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怪默(6)

作品:《我靠美颜相机闯鬼片

    《我靠美颜相机闯鬼片》全本免费阅读 []


    不错,正如缪论所说的那样。


    “人鱼”已经不再是这个世界的研究员所追逐的研究热点了。


    当然,它在普罗大众中仍然保持着极高的热度,所以商队偶尔也会雇佣一些演员来专门进行相关的海洋表演——以此来致敬人鱼在世界文学史上无法抹去的美丽形象。


    林宴当然也想过,会不会方纯亦这次匹配到的角色,就是类似审美下的人工产物。


    毕竟在这个几近末世的时代,出现一条现实意义上的人鱼,几乎就等同于在身上同时贴上“美貌”和“愚蠢”的标签——而这些都是最没用的东西,单纯指对于它们的自主生存。


    假如要走观赏路线,那大概还是能有点生存空间的。


    但问题在于什么?问题在于她那本笔记本上所记录的东西。


    【独家报道:警示还是宣战——深海巨兽撞翻冰山,所有船只无一生还】


    【“不是深海巨兽。”】


    【“是受污染的变异人鱼。”】


    【“我见过他。”】


    再加上院长提供的那张甚至可以说是带着些魔幻主义色彩的海难照片,角落拉长的黑影和画面正中心倾轧的冰山几乎等长,以至于林宴在见到方纯亦本人之前根本难以想象对方在这部影片应该是个怎样的形象。


    但就算方纯亦本人无线趋近于观赏花瓶,他所匹配的这个角色的定位也并不是。


    黑发少女带着些许恼怒,将装着冰山酒的瓶子推远了点,接着又啃了口早餐。


    缪论既然说了人鱼不是热点,那么至少他们研究院没有开展相关的实验项目。


    也就变相排除了林宴那条“‘海怪线’起因于研究院实验失败”的阴谋论。


    那么……到底什么叫做“受污染的变异人鱼”?


    林宴对“污染”这个词的理解,还停留在她所在时代的核污水,而被这种东西“变异”出来的那种三头六臂浑身起泡的生物……


    恐怕才真正符合市面上恐怖片所期待的形象设定。


    所以,方纯亦更像是被基因改造了。毕竟美丽的人鱼形象在这个时代也依然受到人们的欢迎。


    但基因改造也是有失败概率的,尤其像他这种人向非人的转变,更要看两个主体之间的适配程度——就像水晶鞋穿在灰姑娘脚上和穿在别人脚上总是不一样的。


    如果对方是被商业化改造成人鱼,又出于某些命中注定的“机缘巧合”实现了由观赏表演鱼到污染海怪鱼的爆改式突破……


    省略中间过程不谈,至少单看开头结尾还算合理。


    林宴面无表情地放下盘子。


    合理个头。


    方纯亦昨晚的情况根本不同于她所形容的那种“马戏团表演人鱼出逃”。


    他更像是一个几乎已经是完成形态的活体武器突然失去了枷锁,现在随心所欲地想干啥干啥,留制造者以及知情人在旁边担心这武器会不会擦枪走火。


    ……制造者?


    林宴猛地捏紧了手指。


    她都忘了。


    这次影片的“主角”,可是她自己啊。


    黑发少女勾起一个没有温度的笑容。


    看来。


    “她”的那位老师,也瞒了“她”挺多事的。


    被林宴自己放远了点的酒瓶,此刻正倒映出她冷漠的眼睛。


    林宴看向酒瓶里的“她”,想——


    那我们可真是。


    彼此彼此。


    ……


    早上七点,邮轮正式进入伊娃海。


    商队的运气不错,此时的海面风平浪静,也许会在原本的预计时间之前到达对应坐标点。


    实验室里,黑发少女抬起眼,看向大屏幕上转播的“邮轮路线图”,仔细观察着他们此次前进方向上、那些微微闪烁的小光点。


    ——是冰山。


    大小分布没有规律,移动方向各有偏差,不过总体上那些光点都顺着伊娃洋流的方向、以正常速度向伊娃海北部漂移,也就是直奔哈哈海的入口而去。


    不出意外的话,这就是研究院和商队此行要追踪的流动冰山。


    作为本次行动的知情人士,同时也作为被迫“众望所归”的实际任务领导人,林宴很敏锐地察觉了这间实验室里四面八方朝她或明显、或隐蔽投注而来的目光。


    就连缪论,都放下了手上的任务,抬头看向大屏幕上和邮轮愈发临近的光点,随后无比自然地转向少女所在的方向。


    林宴:“……”


    她就知道。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黑发少女认命地摊开笔记本,像说了一万遍这话一样脱口而出——


    “各位,我有一个想法。”


    幸好她早有准备。


    “我觉得……”


    “我们可以尝试,先捕获一座冰山。”


    “确实,我们需要记录最新的数据。”


    缪论率先认可了她的观点。


    “但我们并没有可靠的器材和经验。”


    另一位研究员忧心忡忡地指出了痛点,但并没有反驳林宴的观点,这就是抄作业时只有一份参考答案的坏处。


    “据我所知,玛特对这个流程很有经验……”缪论顿了顿,也许是不太确定玛特的经验究竟是点在狩猎上还是点在收购上,出现了诡异的迟疑,“我问一下。”


    五秒后,玛特表示她请教了艾斯伯格——那位据说从卡普特船上跳槽的副手——研究院所要求的重量对这家伙来说完全没有问题。


    好吧。


    对方其实只是点了点头,如果非要说的话可能眼里还流露出了类似于“风水轮流转”“没想到有朝一日我居然还需要捕猎这种大小的冰山”“算了看在钱的份上”等玛特没法准确概括出来的其他嘲讽情绪。


    玛特:“……哎。”


    靠能力吃饭的人,脾气独特一点很正常,玛特非常理解。


    但艾斯伯格除了纸面实力出众以外,身上还带着颇为传奇的海盗色彩,尤其那些他根本没想着掩去的攻击性。


    要不是他是老板安排过来的人,玛特几乎没想过和这类亡命之徒开展合作。


    果然,成大事者不惜小费。


    老板金钱开道,并且开得十分稳妥,至少玛特本人充满了安全感。


    这是一种“尾款到货再打”的安全感,在玛特看来比其他乱七八糟的承诺靠谱多了。


    所以回复缪论时,玛特就显得轻松多了。


    “您和您的团队应当对我们的金牌猎人有信心——狩猎冰山,艾斯伯格是专业的。”


    玛特显然完全是在陈述客观事实而非有意炫耀,尽管她的语气完全没有表现出二者的差别。


    但好在玛特面对的是一群根本不在乎她的语气、只要有资料有钱就行的研究员。


    玛特:“……”


    行吧,看在教授的面子上。


    于是。


    在见到艾斯伯格的那一刻,林宴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