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第124章

作品:《带着治愈系统穿九零

    《带着治愈系统穿九零》全本免费阅读 []


    在开展一项工作的起始阶段,李铃兰总是不能完全放心,必须要自己确认好。


    于是,她和林溯又亲自调研了A市整个家居市场,在各类门店、若干工厂、建材家居市场间奔波。


    结果令李铃兰无比欣喜。


    A市作为国内超大城市,比H市人口多、房产发展迅速,对家具的需求很大。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比H市高,在家具方面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不少人已经有品牌的概念,但却和H市一样,市场对品牌的开发推广并不充分,还停留在满足刚需的阶段。


    走访各类家具门店时,许多门店老板都表示,早就听说过知月家私和知月家具厂,一直希望能从知月家具厂进货,奈何两个城市离得太远,交通成本太高,如果知月能在A市开工厂,如果能保持在H市产品的品质,那他们肯定从知月工厂拿货啊。


    这对李铃兰来说,无疑是机遇。


    李铃兰笃定,现在这正是她把知月家私、知月家具厂发展到A市的好时机。


    好在这回不再是从零开始,不仅有已经在H市发展的成功经验,手里还有启动资金,李铃兰脑袋里思路非常清晰,眼下,需要做两件事。


    第一,找可租用的工厂,先把家具厂开起来,拓展工厂客户。


    第二,在A市开知月家私第二家门店,扩张知月品牌。


    第一点好说,工厂是李铃兰主控,她一人便可最终决定,不用经任何人同意。


    上一世,她的在A市生活工作十年,早就熟门熟路,选地段绝对不会出错,年会上认识的邢总,欠她人情的包东建,这些资源都可以动用起来,找场地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第二点,关于再开门店,则需要钟时逸同意,因为,他是知月品牌和门店的投资人。


    和林溯商讨后,李铃兰决定先搞定工厂的事,毕竟自己可以完全做主。


    她先给年会上认识的邢总追过去电话,说明自己对工厂的诉求,拜托他帮忙在A市的东边区域留意,根据上一世的经验,东边的交通最先发展起来。


    邢总昨晚当成是钟时逸的事,连连答应,说年会第二天就帮她留意了。


    联系完邢总,李铃兰和林溯前往城东,找了家规模尚可的房产中介,得两手准备,自己也实地摸一圈厂房租赁的行情。


    一天后,邢总最先联系上李铃兰,说找到一处符合她要求的旧工厂,将工厂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给到她,和负责人那边已经打好了招呼。


    李铃兰火速和工厂负责人联系,大概了解了厂房的情况。


    负责人说:“我们这个厂子啊,原来老板生意调整,两年前把厂子南迁,A市这里就空了下来。厂长第一诉求本来是想连地皮带旧厂子转手卖掉,但两年来一直没卖成功,今年年底才终于下定决心招租算了。这不,刚招租没多久,就遇到李总你,真是缘分啊。”


    场面话说得漂亮,李铃兰听着舒心。


    对方话锋一转,继续道:“不过,我们把厂子的买卖租赁业务委托给了中介,这行行规你也知道的,不能跳单,所以,我们还是得走中介那边。”


    李铃兰:“没问题,我懂。”


    有中介反倒有道保障,李铃兰没有不接受的道理。


    李铃兰和林溯立刻出发,先和工厂负责人在中介公司会和,再由中介人员带着他们一起前往工厂。


    工厂位于城东,整体占地面积不大,地理位置优越,不出几年,周边交通将会发展得更加便利,工厂的建筑也维护得很好,简单修整下,很快就能入驻,节省时间节省成本。


    李铃兰不禁感叹:工厂真是不错,要是能买下来就好了。


    这样一想,斗胆问了句:要是买下来的话,报价大概多少?


    鉴于是工厂方面带来的客户,中介丝毫没有藏掖,直接给出了李铃兰最低报价。


    平心而论,和市场均价相比,工厂给出的每平报价低到离谱,李铃兰实在动心,自己暗暗盘算了下,划算是划算,但总价算下来,不是一笔小数目,她依旧买不起。


    算了,还是踏踏实实租吧,等以后赚到更多钱,再买!


