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小易记者(3)

作品:《男团选秀,吃瓜爆红

    《男团选秀,吃瓜爆红》全本免费阅读


    易景臣同学以‘实习记者’的身份,在新闻台呆了整整一年多,被调侃‘实习期最长的小同学’。


    他像一颗勤奋的小螺丝,在台里辛勤工作。


    起初,除了部门同事,并没有谁过多注意这个小实习生。


    新闻台那么大,所有频道加起来拥有成千上万位记者。每个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或者层层递升,才得到这个岗位,实力不容小觑。


    小易记者采访范围大,交稿速度快,表现确实很突出。


    可台里比他努力的记者千千万,小易记者想要成为卷王,还得再努力几年。


    兢兢业业的小易记者,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职业生涯得到第一个重要机会,竟然凭借颜值。


    “奇怪,西装是这样穿的吗?”易景臣面对穿衣镜,捣鼓半晌,不甚熟练的打好领结。


    他并非第一次穿西装。


    玩COS的时候,正装下跪、西装暴徒,都是大家喜欢的热门元素。


    新闻台对于外景记者的着装要求,仅仅只有‘得体’而已,没有限制他们必须穿正装。


    且不说易景臣经常爬山涉水,穿西装不方便。


    有些同事大夏天抗几十斤摄影机街拍,再让他们穿上闷闷的西装,还不如直接找他们索命。


    易景臣年纪小,如今刚刚满十八岁,一张圆脸显得特别幼态。


    穿上老成的西装,会有种小孩偷穿大人衣服的感觉。


    这次,由于场合需要,易景臣第一次在工作时间,挑战全套职业装,感觉领带都不会打了。


    “好怪啊。”易景臣走出更衣室,来到周记者面前,正了正自己的领结,垂眸问道,“周姐,我真的要这么穿吗?”


    周记者看到他,眼里露出艳慕的神色,“我就说嘛,领导眼光真没错,你不愧是咱们部门的颜值担当!”


    “啊?”易景臣懵懵地问,“记者也要选颜值担当?”


    “当然!”周记者解释道,“你应该知道,咱们台里的业务不止有国内新闻,还有国际新闻。”


    “知道!”易景臣抢答,“信息共享,全球一体化!”


    “对。所以这次,轮到咱们部门和两位国际记者,去外国采访这一届的环保会议。”周记者说到这里,皱了皱眉,“咱们人口


    多,在环保方面一直没有发言权。主要因为前几十年,某些国家把‘不环保’的帽子,硬生生扣在我们头上,一直都是。”


    易景臣想到鲁迅先生的话,下意识质问,“一直都是,便对吗?”


    “不对!所以我们才要想办法,把话语权抢过来,不能再让他们带着偏见看我们。”周记者看向易景臣,说道,“领导们分析前几次的采访视频,发现召开会议的人,有几个特别……颜控。长得好看的记者,被提问概率高。”


    “哈?!”易景臣瞪大猫猫眼。


    如此正式的场合,选择标准竟然是颜值。


    人,果然是视觉性的动物。


    努力一整年,兜兜转转还是要靠脸的易景臣,摸了摸自己的漂亮脸蛋。


    此刻,他无比感谢萧娥。


    记忆中,他没见过萧娥,只看过一些照片。


    萧女士虽然抛弃儿子,至少把颜值方面的优秀基因,全部留给自己。


    “我们也很无奈。”周记者叹了口气,“而且,台里经过分析,发现他们更偏向白皮肤,大眼睛,笑起来好看的面孔。经过筛选——”


    完美符合要求的小易记者,成功闯入决赛圈,成为台里的第一人选。


    即使让实习生出席那么大的活动,领导为了得到更多的提问机会,管不了许多,让周记者好好带着小徒弟。


    “我明白了!”易景臣感受到使命的重量,点点头说,“我会加油的!”


