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长安乱

作品:《露水红尘

    []


    第十五章:


    不到两个月,朝廷数次发兵,长安城内,上下不安,举国人心惶惶。


    正月过后,朝堂之上有人听到了风声,就已经暗中在打点一切,默默计划着举家南迁了。


    这个不算是秘密的秘密,连深宅内院都听到了一二。


    郑淙来崔家找郑泠的时候,她以为兄长也是来劝她南迁的。


    熟料他却是来同她打招呼告别。


    郑泠听后问,有种不祥的预感:“你要去哪?”


    “国难当头,十六府卫自然也是要上战场的,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和左右骁卫陆续去了前线,金吾卫也免不了的,明日我就要启程北上关内了,临行前,来看一看你。”他看了看郑泠,连忙赶在她红眼前揶揄:“你先别急着掉眼泪,为兄命硬的很,上一次一百军棍都没把我打死,这次也必定能够长命百岁,逢凶化吉。”


    郑泠见他依旧一副能说能笑的样子,未免他担心,硬是忍住了眼泪,撇了撇嘴:“那你可得好好回来,不许缺胳膊少腿,不然我就不把那尊飞仙瓷像还给你。”


    出嫁前,那尊粘好的瓷器,也被金钏误以为是她的东西,一并妥善装箱带了过来。


    郑淙意识到这个,想着等自己伤好了,再亲自过来取。


    这一等,就是快接近两个月,他确实伤好的差不多了,谁知一能下地,就接到他所属的这支左金吾卫,也被派遣战场的旨意。


    听到郑泠用那尊瓷像威胁自己,郑淙有些好笑,便笑着应声:“好好,为了这尊瓷像,我也会惜己爱命,小心行事。”


    话虽如此,然而战事凶险,如今岂知以后。


    郑泠垂下眼睫,思索了一会儿,问他:“你要先看一看吗?”


    郑淙微微有些动容,但他却是摇头:“不看了,不看还能留个念想,就会心心念念想着要回来取回去,这样,才有更多的动力……”


    “我晓得了,我会帮你守好这尊瓷器,等你回来,送还给你。”


    “那就这么说好了,击掌为证。”郑淙笑嘻嘻伸出手掌,掌心朝着她。


    郑泠也伸出手掌,朝着他重重一击:“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阿兄要说话算话。”


    “知道了知道了,谁没做到,谁是小狗。”


    郑淙一如幼时,与她这般约定。


    那些年岁里,如若答应过她的事没能做成的,他都会毫不扭捏地骑着高头大马,绕朱雀大街一圈,应约学狗叫。


    事后,常常惹得郑邺的家法伺候。偏他并不以此为耻,领罚之后,依旧神采飞扬,笑吟吟到她面前来,嬉皮笑脸求她的原谅,说自己已经履约了。


    彼时,郑泠总会被他这举措逗笑。


    只是这一回,听见这般约定,她没能笑出声。


    *


    第二日一大早上,郑泠出了崔家,带着两个婢女候在朱雀大街。


    她站在人群之中,微微掀开了幂篱上遮挡的白纱,目送着这支左金吾卫,陆续出城,踏上护卫家国的保卫之路。


    那是她第一次见到披甲执锐的兄长。


    在她面前素来毫无形象可言、嬉皮笑脸的五陵原上放荡不羁的贵公子,此时身着黑甲,腰佩横刀,身骑骏马,俊容肃穆,与一行武士并驾齐驱,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缓缓远去。


    朝阳照在他的铁甲之上,泛起闪烁的寒光,映衬这支金吾卫越发魁梧英武。


    这一瞬间,郑泠终于知晓了为何当初有人,形容自己的兄长为‘芝兰玉树’。


    荥阳郑氏一族,这辈子弟中行十的郎君,也确实,算得上是长安城中耀眼的存在。


    *


    又过了一月,那则‘紫微星’的谶言,在天下广为流传,并且逐步得到了‘佐证’。


    都畿道河南道,在反贼军师祭酒-魏缙的计谋之下,以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全军覆没落幕。


    再无一兵一卒的河南节度,为了保全全城百姓,无奈开城投降,致使长安以东的河南道,全面失守。


    李叡大军就此成功占领陪都洛阳,随后一路西进,攻伐京畿道长安道。


    *


    三月暮春,陌上杨柳依依,夹道桃花灼灼。


    在一派春光之中,初七这一日清晨,唤醒长安百姓的,不再是太极宫承天门上擂响的报晓鼓,而是叛军压境,兵临城下之际,响起的惊天动地的鼙鼓。


    鼓声如雷,闻之胆战心惊。


    谁也想不到,那四十万叛军铁骑,如此迅捷就冲破了长安东面的河南道屏障,一夕之间,围攻长安。


    崔夫人听闻噩耗,急急忙忙安排了车马送三个儿媳和两个孙辈,计划好了,交代车夫送她们从长安城南门仓皇出逃。


    府门前,她亲眼看着他们悉数上了马车,塞了一包财物给空手的郑泠,对着他们交代了两句:“值此乱世,你们一路向南逃命去吧,带好蕴儿和幕儿。”


    王氏和卢氏将幼儿紧紧抱在怀中,眼中含着热泪,喊她:“娘,您也上来。”


    郑泠皱眉,吩咐两个婢女,“快去扶夫人上车。”


    金钏女萝刚要动身下地,崔夫人便开口道:“你们先去,老身随后就来。”


    说罢,她与车夫对了个眼色,一掌拍了拍马车前方的马。


    马匹受惊,拉着马车就跑。


    车内的孩子惊吓得哭成一团,女人们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也是吓得惊了魂。


    郑泠意识到什么,连忙掀开窗边的帘子,探出头向后看去。


    她看见一身孝服的崔夫人,站在巍峨深沉的国公府门前,一动不动。


    她依旧保持着刚才的姿势,目送着她们离开。


    与郑泠的目光对视上,崔夫人便抬手,朝她挥了挥手。


    直至乱糟糟的大街上再也看不见这辆马车,崔夫人转身,抬头看了看府门前那张宽大的牌匾。


    俄而,她快步回到家中,在大厅之中,召集了府中的家仆和府卫,备足了盘缠分发给众人,“大厦将倾,你们各自逃命去吧。”


    奴仆们接过盘缠,各自抹着眼泪离开。


    那些站如劲松的府卫门,回应她的是清一色的下跪行礼,和洪亮如钟的声音:“夫人!吾等愿与崔家和夫人共进退!”


    这些府卫,都曾是她夫郞和儿郎麾下,上过战场的将士。只因各自受伤,上不得前线,就被崔挚安排在家中行护院之责,一直都对崔家忠心耿耿。


    崔夫人见他们英勇忠心,不由心下一热,对着他们拱手:“尔等忠心可鉴,不愿舍弃崔家,老身铭感五内。既然如此,请诸位与我同叛军,背水一战。”


    “末将领命!”


    “末将领命!”


    “末将领命!”


    “……”


    *


    长安城东面的通化门,被炸开之际,身在太极宫的一处高阁内的李環,已经听到了那震天的响动。


    他临窗远望,只见到东面一团火光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