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荆轲刺秦

作品:《当秦始皇听见迷妹的心声

    []


    一个月前,燕王宫。


    “父王,不能再犹豫了。”燕国太子丹面有急色,看着剑已然悬于头顶,却还优柔寡断的燕国的王,他的父亲。


    “秦已灭赵,现又陈兵燕赵边境,对我燕国虎视眈眈,只等破城而来,再等下去,我大燕危矣啊!”太子丹仰头长叹。


    燕王叹口气,道:“寡人如何不知,只是秦国兵强马壮,以一当十,赵尚且不能抗衡,燕国如何能与之抗衡?”


    太子丹对于父王矮人一等的想法嗤之以鼻,秦国强,他燕国也并非没有还手之力。


    “父王焉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秦国对我燕国虎视眈眈,儿子忧心,夜不能寐啊。”


    燕王环顾众臣:“尔等有何良策,不妨一一道来。”


    众大臣也并非是一条心的,有主战的,有求和的,没一会儿就吵成一锅粥,就差打起来了。


    “王上,不若联合魏,楚等国一同抗秦。”


    “哼!此法可笑,秦强大,魏,楚皆弱,只怕不愿冒险。依我看,不如献城池于秦,可保我燕。”


    这个说联合几国抗秦,那个说不如主动献出城池算了。


    太子丹顿感绝望,这都什么时候了,这群家伙还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仿佛只要自己利益不受损,燕国灭了也无所谓。


    “够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做无谓的争吵。”太子丹怒吼,生气的看着面前的燕国重臣。


    他道:“秦王政此人,孤熟知,薄情寡性,野心极大,他绝不会只满足于此,若我们再无行动,燕国就是下一个赵国,国破家亡,众位难道以为谁能逃过?”


    太子丹的话掷地有声,在场的不论是否有私心,没谁愿意做亡国奴。


    燕国在,他们才能受人尊敬,燕国灭,他们就是一群丧家之犬,运气好的,流浪他国,运气不好就随燕亡了。


    燕王也不愿意成为亡国之君,燕国基业不能断送在他手上。


    众人沉默。


    燕王到底是太子丹的父亲,对自家儿子有一定的了解。


    他开口:“我儿一向机智,有大才。既然这么说,想必是已经有了对策了,不妨说来一听。”


    殿中所有人都看向太子丹,眼含希冀。


    太子丹挺胸,浑身散发着自信。


    “吾有一好友,名荆轲。”太子丹十分自信,夸下海口,“荆轲此人武艺高强,当世难有敌手。”


    有一大臣问:“太子莫非是想让荆轲刺杀秦王政?”


    太子丹微笑着点点头。


    另一大臣则是拧眉,开口:“秦王多疑,纵使荆轲武艺高强,秦王不见,又能如何。”


    大臣纷纷点头。


    “是啊,就算荆轲武艺乃当世第一人,再厉害也做不到隔空杀人啊。”


    “太子殿下还是太年轻了,考虑不周啊。不妥,不妥。”


    “众位,不如先听听太子殿下如何说吧。”


    太子丹有一瞬间的怀疑,这群脑子不动的家伙真的是他大燕的国之重臣吗?


    他深呼吸,又缓缓吐出。


    再开口:“秦王政一直想要我国督亢之地.。”


    他不是随意开口,而是做好了功课过来的。


    “不知众位可曾听闻秦王以黄金千金另加万户封邑悬赏兵败叛逃的原秦国将军樊於期的人头,而此人现就在我燕国国都。”


    不仅如此,他已经见过人了。


    “若我们向秦王政献上督亢地图和樊於期的人头,想必他会见的。”


    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点头,认为可行。


    太子丹:“秦王政一死,秦国自会大乱,届时,我燕国出兵,或许能与他国将秦之国土分而食之。焉知今日之秦不是明日之燕?”


    太子丹的一番话说得众人热血沸腾,仿佛已经看见燕国为各国之最的景象了。


    燕王心里已经赞同这个提议了,嘴上还要犹豫一番:“樊於期逃来我燕国是为求生,只怕他不愿就死。”


    太子丹:“这个父王交给我。”


    樊於期虽然还活着,但是在这些人心中他已经是个死人了。


    太子丹回去后,召见荆轲。


    荆轲一进门就问:“太子可将办法告知王上了?”


    太子丹盘腿坐下,面露不忍:“孤已经说了,父王也同意了,只是,只是樊於期将军穷困投奔于我,我实在是不忍心因私心要他死,不知卿可有其它办法?”


    “太子,让在下再想一想。”


    荆轲知晓太子丹仁善,不忍杀害樊於期,便私下去见了樊於期。


    荆轲作为一名刺客,手上有多条人命,心坚硬如石。


    且他认为,若一人之死能救一国,那是非常值当的事情。


    荆轲一见樊於期就道:“将军与秦王有血海深仇,听闻秦王以千金外加食邑万户购将军人头,不知将军有何办法?”


    樊於期长叹一声:“我竟不知自己价值这么高,我孤身一身逃至燕国,只想安活。”


    燕国劣势樊於期也知晓,他以为荆轲是看中他带兵遣将的本领,让他带兵去抗秦。


    他虽然逃到燕国,心里还是认为自己是秦人。


    他虽然恨秦王杀了他全家,但是并不愿意看到秦国百姓受战火的苦。


    故而不等明说,就推辞。


    荆轲眼神一闪,只做不懂。


    “将军叛秦入燕,只有一人,拿血海深仇如何?”


    樊於期仰天长叹:“吾每每想到至亲血缘死于秦王手,便痛入骨髓,然吾一人,无可奈何。”


    这话说的情真意切,泪洒衣襟。


    荆轲又言:“今,吾有一计,既可以解燕国之困,又可助将军报仇,将军觉得怎么样?”


    樊於期奇怪的问:“有什么办法?”


    荆轲膝行两步,靠近樊於期,眼睛盯向他:“秦王重赏将军头颅,若轲得将军之首献于秦王,想必秦王十分愿意见我,届时我便可趁机取出匕首刺杀秦王,这样就既能解燕国之患又可报将军之仇,将军认为怎么样?”


    樊於期一愣,方才明白他今天是冲着自己的头颅来的。


    也明白,他既然能上门,也是燕王等人同意的,自己走投无路了。


    内心悲怆,樊家自他断绝矣。


    他看了荆轲一眼,只见他的手已经握在剑柄上了,知晓自己的命运在他踏进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随后再不犹豫,拔剑自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