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 31 章

作品:《西幻女配决定修改剧本

    []


    “要去蓝湖城掺和一手吗?”胡尔达嘴里塞得鼓鼓囊囊,口齿不清的问。


    “当然。”


    “都已经算是建立公会第三年了,贵族们反应这么迟钝已经让我很吃惊了,再等下去我会怀疑他们是不是一起病入膏肓了。”


    “虽然传回来的消息是只收拢平原上的村子,但我看,城里的大人们恐怕剑指我们冒险者公会。”


    维罗卡站在三楼的窗户边,眺望路上的行人,偶尔有认识他的人在楼下抬头看见,远远的行一个礼。


    不到三年的时间,猎鹰据点——现在已经不能叫据点了,应该是冒险者公会总部——已经扩张了十倍。


    最开始任务处的一排小木屋已经变成了两层高的石制大楼。


    这是当时小木屋人满为患后,维罗卡发布“新建公会总部”的任务,召集战士们建立的。


    各类中级战士带头上阵,建立了堡垒一般的总部大楼。


    但很快,不到一年,两层楼也不够用了。


    维罗卡低估了胡尔达和南方冒险者联盟的影响力,也低估了冒险者们的信任。


    曾经困扰维罗卡的识字问题并不能阻止他们的热情,甚至衍生出了专门的解读委托的职业。


    作为平原上最底层的流浪冒险者人数众多,而且整体实力其实不弱。


    之前不过是缺乏凝聚力,当真的有一个声音站出来为他们发声时,爆发出来的力量让维罗卡感到吃惊。


    由南方最大的三个冒险团猎鹰、火龙和绿蛇带头,其他九个中级冒险团加入,冒险者公会从一开始就几乎垄断了南方魔兽材料交易。


    背靠三大冒险团托底,有维罗卡拉来的商队注入市场活力,南方剩余的冒险者们本能的向公会汇集。


    而越来越多的冒险者也创造了更多的需求,有需求的地方悠就有商人,各路商人闻风而动,甚至今年已经有都城的商人前来采购材料。


    而众多的商人吸引了更多的冒险者前来交易材料,一个良性的循环就此生成。


    维罗卡现在所处的是第二次新建的三层总部大楼,原本在二层楼里的资料和人员正在逐步向这里搬迁。


    建立这座大楼时,维罗卡甚至没来的及发布任务,就有冒险团自带干粮前来帮忙。


    兽潮冲击下,冒险者们在据点里干的热火朝天,只用了一个冬季,堪比某些贵族庄园的第三个总部就新鲜出炉。


    从总部最高点眺望,能看见据点已经大变样。


    原本只有一横一竖两条交叉的十字街道,已经延伸出四街六道,最外圈还有环形的巡逻用道路。


    在第二次扩建时,维罗卡就干脆的放弃了围墙的建立。


    反正建了不久就得拆。


    原本只有零散冒险者和商队摆摊的集市,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许多固定店铺。


    最先开起来的是一家修马车的木匠店,专门给来往的商队换新木轮。


    后来跟上的就是冒险者们的刚需店面了,铁器店、皮具护具店、医师馆、酒馆……蓝湖城一大批被税收逼得过不下去的小商人在公会总部安家落户。


    蟹油酒馆的克莱拉老板也在这里开了蟹油分店。她的对家火苗酒馆不甘示弱,紧接着就在隔壁开了火苗分店。


    平原上已经没有几个冒险者去蓝湖城交易了。


    在蓝湖城的交易是要收税的——就是维罗卡第一次去时,看见路上摆摊的那些,都要收四分之一营业额的税。


    而冒险者公会这边只收取摊位管理费,固定的两枚铜币,只要交了就有人帮你占地并打扫卫生。


    还有冒险者担心公会靠这点钱会不会破产,甚至想向公会注资。


    “看名字就是偏向我们冒险者的,我们当然要支持嘛!”


    对此维罗卡表示:不需要,真的不需要。


    公会不只有每年摊位费的固定收入,还有中介费和冒险者们的任务抽成,其实完全不缺钱。


    原本南方的三大冒险团现在几乎只剩下了由战士们构成主力队,其他的普通队员就地转变成了公会工作人员。


    公会独自承担这些人的薪资完全没问题。


    甚至还对冒险者等级标志进行了升级。


    原本所有人都是一个木牌,用木牌上绳子的不同来划分等级。


    现在变成了木牌-铁牌-铜牌-银牌,升级到相关级别后免费刻印。


    没有金牌,金子太软了。


    兴旺发展的冒险者公会吸走了蓝湖城八成的冒险者和五成的商人,原本的税收收入下滑了一大截,城里的贵族老爷们不着急才怪。


    “只是让人有点想不通,”维罗卡抱着水杯,“他们为什么这么委婉的试探,而不是按照一贯作风直接强抢?”


    “啊?他们没有强抢吗?”胡尔达茫然的从食物里抬起脸,“那些村子,他们不就是明着抢土地吗?”


    “那些村子也不能说明抢,”维罗卡有些无奈,“北方的村子都给蓝湖城交了几年的税,几乎就是默认归蓝湖城管辖,这次他们是将名义上蓝湖城的土地划成贵族封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