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悔什么?”


    小楚夫人虽则美艳,却是个凌厉的面相。


    此时眉头紧皱,更显戾气丛生。


    “她就算留下了,也不过是个公主而已。


    且不说公主无用,不能封王封侯。


    就算她如天幕说的那般优秀,能够迈出那一步。


    最多也不过取代扶苏罢了。


    对我们姐妹,对大楚,又有何益?”


    小楚夫人起身烦躁地走来走去。


    “她总归是你唯一的孩子。”大楚夫人神色悲悯,“稚子何辜,生来就要失去父母,流离失所。”


    小楚夫人情绪越发激动:


    “那我楚国王室又何其无辜,要遭他嬴政这般欺辱。


    姐姐你跟我不一样。


    你二十几年前就已嫁到秦国。


    还生下了长子扶苏,位同副后。


    如果不是他嬴政不肯立后,你早就是这秦国王后。


    楚国对你而言早已毫无干系。


    可我不一样,我眼睁睁看着楚国国灭。


    看着父王和母后一夜白发。


    你不会明白我躲在宫殿里日夜害怕秦军破门而入的感觉。


    不会明白我如丧家之犬般被刀兵架在脖子上逼来秦国的感觉


    ……”


    “够了。”大楚夫人有些生气。


    “我也是楚国人,我难道能对楚国国灭无动于衷吗?


    你要做那件事,我难道没有把姑姑生前留下的人手都交给你吗?


    我对荷华,有半分不如你吗?”


    是的,公子荷华,“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的荷华。


    她们一切算计的起点和指望。


    大楚夫人想起了七年前,楚国灭国之后。


    她在咸阳秦王宫中见到了被送来的、早有死志的妹妹。


    “如果登上秦王宝座的是扶苏,是我楚国血脉,那我楚国就不曾亡国。”


    她听见自己这样安慰妹妹。


    “不,姐姐,那不是,那是他嬴政的秦国血脉。”


    妹妹否定了她,眼中的光却越来越亮:


    “但是我们可以把兄长的孩子、我楚国的王孙找来。


    把他假装成秦国公子。


    也不求他成功登上宝座,只要来日能给他封王封侯。


    那到时候怎么不算是楚国复国呢?”


    “好。”


    于是,为了不着痕迹地实现这个目的,小楚夫人振作起来,卖力勾引了陛下两三年。


    这两三年里,大楚夫人借助宫外故楚人脉找到了成功逃走的楚国公子。


    找到后公子们又卖力生孩子生了一两年。


    她们还把姑姑华阳太后在秦王宫中积累了几十年的人手也全部动了起来,挪到需要的位置。


    终于在陛下忙于灭齐,忙于一统,无暇关注后宫的那年。


    她们成功将小楚夫人刚生下的女儿赢昭送了出去,替换成了他们一个兄长的儿子芈心。


    就这样,有了乡间的农女楚昭和宫中的公子荷华。


    至于楚昭为什么没有被送给逃亡的楚国公子抚养。


    只能说,是小楚夫人最后的一点母爱。


    她知道,逃亡的楚国王孙公子恨始皇至深。


    若将这个孩子给他们,怕是活不过三天。


    于是她精挑细选,找到了早已被放出宫嫁人的叔宁。


    叔宁曾经受过华阳太后恩惠,足够忠心、且也是楚国出身。


    简直是养母的最佳人选。


    小楚夫人让人打着故人的名义上门,恩威并施。


    叔宁只以为自己将要收养的是楚国王室的流亡子嗣,一路假孕配合。


    这才有了楚昭在樗里毫无破绽的出身。


    虽然过程是曲折的——


    前后数年谋划,波折无数。


    虽然代价是高昂的——


    为了足够隐秘,华阳太后经营数十年留下的人手大半折了进去。


    大楚夫人这二十几年间培养的人手也悄然消失了几个。


    但在那时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那时始皇已经灭了六国,完成一统。


    面对这偌大的天下,按理来讲,像周朝天子那般分封诸子与功臣,就是必然。


    到那时,扶苏继承皇帝宝座。


    荷华有着母族的天然优势,最有可能被分封在楚国一带。


    她们不必耗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完成楚国的复国理想。


    甚至,小楚夫人觉得,若是嬴政活得够长,扶苏又出了意外。


    那捧荷华上位,叫这二世皇帝悄无声息就换了她楚国王室的芈姓,岂不更妙?


    只要一想到他嬴政一生劳碌都成了为她楚国做嫁衣,小楚夫人就觉得通体舒泰。


    但眼下问题来了。


    小楚夫人情不自禁呸了一声:


    这狗皇帝,他小气吧啦不肯搞分封!


    他宁愿顶着全天下的压力也要推郡县制!


    这可真是,歪打正着,把两位楚夫人的计划砸成了稀烂。


    两位楚夫人为此失落了许久。


    所幸扶苏受儒家教导,信奉儒家学说。


    儒家推崇分封制,重视孝道。


    只要等到陛下去世,扶苏继位。


    她们总能说动扶苏封这个血脉尤其亲近的弟弟为楚王。


    两位楚夫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盼的。


    结果现在倒好,天幕啪一下出来。


    告诉他们,傻眼了吧。


    你们盼的荷华没当上楚王。


    你们盼的扶苏没当上秦皇。


    反倒是你们抛弃的小姑娘,顶着楚这个姓,开了新朝。


    大楚夫人无奈苦笑:


    “谁能想到,兜兜转转,这天下终究不姓赢,也不姓芈。


    最后竟然是秦皇的血脉顶着楚国的姓,这可真是造化弄人。”


    小楚夫人吃吃地笑了起来:


    “我们是没赢,


    他嬴政也没有。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楚昭……哈哈哈哈哈……


    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大楚夫人看妹妹笑得都有些疯癫了,连忙打断道:


    “那我们现在该当如何?”


    “什么都不做。”


    “什么都不做?”


    “是。”小楚夫人的眼帘低垂,遮掩住眼中的神色明灭。


    “哪怕我们现在将她认回来,她也只会是扶苏继位的敌人。


    更别提嬴政知道这件事,会如何报复我们。


    可只要我们不把她认回来。


    没准有一天,我们能看到一种可能。


    看到嬴政死在他亲生女儿手里的可能……”


    “阿秋阿秋阿秋——”


    还在咸阳学宫学刻字的楚昭连续打了几个喷嚏。


    不是,谁骂我啊,有病吧,我也没感冒啊。


    心生郁闷的楚昭继续刻字。


    救命,这小篆怎么这么复杂啊。


    什么时候才能轮到她说了算,直接推行简化汉字啊。


    楚昭边骂骂咧咧边努力学习。


    “你这字,没有我扶苏兄兄的风骨。”


    荷华看了半天突然呆头呆脑道。


    楚昭冷漠脸:“哦。”


    荷华又呆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