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二十二章

作品:《夫人她病得不轻

    []


    回家的马车上,柳沁芸忍不住问,“你可有受伤?”


    上官青昀活动着手腕,不解气,“受伤的只有他,他心里有鬼,连手都不敢还,生挨了我几招。”


    柳沁芸心下不安,“这样会不会不大好?毕竟阿彩还留在沈家,要是他一怒之下……”


    “他敢!”上官青昀语气提了几分,很快又落下,压着火气,“芸儿,他若是真敢再对阿彩动手,我管他是谁,定要他好看。”


    “是,沈家门楣高贵,深受隆恩,可我妹妹难道就任凭他家欺负?只当我家没人了?”


    在沈家的别院待了大半日,刘沁芸却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三郎,我觉着沈家老夫人待阿彩很是不错,阿彩也很亲近她。”


    “那位沈大人,虽然瞧着冷淡了些,可当真阿彩的面儿却算是脾气温和。”


    “若是沈家当真对阿彩不好,也不该是这般相处。”


    “只能证明他心里有鬼!要不是他,我妹妹怎么日日受罪?”上官青昀根本听不进去解释,“只可惜今日没能带走阿彩,等过两日,让爹亲自来接,我就不信沈家不放人。”


    柳沁芸轻叹,“你这呆子,怎么就想不到是阿彩自己不愿意,就算是父亲来了,她也不会同意回上官家的。”


    上官青昀还是不理解,“阿彩为何不愿意回去?沈家老太太都同意了让她回家住一段时日。父亲本就遗憾未能亲眼看着她出嫁,早知如此,当年大伯写信来问时,父亲就不会答应这门亲事了。”


    家里来接,为何不回去?饶是沈昭办过无数个大案,也没想通这个问题。


    他和上官青昀交手不还手,并非是怕得罪,只是不想添更多麻烦。


    但是现在看来,麻烦是添定了。


    上官青昀打了一架还不解气,离开别院之前,恶狠狠留下一句,“你给我等着!”


    沈昭不为所动。


    只是心里反复自问着,她为何不回去?是不愿意还是为了别的什么?


    屋子里正在收拾行李装箱,来这里住了将近两个月,行李不少,到处都摆的乱糟糟的,阿彩看着,叹了一回气,坐在廊庑,双手撑着下巴,盯着莲花缸里的小金鱼看。也不是在发呆,而是……


    送走了上官青昀和柳沁芸后,沈老夫人就有些精神不济了,要回房休息,阿彩原是还在锲而不舍得同老夫人说着一起搬回公府的事情,一见老夫人有些困乏了,就住了口回房去。可她还是不死心,在搬走之前一定要想出法子来让老夫人同她一起搬回公府去。


    可明日就要搬走了,她能想办法的时间不多了。


    沈昭原本不想回房,只是不知不觉间走近了远门,抬眼看见阿彩靠在栏杆上发呆,他方才止住了脚步,欲打算转身就走。


    旁人却比他先一步,“少爷……”喊住了他的脚步。


    他一时心烦,又不知心烦从何而起,只想到这院子连同这走廊都有他的一半,他凭什么进不得?


    这样一想,他大步流星朝背对着他的人走过去。他倒是要看看今日这麻烦精又会如何?


    廊上捧着各色物品的奴仆撞见他,纷纷停下同他请安。


    一连串请安声,传递着怎么也传进了阿彩的耳朵里。阿彩瞬间清醒回身,她好像听见了愈发走近的脚步声。


    她闭了闭眼睛,数着身后那人走近的脚步数。


    就在脚步声停下的那一刻,她站起身,欢喜地看向沈昭,“夫君,你回来了。”


    沈昭脚步顿住,叫眼前人的笑容给晃花了眼。心下起了疑,麻烦精难不成是忘了昨夜之事?却是立刻温和回应,“嗯,我过来看看你,怎么坐在这里,不回房去?”外头下着雨,这麻烦精要是淋了雨再生一场病,可就没个消停日子了。


    阿彩笑得更灿烂了,往前走了一步,问得认真,“夫君一大早就出去了,可是公务十分繁忙?”


    沈昭心中疑惑再多,此刻也不得不承认,眼前人笑起来时很好看,他顺着话说了一遭,“近来是挺忙的。”中秋即将来临,陛下受天诏,今岁中秋节前三日举行恩科,还要大办中秋宴,外来人口众多,汴京上下都在查隐患和布防。


    北镇抚司是天子近卫之一,又监守皇城防备职责,柳明晦离京赴任,千户就空缺了一位,还未有人补缺,暂时由他兼任。


    他是忙了许多。


    偏偏家里事情也多,主要是这麻烦精的事情多,他还脱不开身。


    “夫君,你同我来。”阿彩忽然笑眯眯的去牵他的手,他怔神,就这样跟着走了,卧房里正在收拾行李,到处都是人,阿彩牵着人走进了偏房,“夫君,你先坐下,我给你倒杯茶。”


    沈昭依言坐下,看着阿彩走到窗边坐下,当着他的面先是点了炉子,而后从一排罐子里茶叶,开始泡茶,她是学过茶艺的,泡茶的一举一动看上去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沈昭一言不发,坐在那儿,听着茶水翻滚时的冒泡神,看着热气缭绕间,阿彩恬静而又专注的容颜,她好像没有察觉到有人在看她,只是有条不紊地继续着泡茶的动作。


    人这一生,每一日每一时所有的经历,是否都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迹?沈昭无从得知,譬如他能回想起五岁时曾发生过的一件小事,他是皇子伴读,三岁跟着皇子们一起开蒙,日日除了念书,就是追着他娘身后跑来跑去。


    有一日,他娘弯腰问他,“小虎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呢?”


    他才五岁,提起长大,遥不可及。


    他还记得他的回答,“长大后,我要像爹一样做个大英雄。”


    他娘是怎么回答的呢?


    他眯了迷眼睛,在袅袅青雾中,他好像看见了他娘,十几年前她站在他面前,口齿张张合合,同他说着些什么,他却听不清。


    只看见阿彩端着茶具而来,坐在他对面,亲手执起茶壶为他斟了一盏茶,递到他眼前,“夫君,请用茶。”


    沈昭回过神来,接过茶,茶水透亮,飘着异香。阿彩微笑地看向他,充满期待。他端起茶盏,轻尝了一口。


    “夫君,味道如何?”阿彩笑眯眯问道。


    沈昭咽下了口中茶水,轻轻放下茶盏,微笑看向阿彩,“味道很是不错。”


    阿彩笑得更灿烂了,“我就知道夫君会喜欢。”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