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李师师的分忧,宋徽宗的背刺【2更】

作品:《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

    她一直以来接触的都是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这样的文人雅士。


    她的阈值不知不觉就被提得很高,然而今日竟然被刘高深深地打动了。


    打动到如此失态连刘高走了都还晕乎乎,这是李师师从未有过的体验。


    就连婆子提醒“官家从地道中来至后门”,李师师都恍若未闻。


    结果就是宋徽宗都来到李师师面前了,李师师才蓦然惊醒,连忙下拜。


    “起来吧。”


    宋徽宗头戴软纱唐巾,身穿衮龙袍,一脸古怪的问道:


    “爱卿肿么了?”


    “没什么,起猛了……”


    李师师随口敷衍,然后赶紧打岔:


    “不知圣上今日何事来得这般迟?”


    “都是朝中琐事。”


    宋徽宗摇了摇头:


    “河北田虎不是灭了嘛。


    “关于封赏的事儿,有些麻烦。”


    他真的灭了河北田虎?


    李师师瞅瞅粉墙上刘高的手迹,小心翼翼的问:


    “不知何人灭了田虎?”


    “盖州知州刘高。”


    宋徽宗说完想起来了:


    “上次爱卿不还为他说话吗?”


    “妾又不知他是谁。


    “只是见圣上犹豫不决,不忍见圣上忧心才胡言乱语。”


    李师师连忙撇清自己的干系:


    “原来他当真灭了河北田虎?”


    “当真。”


    宋徽宗没有怀疑李师师和刘高有什么。


    这俩人都没见过面能有什么?


    李师师故作随口一问:


    “圣上赏罚分明。


    “他灭了田虎,按功行赏便是。


    “有何麻烦?”


    “爱卿有所不知。”


    宋徽宗跟李师师也不避讳这些,左右也没有外人在场:


    “赏他本该是当赏的,但是高俅因他而死……”


    李师师大吃一惊:“他杀了高太尉?”


    “那倒不是……”


    宋徽宗把事情给李师师讲了一下:


    “一是高俅之死。


    “二是他功劳太大,有人看不顺眼了……”


    “高俅之死勉强算是能沾点儿边儿,功劳太大……”


    李师师忍不住问:


    “圣上,是谁看他不顺眼?”


    宋徽宗摆了摆手。


    李师师见状就不再问了,只说:


    “可是当赏不赏,岂不损了圣上的威望?”


    “不必担心,总有折中的法子。”


    宋徽宗无心再说此事,强行换话题:


    “朕心里烦,想听你抚琴。”


    李师师:“是……”


    一曲听罢,宋徽宗闭眼一顿夸: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见宋徽宗心情好,李师师小心翼翼的说:


    “其实,妾或可为圣上分忧。”


    “哦?”


    宋徽宗掀起了眼皮子:


    “你要如何为朕分忧?”


    “妾知道圣上是赏罚分明之人。


    “所以不能封赏刘高,让圣上心中烦恼。”


    李师师其实本不该参与政事。


    但是想到刘高那张眉清目秀的脸,又想到刘高那首可歌可泣的词,再想到燕青说‘我家主人视四大寇如草芥,只恨没有机会亲手剿匪’……


    李师师鼓起勇气为刘高说话了:


    “既然那刘知州是个能打仗的,并且已经灭了田虎。


    “何不让他再去灭了其他三大寇?


    “那时圣上再要封赏他,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了。”


    宋徽宗沉吟了两秒:


    “爱卿……言之有理!”


    ……


    刘高出了李师师行院,很快就在附近一家酒店里汇合了燕青和戴宗。


    “主人,太过分了!”


    燕青一张小白脸儿气得通红:


    “明明主人在期限内把田虎余孽铲除了!


    “可恨那张邦昌东拦西阻,蔡京也不帮主人说话!


    “只有李纲据理力争,但是李纲人微言轻……


    “官家也是个没主意的,最后主人的封赏也没定下来。


    “只定下来主人上报的几位功臣……


    “呼延灼升任盖州指挥司统制。


    “卢俊义升任晋宁府兵马都监。


    “索超升任昭德府兵马都监……”


    刘高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的封赏应该是下不来了。”


    卢俊义和索超能当官自然有改名换姓,一个叫卢麒麟,一个叫索先锋。


    反正认识卢俊义和索超的人基本都在大名府,这个时代很难再见面的。


    其实刘高觉得这就挺好的。


    等于这三座州府的军事力量都掌握在他手里。


    而且也方便关胜的太行山、杨志的抱犊山两座山寨跟他们黑白两道勾结,发展势力。


    算起来刘高在河北这边的势力比山东也不差,至少在白道上强太多了。


    刘高在山东这边的白道上只有花荣是青州兵马都监、朱仝是郓城县县尉、孔明是清风寨武知寨。


    实力都在黑道上了。


    鲁智深的二龙山、武松的武头市、孙立的登云山、林冲的梁山泊,把整个山东的地下秩序都牢牢抓在手里。


    “还有更可恨的呢!”


    燕青怒气冲冲的说:


    “我们在河北打仗的时候,大宋跟金国签协议了!”


    刘高:“什么协议?”


    燕青:“攻守同盟!”


    “沃特发?”


    刘高忍不住爆了粗口:


    “我刚刚促成了宋国跟辽国结盟!


    “他们转身又跟金国结盟?”


    这特么不是背刺么?


    公孙胜皱着眉头把三个杯子摆成了鼎立之状:


    “宋、辽、金三国并列。


    “大家心知肚明,辽国跟大宋结盟就是为了对付金国,金国跟大宋结盟也是为了对付辽国。


    “大宋已经跟辽国结盟了,怎么能再跟金国结盟呢?


    “这不是背叛吗?


    “官家这么做,让辽国怎么看我们?


    “又把大哥置于何地?”


    “还不止呢!”


    燕青气得小白脸儿都绿了:


    “大宋和金国联盟是张邦昌一手促成的!


    “正好高太尉‘死’了,殿帅府太尉空了下来。


    “官家提拔他当了太尉!”


    艹……


    刘高早就知道张邦昌会上位。


    毕竟在《说岳全传》里张邦昌都官至丞相了。


    可是刘高把高俅搞下去,张邦昌上位了实在是让他很不爽。


    合着刘高做了这么多,还不如张邦昌知情知趣儿讨宋徽宗欢心。


    从张邦昌上位,刘高就看出来了:


    虽然是张邦昌一手促成的,实际幕后黑手还是宋徽宗。


    否则不会大宋和金国联盟,把宋徽宗乐成这样。


    自己灭田虎不过是治好了疥癞之疾,张邦昌却是治好了宋徽宗的心病。


    好在这一次自己还是得了里子,田虎的势力等于基本都被自己吃掉了。


    哪怕金国提前到这个时候大军南下,刘高都已经有了自保之力。


    但是还不够。


    若是能把王庆、方腊这两大势力全都吃下去,刘高马上造反都不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