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光读历史,也得学会判断局势啊

作品:《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

    《亮剑:开局丁炸桥,自酿地瓜烧》全本免费阅读


    师长为丁伟顶住了总部的压力,晋北纵队既要面对驻蒙军,也要面对第一军一个师团的盯防。


    放其他部队来,谁扛得住?


    能牵扯41师团主力,让太岳、太行山区的八路舒服很多。


    尤其是晋中方向,陈旅长的压力一松,立马筹划着对正太路作战。


    稳中发育,支援华北战场。


    岩松义雄也坐不住了,宁可不要这8门重武器,也要迅速的解决掉北部的威胁。


    命令阿部平辅,不要一味的防守,还是要展开攻势。


    在空中火力的配合下,拿下崞县,击溃歼灭扫荡晋北的八路。


    此时此刻,令阿部平辅中将想不明白。


    明明他应该是长平之战的白起,坐拥强盛的帝国,可以耗得住。


    这才打了几天,反倒是第一军司令部忍不住了。


    莫非自己拿错了剧本,拿到了赵括的?


    阿部平辅中将皱起眉头,按照目前的兵力损耗,继续扛下去对他41师团有益。


    减少前线部署后,八路手上的炮弹会接连消耗掉。


    按照这种打法,坚持十几天,晋北八路将没有炮弹可用。那才是41师团猛攻的最佳时机。


    但第一军司令部的意思很明确,


    尝试性进攻,41师团拥有三个步兵联队,更有炮兵大队。


    在他们正面,只有八路1-2个团的主力。八路是纸老虎,突破炮弹的封锁,难道8门榴弹炮,就让41师团寸步不前了?


    岩松义雄跟阿部平辅对于41师团入驻忻定盆地有不同的作战要求。


    前者认为,一个师团的兵力,足够解决晋北的难题。


    后者则认为,一个师团的兵力,是稳住晋北的局势。


    别闹了,左有晋绥军,右有八路,北还有丁伟这个劲敌。


    没有额外的兵力从大同、张家口方向配合,单靠41师团就能解决问题?


    战略上存在歧义,但岩松义雄作为第一军的司令,有权关注作战情况。


    41师团的调拨是为了攻城掠地,拿回失去的占领区。


    而不是当一个缩头乌龟,任由八路在面前挑衅。


    坚守谁不会?还需要调一个师团过来?


    阿部平辅倍感头大,赵括,自己绝对是拿了赵括的剧本。


    心中郁闷不已。


    他忽略了一点,日寇迫切需要铁路贯通。同浦铁路线是第一军的命脉,更是与平绥铁路贯通的根本。


    铁路阻塞,则难以用兵。


    晋北、晋西北、晋察冀,都需要重兵集结,统一的横扫一遍。


    41师团重新调整策略,摆出攻击的姿态。


    水户、高崎、宇都宫三个主力联队,统一向北部压进。


    察觉到日寇的攻防转变,令丁伟有些诧异。


    小鬼子不当缩头乌龟了?


    从忻县、定襄两个方向,分别向崞县地区进犯。


    大批的鬼子,一波接着一波,踏过河流,冲击八路军的防御阵地。


    枪炮声四起。


    日军的火炮露头,36门山炮,分别随三个步兵联队冲击。


    三路向北发起猛攻,来势汹汹,憋着一股恶气。


    鬼子急了。


    突然的攻防转变,让崞县支队感受到了41师团冲击压力。


    多处战线开火,小鬼子端着步枪,在炮火的掩护下,向阵地反扑。


    值得一提的是转盘机枪,在防守上优于进攻。


    用凶狠的火力回击,双方的炮兵部队,可以正大光明的来一波对拼。


    丁伟手上的炮兵团、重炮营、重迫击炮营分别投入战斗。


    不曾想,双方爆发的激战,烈度直接上升。


    “5团、6团向崞县集结,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张大彪、高清两支队,盯紧北部跟东北方向。骑兵团、纵队侦察营加入到正面战场。”


    “顶一顶正面的压力。”


    八路,不仅仅要擅长打游击战,更要学会攻坚战,学会阵地战。


    反击的火力凶狠,不管是火炮,还是轻重机枪火力,丁伟都占到了优势。


    唯一缺陷的地方来自于天空。


    伴随着日军攻击,飞机呼啸而至,对着八路的防守阵线投递炸弹。


    爆炸连成一片,摧毁防御阵地。


    令防守的士兵损失惨重。


    缺乏有效的防空武器,仅靠着轻重机枪,很难对日军的飞机造成威胁。


    连续轰炸之下,孔捷不得不申请撤出战斗,退守到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