安排特派员楚云飞,将大洋、黄金、军装、嘉奖送到武城。


    就差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了。


    丁伟人在前线指挥部,眉头皱的非常难看。


    捧杀手段是不见鲜血的软刀子,专门朝着人性的阴暗处。


    周卫国放下报纸,笑呵呵的看向司令员。


    “先生很是大方,一口气给司令员中将加上将军衔,给了莫大的荣誉。”


    他当初是黄埔军校毕业,又是德国的留学生,返回来之后在国军内担任主力团长。


    军衔只是校官。


    曾几何时,也想晋升到少将的职务,在衣服上点缀一颗将星。


    八路军内部讲这一套,也不会在军装上体现这些虚荣。


    一方面是体现官兵一体,不搞特殊,不搞压榨,人人平等。


    还有一点是考虑在战场上,军官容易成为鬼子优先进攻的目标。


    丁伟吸了口凉气,这是要把他放在铁板锅上,反复的炙烤一番吗?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