    “行。”


    周记者看着易景臣,从一个理想派菜鸟,一步步走到现在,对于小徒弟的信任度越来越高。


    任谁都能看出来,易景臣真的喜欢这份职业。


    可她也知道,小徒弟需要鼓励性教育,面对大场面和不友好的采访者,容易因为压力而失去状态。


    “你别太紧张。”周记者安抚道,“假如真的叫到你,你想不出合适的问题,我会偷偷帮你提示。”


    “嗯,谢谢周姐~”易景臣拖着快乐的小波浪,笑得眯起眼睛。


    蓝星环保会议当天,易景臣跟着周记者走进会议厅,立刻惹得大家侧目。


    他隐隐约约听到其它国家记者,交头接耳小声嘀咕,批评他们不讲武德,竟然找了个帅到可以当明星的记者。


    易景


    臣颇为自豪,不是因为他们夸自己颜值,而是为了自己又掌握一门语言。


    如果说,人生天赋值是有限的,易景臣为数不多的天赋值,可能都加在语言方面。


    除了教育阶段规定的英语之外,易景臣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语言,却总结出一套学习语言的方法。


    想要入门一种语言,最快的方式,不是跟那些语言技能熟练的大人交谈,而是要跟该语言环境的小孩沟通。


    孩子尚处于语言萌芽阶段,会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意思,有时会说出最精炼的单词或者短语。


    虽然掌握孩子的不熟悉语法,在考试中肯定拿不到高分,用于沟通却足够了。


    易景臣采访过程中,接触过许多孩子,也掌握了各种不同方言,亲测这个方法特别有效。


    “小易,这种场合,你就算能听懂,也要假装听不懂的样子。”周记者面带微笑,从牙缝里提醒他,“大家都是记者,玩心理战的时候到了。”


    “好的。”易景臣应了一声,假装自己是个快乐的小聋子,跟随周记者一直走到贴有自家国旗的位置。


    直到他坐下,周围的目光还没消失,


    仿佛想用恶狠狠的视线,降低易景臣的颜值。


    很显然,每个国家的记者都研究了那些环保人士代表的喜欢,并且投其所好。


    但只有易景臣投的最准,准到让人嫉妒。


    会议开始,按照每年的固有流程,首先是各位代表进行开场发言,阐述各自环保理念,然后指责其他人不够环保。


    指责过程中,人口众多的祖国,果然成为重灾区。


    “哇,好能颠倒黑白。”易景臣压低声音,向周记者吐槽,“他们人均消耗资源是我们的八倍,到底谁不够节约?”


    “坏事比总量,好事比人均,基操罢了。”周记者依然保持微笑,从牙缝里挤出声音告诉易景臣,“你多参加几次这种活动,就知道,他们总是那副嘴脸。”


    “啧。”易景臣咂舌,努力克制骂脏话的冲动。


    周记者:“前些年吧,总说我们贸易不够自由。如今我们提出贸易自由,他们又不肯,开始搞闭关锁国那一套。”


    “噗嗤——”易景臣没忍住笑了下,惹得周围人听见,侧目看过来。


    正


    在发言的会议主持,也朝易景臣看了眼。


    各国代表的发言结束,轮到自由提问时间,记者们纷纷举起手。


    参加会议的记者会众多,时间有限,被点名的概率很低。


    无论有没有准备问题的记者,此刻,都在争取提问机会。


    易景臣也跟着高高举起手,仿佛课堂上老师说‘我看谁不举手就提问谁’。


    往往这种大场合,官方会参考综合国力,决定给哪国记者提问机会。


    而且还要端水,互不得罪。


    然而,环保会议性质略有不同,表面主导权掌握在环保程度较高的小国手中。大国由于人口和能源消耗问题,往往会成为他们批判和控诉的对象。


    负责回答问题的几位大佬,多多少少有些颜控属性,会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白皮肤大眼睛,笑起来好看的记者。


    果不其然,第一个被选择的,是前排白人女记者,娇小可爱仿佛人间芭比。


    她提前准备了问题,询问组织如何迎接全球变暖的挑战。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几位大佬说了一大堆,易景臣一听,跟以前没什么区别。


    按照他们的倡议,全球依然在变暖。


    第二次提问机会,给了易景臣前方的一个女记者,她的问题依然是设计好的,看似重要实际早就说烂了。


    易景臣观察前两位的经验,暗暗总结,避免轮到自己时,把机会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无效提问上面。


    “第三位,请一个男士提问吧。”


    似乎意识到自己太偏爱大眼睛女孩,提问者改变策略,目光往后移了几分,落到一个皮肤白净,眸色干净的少年身上。


    “第四排左边第六号那位黑头发的记者,你有什么要提问吗?”


