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选代言人

作品:《娱乐之从编剧成为大佬

    《娱乐之从编剧成为大佬》全本免费阅读 []


    李星豪给三人的剧本正是《泰囧》。


    毕竟两个原主演在这里,不拍《泰囧》就浪费了。


    黄博在看完《泰囧》的剧本后一脸的庆幸:“幸好,幸好过春节的时候,没有接下其他的电影,不然错过了这么好的剧本。”


    在《泰囧》上写着他饰演那个角色,而《泰囧》的剧情搞笑程度完全不比《夏洛特烦恼》差。


    换而言之,这《泰囧》又是个票房大卖的剧本。


    徐争看完剧本,同时看到写着自己饰演什么角色,尤其是看到导演还是他后,他当然是高兴了。


    不过高兴之余,徐争更是朝李星豪笑说道:“不瞒李总,其实我早就有想法,执导拍摄类似《人在囧途》的电影。”


    “可惜查到《人在囧途》的版权在李总手上,就没搞了。”


    “想不到现在运气这么好,拿到类似《人在囧途》的续集《泰囧》。”


    “是吗?这或许就是缘分了。”李星豪也笑道。


    但他心里却吐槽着,鬼知道你的话是真是假的。


    因为是他主动去买《人在囧途》的版权,才能搞算第二部的《泰囧》。


    那一些正常轨迹的事估计还会有。


    按照日后发生的事来看,徐争拍《泰囧》的时候,可没有买《人在囧途》的版权,而是绕过人家版权方拍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他被告,输了赔钱。


    估计徐争这次也是想绕开《人在囧途》的版权,私自搞《泰囧》,结果在剧本备案上查到什么信息,然后不搞了。


    这还真被李星豪猜中了。


    实际的情况,就是徐争一开始并不是想要搞《摩登年代》这个剧本,而是想搞类似《人在囧途》的电影。


    编剧写剧本第一件事,就是上电影局查相关剧本的信息。


    为的就是看看有没有跟其他人撞车,如果对方备案了,你写出来只会陷入抄袭的**中。


    于是在查到《泰囧》的一些简单信息后,徐争以为星辰公司秘密开机了,他觉得自己没有机会搞这个《泰囧》,就搞起了《摩登年代》。


    其实李星豪现在就算知道这点,他依然还会将《泰囧》这个剧本交给徐争来拍摄。


    只要没有危及到自身利益,谁会嫌弃对方暗地里有什么想法?毕竟无意外的话,原班人马拍摄能赚大钱。


    “是挺有缘分的,就是这剧本没有我的角色。”黄垒摇了摇头。


    一共三个重要的男角色,徐争一个,黄博一个,还有一个男角色明显就是个傻傻的角色,跟他有点不搭。


    不过是没有合适他的角色,不代表他不能参与,在剧本上制片人这栏上写着黄垒。


    对于这点黄垒朝李星豪问道:“我做制片人?那星豪你呢?”


    李星豪笑道:“我没空,所以需要个合适的人看着点,以黄老师你的经验,完全合适。”


    “刚好《摩登年代》这个剧本,也要麻烦黄老师你担任制片人,不知道黄老师你愿不愿意接下这两部剧的制片人?”


    演员、导演、编剧、歌手、制片人黄垒全做过,对于剧组的事都熟透了,还帮不了徐争这个新导演吗?


    李星豪的规矩就是剧本可以小改,但不能大改,一改的话,那不好意思,你出局了。


    而作为新手导演的徐争,总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作为老人的黄垒就是看着他这点。


    “好吧!那我接下了。”黄垒点了点头,制片人可是比演员好,他傻了才会拒绝。


    三人接下《泰囧》这个剧本后,就是商量投资的事。


    《泰囧》贵就贵在出国上,而有了《误杀》做对比,《泰囧》的投资定为四五千万。


    后面就是谈什么片酬之类的东西,反正就是一句话,市价稍微好一点。


    至于有两个剧本,拍那个好?


    哪怕不用李星豪说,给徐争这个新人导演选,他都会选先《泰囧》,后拍《摩登年代》。


    《泰囧》是《人在囧途》形式上的第二部,对于参演过《人在囧途》的徐争来说,《泰囧》更容易上手。


    而在《泰囧》的演员上,李星豪并没有多插手。


    不过徐争倒是第一时间推荐,参演过《人在囧途》的王保强,作为《泰囧》里面那个傻傻的角色。


    李星豪对此完全没有意见,这本身就是王保强来饰演的。


    《泰囧》剩下的角色戏份不多,不需要搞什么试镜之类的工作,这块就交给选角导演去搞定就行了。


    徐争和黄垒两人就去做筹备,特别是去太国找拍摄场景。


    ......


    与此同时。


    星辰公司宣传部这边。


    “各位,有什么想法吗?”景恬朝宣传部的人看去。


    给淘票漂拍宣传广告的事,不用说是由星辰公司宣传部来做。


    宣传部的众人,苦思冥想了起来。


    正常来说,就是请知名艺人


    来拍个广告就行了,只是因为搞了几次事后,他们总感觉这样的操作没趣,想搞点特别的。


    有人实在是想不到什么好点子,就给出这个建议:“还是微短剧宣传?”


    只是这人这话一说出,就遭到其他人反对,“这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