    离开厂房,回到中介公司后,李铃兰第一时间和中介、厂房负责人签了三方合同。待工厂厂长签字盖章,把合同返回来,李铃兰这边打完尾款,拿到发票,厂房就算租下来了。


    事情进展得异常顺利,李铃兰心情极好。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出中介公司大门时,碰到了个晦气的人——江柏,似乎也是和同伴来看房子,由一名中介人员陪同着往办公室方向走。


    上次在机场,有钟时逸威慑,江柏吃了瘪,如今人也老实一些,瞥到李铃兰后,没有再靠近,只是朝她抬了抬下巴扯出个挑衅般的笑容。


    李铃兰直接无视,这种人,一个眼神都不要给他。


    *


    租好厂房,了却了一件大事,却也是新一轮忙碌的开始。


    因厂长人在南方,合同一来一回最起码得两天。


    等待期间,林溯开始为注册新家具厂做准备,熟悉A市办厂的手续流程、准备各类材料、跑相关单位。


    李铃兰则开始执行计划中的第二件事:说服钟时逸,同意她在A市开知月家私的第二家门店。


    为此,李铃兰在酒店定了间有电脑有网络的房间,正式进入案头工作模式——将市场调研做成报告、做新店的策划案。


    李铃兰将自己关在房间,吃饭叫的酒店送餐服务,为期两天,方案终于顺利做了出来。


    在酒店前台打印装订好,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交给钟时逸过目。


    年会结束后,酒店便正常对外营业,李铃兰自掏腰包延长了入住时间。


    而钟时逸早已回家住。


    李铃兰计划着,好好睡一觉,养精蓄锐,再以最好的状态约见钟时逸,相当于再一次向他提案,虽然已经合作这么久,但提案嘛,哪有不忐忑的。


    就在李铃兰觉得已经万事俱备,准备休息的时候,一个电话打乱了她的计划。


    来电的是中介公司。


    起初,她以为是厂长的合同返回来了,满是欣喜,但听到那头说的话后,却犹如晴天霹雳。


    中介说:“不好意思啊,李老板,我们那个厂房不能租给你了。”


    李铃兰猛得从床上坐起,质问:“为什么?我们都签了合同,付了定金的!”


    中介连连道歉:“真的对不起,我们也是没办法,您看什么时候方便,再来一趟公司,我把定金退给您。”


    李铃兰睡意全无,挂断电话,立马杀到中介公司。


    一进门没给对方好脸色:“厂子卖出去了?就这两天?”


    中介忙不迭给李铃兰倒茶、上果盘,拉开椅子请她坐下,满脸歉意地说:“唉,真的对不住,您看这事闹的,两年了没卖出去,偏偏昨天就给卖了。”


    来的路上李铃兰一直在猜,“是不是卖不出去了”,要不然不可能忽然说不租,此刻,听到中介这样说,又气又丧:“没有回旋地余地了?”


    中介摇头:“对方定金都交了。”


    “可是我们已经签了合同,按照合同约定,你们这属于违约,得付我违约金的。”


    “付,必须付,工厂负责人那边交代的,只要您要求,一分不少赔付。”


    李铃兰冷笑,是啊,和卖出去的钱数对比,给她那点赔付简直是冰山一角。怎么就这么巧,这么倒霉?!


    李铃兰往旁边一坐,没好气:“那就按合同赔吧,我等着。”


    中介显然早有准备,票据、钱款准备得很齐全,从抽屉里拿出来推到李铃兰面前。


    “工厂负责人那边有事来不了,让我转达一下歉意——”


    李铃兰阴阳怪气打断:“他不敢来吧?”


    中介尴尬地笑笑:“我们会再帮您找找别的地方,免费帮您找,不收中介费,找到后第一时间通知您。”


    李铃兰叹了口气,也没必要再为难打工人:“好吧,谢谢。”


    中介把合同拿出来,递向李铃兰:“您看是现在销毁,还是拿回去?”


    “拿回去有什么用?”


    李铃兰没有接,瞟了眼桌旁的碎纸机,“碎了吧。”


    “好。”


    中介恭顺地应了声,随即,拿着合同两三页两三页地撕下来,塞进碎纸机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