    提问者报上座位号,大家立刻看向第四排。


    易景臣也下意识开始数座位号,发现第四排正是自己这排。


    “左边六号,六号……”易景臣看向左边,一个个数过来,发现周记者坐在5号,紧挨着她的自己——


    六号竟是我自己!


    “小易,是你,别愣着,先站起来!”周记者握紧拳头叫了声好,低低提醒小徒弟。


    “好,我叫不、不紧张。”易景臣起身,接过递来的话筒,


    脑子里闪过一片空白。


    糟糕!


    自己刚才想问什么来着?


    对哦,他根本没有准备问题。


    师父刚才怎么说的?


    易景臣脑速飞快运转,回忆师父之前的话。


    完、犊、子!


    易景臣过于紧张,几乎失去思考能力,把师父的话忘得干干净净。


    周记者看到小徒弟目光呆滞,就猜到心理承受力较差的小易记者,大脑已经死机了。


    她焦急的翻出问题本,打算随便找个问题,先把来之不易的提问机会糊弄过去。


    提问机会以后还有,如果易景臣真的愣在这里,肯定要出大事。


    工作受影响是小,以后这段素材,肯定会作为反面案例,传遍整个业界。


    谁受得了这种黑历史?


    周记者从备选问题中,找到一个中规中矩的,正要小声提醒易景臣。


    她不敢动静太大,提醒了几声,易景臣毫无动静。


    仅仅只过了几秒钟,易景臣意识仿佛到异次元转了一圈。


    意识再次回笼时,好像被什么附体,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


    “请问……”


    易景臣缓缓开口。


    会议现场,只有不到一半人注视提问者,似乎对这个徒有其表的年轻人没有期待。


    唯有周记者,有些好奇,小徒弟嘴里会冒出什么问题。


    “所谓‘环保理念’,是你们制造种族冲突,实施人类清除计划的借口吗?”


    “……”


    会场顿时沉默了一半。


    另外一半知道环保组织曾经提出‘地球人数减少一半,会更加适合居住’的观点后,也跟着沉默了。


    许多人将目光投向易景臣,眼中闪过钦佩,没想到这位年纪轻轻的小记者这么敢说。


    桌子后方,几位参与会议的‘环保代表’,听完翻译之后,脸色一个比一个复杂,几个人讨论不出合适的答案。


    最后,还是一个擅长和稀泥的人,已读乱回说了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然后要求易景臣坐下。


    易景臣坐回自己位置,灵魂好像总算回到自己身体,僵硬地转过去看向周记者。


    “周姐,怎么办啊?”


    周记者痛苦地抱着脑


    袋。


    她千叮咛万嘱咐,怎么忘了告诉易景臣,学会圆滑和世故,不要轻易把想法讲出来。


    此次会议名为环保,实际跟当下的国际局势挂钩。


    瞧瞧其他记者,一个个揣着明白装糊涂,装到最后真的糊涂。


    易景臣过于清醒,无畏无惧,只会让他变成遭记恨的靶子。


    “总之——”


    周记者抹了把脸,严肃地说,“回头要是台里追究起来,就说是我让你问的。”


    “可是……”


    “没有可是,记住了吗?”周记者沉着脸,语气几分威胁。


    易景臣不敢再说话,怕怕的点了下头。


    根本不用等到‘回台里’,会议刚结束,领导的电话如期而至。


    周记者带上痛苦面具,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接起电话正准备解释。


    那边,领导的声音,竟然带着几分雀跃。


    “行啊!你俩真给咱们台长脸!瞅瞅那帮满嘴大道理的人,伪善的面具都挂不住了,解气!”领导说话时,伴随着压抑不住的笑声。


    周记者觉得不太对,小心翼翼询问,“领导,你不开除我吗?”


    “开除?为啥开除?我还得表彰你俩呢,这次出差辛苦了,给你们放两天假。在国外玩得尽兴,机票和酒店台里报销。”


    “啊?”捅了那么大娄子,非但没有被处罚,还得到奖励,周记者合理怀疑领导疯了。


    只听那边笑得越来越癫,领导似乎彻底放飞自我。


    “我早就想说说他们这群口头搞环保的,节约水电做到了吗?光盘行动做到了吗?一天天的,净揪着人口总数做文章。”


    “之前我们还想跟他们摆事实讲道理,现在我只想唾他脸上,再骂句脏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