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死期

作品:《二五仔太子妃她选择死遁

    []


    今夜注定不眠,除了仍在昏迷的许重之。


    诺大的许府平静不消半刻,又重新烛火通明。


    知归院里的仆从举着灯笼,穿梭在院中四处寻找自家公子。


    牛二握着灯笼的手都在颤抖。


    若是小主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他也定会没命。天杀的王春发,干下那等龌龊事,还害了知归院整院的人。


    愈想愈气愈怕,牛二的呼喊里多了些真情实感:“公子!”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这一次,连方才称病不出的许敬也被惊动,他披衣坐在主屋,死赚着一杯凉茶面色阴沉。


    这一宿,先是王管事那狗奴才给他惹来麻烦,现下孙儿又不见了,可千万别是被那邪祟抓了去……


    他敲敲拐杖:“那唐娘子呢?不是她夸下海口说那符箓可保重之两日平安?快把她同那妖道一齐带来!”


    “剩下的人给我仔细搜!”


    一个小厮气喘吁吁跑来:“老爷,少爷找到了!少爷没事,已送回院子了。找到他的丫鬟受了惊吓,那位尘光散人正喂她喝符水哩。”


    听了禀报,许敬稍稍松了口气,扭头吩咐:“老大,你先和媳妇儿去看看重之罢。”


    池荇扶着春杏步入堂屋,与离开的许老爷夫妻擦肩而过。


    “恭喜老太爷,许公子中邪一事有眉目了。”


    还不等许老敬发威,池荇便眉眼舒展地抢白:


    “今日那邪祟无法近身公子,竟恼羞成怒迷了他的心智,妄想将他引至府中怨念最深处,拉入恶鬼道,幸而这丫鬟机灵,及时找到了公子,用我给她的符保下了公子性命。”


    许敬神色惶恐:“何处怨念最深?”


    他毫不在意那个救了自己孙儿的小丫鬟,护住救主,本就是那些低贱之人该做的,有甚可提的?但若说他府中有恶鬼的怨念,那可是天大的麻烦。


    他又问:"喜又从何说起?我孙儿可是险些丧命,难道那恶鬼已经被符收了?"


    池荇恢复了观音像那似笑非笑的表情:“那倒还没有,但您有所不知。驱邪最难之处,便是需要找出中邪之人被厉鬼缠身的原因和她怨气积聚之地。寻到了原因和方位,在那厉鬼怨念最深之处开坛超度,化解戾气,许公子自会恢复如常,您府上也会重归太平。”


    池荇一挥衣袖,拂尘凭空出现,四周家仆小声惊叹,她恍若未闻,轻轻将拂尘掸至臂弯:“春杏是在您书房后墙角落找到公子的。”


    池荇目光陡然锐利几分,脊背直挺,凭空多了几分压迫之力:


    “敢问老太爷,您这书房,为何会让那女鬼心生怨念?还望您据实相告,那毕竟许公子是您家中唯一的血脉,一切当以他为重。且您不必多虑,我只是误入红尘,此番只为化解许公子之难,无心插手别的闲事。”


    良久,许敬缓缓开口:“惟此一法?”


    “不错。”


    “好,那老夫就据实相告,还望仙子救下重之。”说着,他从太师椅上起身,如风中残烛般颤抖着就要给池荇下跪。


    当真像是一个只担心孙儿性命的年迈老人——旁人也许看不穿,池荇却看到了他眼底的一摸释然。


    不用再忌惮防备,所有的内情已不必再隐瞒她。


    原因很简单——池荇在他眼里,已然是一个死人了。


    许重之停止装疯之时,便是她池荇的死期。


    但她无惧无悔。


    巫蛊旧案已过十年,父亲的血书早已消失,许家背后势力不可小觑,只要能接近真相,粉身碎骨又何妨?


    她在这世间早无牵挂,至多就是去和亲人团聚罢了。


    池荇也不欲和许敬虚与委蛇,就那么冷眼瞧着他跪下去,淡然开口:“老太爷这是何必,眼前最要紧的是将实情告知我,好为他筹划。”


    许敬半晌未等到她来搀扶,更坚定了杀心:国师同门又如何,任你道行再高深,也不过一个小丫头片子。待到重之清醒,一样杀得。


    面上却满满感激,连连称谢,把池荇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他对四周低头装瞎的仆从摆摆手:“你们都下去罢。”


    众人立马逃难似的捂着脖子出去了——


    天知道他们瞧了老太爷这样被人下面子的一幕,回头是不是会被灭口。


    外人都道许家家风严谨好善,只有他们这些身契在许家的家生子才知道许老太爷的真实面目。


    待到仆从退散,许敬颓然坐回椅上,叹息道:“都是冤孽,都是冤孽啊。此事说来,皆因老夫而起。”


    “那日重之为我制了一个风铃,打发秋菊送来,我便让她挂至书房后窗外。没想到她不知何时去而复返,藏在窗后,听了些不该听的。”


    “探听主人私密,已足够有理由将她发卖出去,老夫念她年纪尚小,又是与重之相伴长大,不忍苛责,只小惩大戒,放她回去了。”


    “怎知她心思那般重,当天夜里便悬梁自尽了。”


    许敬起身,看着窗外树影:“老夫确实有愧。只是这商贾人家本就受人排挤,家中还掌控着鄱河漕运,实不敢出什么乱子引人非议,因此秘而不宣,确实是委屈了那姑娘。”


    委屈?逼死一条人命,用区区“委屈”二字一语带过?那她的父亲、祖父,那一百余条人命,在他眼里,算是多少“委屈”?


    池荇怒从胸中起,一把将对树影佯装惆怅的恶人拽至身前,扬起拂尘狠狠抽在他的脸上。


    一边抽,一边口中背着她来许府前,临时抱佛脚胡诌的咒语:“天地自然,晦气分散。回向正道,内外澄明。乾离火,巽离金……”


    许敬还没反应过来,脸上已结结实实挨了好几下。


    他一边狼狈躲闪,一边呼救:“来人!快来人!”


    却恍眼瞧见,那拂尘抽来,竟从他身上抽出一股股黑烟。那黑烟很快飘散,空气中却没有任何燃烧异味,难不成是邪气?


    冲进来的家仆很快挡在老太爷面前,池荇沉声怒喝:“闪开!要害你家老爷丢了性命不成?!”


    众人显然也见了那拂尘抽出的黑烟,犹疑不定。


    许敬捂着脸,心中惶惑逐渐压过了愤怒,难道仙子是在帮他?


    “你们都退下!退出去!没我命令不得进来。”许敬看着停下手中动作的池荇,恐惧地问:“仙子,方才是?”


    池荇冷笑一声,收回拂尘:“你方才所言非实,惹了那厉鬼放出怨气来相缠。我好心救你性命,你倒好,还令恶奴拦我。”


    “罢了,你家之难,我着实不该插手,告辞。”


    说罢,扭头欲走。


    许敬慌了神,他行恶无数,心底其实怕极了有那么一两个骨头硬的从地下冒出来缠上他。


    他拉住池荇衣袖,苦苦哀求:“仙子误会了,老夫方才只是一时糊涂,仙子莫走。”


    池荇面色稍缓,感慨道:“也并非我定要与你一个古稀老人较劲,我所做所为皆是出于担心呐。”


    “对对,您就当赏老夫一分薄面,待事情解决后,老夫定倾囊相赠,聊表诚心。”


    倾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