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集宁攻防

作品:《靖明冬三十娘

    仿佛是一条饿狼的腰被重重轰了一拳,截杀的鞑靼骑兵短时间躲避出一个小口子。


    鞑靼骑兵打的好主意,是想尽歼这五百骑、捉住毛伯温。要不然,他们拦腰凿穿而非拦在前面侧身拉弓,明军之中最原始的枪骑兵不会取得这样的战果。


    这一轮铳枪将近百骑打落下马,有的死有的伤。


    倒有大半是因为前骑落马、战马混乱而躲避不及而撞上的。


    马背上响起铳声,这触及了鞑靼骑兵的知识盲区。


    仿佛很快之后又可能响起第二轮,在马背上方不方便装填弹药,同样触及大部分普通鞑靼兵卒的知识盲区。


    尽管带队的将领有这个意思、大声呵斥指挥了起来,但毛伯温他们本就只需要短暂的时间凿穿完事。


    一纵一横,鞑靼骑兵的拦截没能奏效,铳骑带来的冲击让他们的拦截队伍本能地露出了一个小口子,后面的骑兵为了躲避前面那坠马混乱的近百骑,也不得不拉出一个弧度,真正专为凿穿明军的中部。


    反应是很快的,毛伯温就在明军的重重护卫之中。


    “外围刺枪,中间改弓!你们的甲,比他们好得多!”


    没有多余的废话,明军队伍的行进速度没改。


    马蹄有踏过坠马鞑靼骑兵身体的,剩余四百多明军的每个人都被他们还不知道其存在的肾上激素刺激着,为自己的生存而搏命。


    距离集宁城中自南门出来的军阵只有三里余的路,当毛伯温险险赶过鞑靼骑兵的凿穿线时,身后真有百余骑被截断了。


    而之前奔行在被铳枪轰击的那部分骑兵之前的北虏,现在则绕了一个圈,又准备赶在前面再次拦截住他们。


    “往右前,拖拖时间!”


    毛伯温希望出城接应的明军之中带着炮。


    大明的火炮又改进十年余,现在哪怕是便携的小炮,有效射程也有了旧时的里许、如今的五百距上下。


    只要拉到一个合适的距离,出城明军就能通过炮击稍微阻止左前方绕过来的那一队北虏。


    至于身后已经被截断的那百余骑明军……毛伯温心硬如铁:对于战局来说,自己安全抵达集宁城内比什么都重要!


    这是战争!


    如果俺答是准备先倾尽全力拿下集宁城,那么自己在城中,可以守更久;如果俺答被已经出发要进驻得胜堡的大明天子所吸引,那堂堂大明军务总参谋在他身后的集宁城,也让他必须留下足够的力量压制住可能出城合围他的明军。


    有阴山在,前套、后套都像个口袋。翻越阴山进入前套、后套,途中有巨大风险,战事不利又不好退出。


    从阴山东端尽头的豁口进入集宁一带再进逼大同,确实更加符合这么大规模军队的展开、推进。


    那么集宁就至关重要了。


    马蹄急促,敌我双方都在马背上呼喝,最后令毛伯温心中稍微放心的,是出城守军的军阵里确实响起了炮声。


    “绝不能让他跑了!不要躲,别怕死!长生天会庇佑你们!”


    令毛伯温心中一沉的是,这一队可能有最后机会拦截住他们的鞑靼骑兵,仿佛不惜代价也要拦住他、抓住他。


    谁让他喊出了身份呢?


    就算这三千骑死伤大半,但杀了大明军务总参谋甚至是生擒了他,那又是何等功劳?


    在这一刻,毛伯温有一些后悔之前提前喊了出来。


    虽说是为了及早引起城中守军注意,但既然知道明军有望远镜而鞑靼没有,何不让他们先不这么亢奋呢?


    果然还是因为身陷险境、自知绝不能在此先丧了大明士气而考虑不周了。


    想起巡抚甘肃时、比他更年轻却总制三边的唐顺之,毛伯温更加感觉自己还是差上一筹。


    可不管怎样,现在他是军务总参谋!


    “我非贪生怕死!”他大声吼了起来,“诸位兄弟,大明不能刚刚开战就折了军务总参谋!待我们入了城,捐躯兄弟的家小,我一定照料好,当做自家人!”


    其实也不用他鼓劲,形势如此,人人都知道聚在一起、奋力向前才能活命。


    这本就是他们应募为兵、保家卫国的职责。


    作为毛伯温的护卫,他们也绝不可能在集宁守军的眼前丢下他、以他为饵求得活命。


    霎时之间,集宁城南显出一些悲壮之气。


    仅剩的近三百骑护卫着毛伯温,左前方、后方,都是红了眼的鞑靼骑兵。


    此战,毛伯温的五百护卫,仅有百余骑突破到了出城接应的军阵之后。


    而鞑靼骑兵并未死心,立刻组织冲阵。毕竟明军是出了城,总比攻城好打。


    毛伯温没有先行入城,而是在军阵之中指挥若定。


    出城接应的明军两千余,对上已经同样只有两千余的鞑靼骑兵,又怕什么?


    且战且退,等鞑靼骑兵又留下了数百死伤、有新的五千骑又将奔袭而至时,明军已经退到了城墙上巨炮的炮火掩护范围。


    突如其来的变化,明军付出了总参护卫捐躯三百余、守军死伤二百余的代价,换掉了这队鞑靼拦截骑兵死伤近千五的战果,毛伯温毕竟是成功入了城。


    “大明必胜!”毛伯温刚入城就含着热泪,“鞑子来得快,本官也来得快!事出突然,三千阻截五百,他们死伤近半!”


    这个时候,俺答才接到准确的消息,知道自己刚刚错过了什么。


    “……汉人皇帝到了得胜堡?”


    俺答遥遥望向南面,只在百里之遥了吗?


    若是十余万精兵掩杀过去,能成功吗?


    但他们的军务总参谋居然敢轻车简从深入这已近乎是孤城的集宁。


    它虽算不得是孤城,但到这里的汗庭精兵,毕竟是数以十万计,足以重重围困。


    “不用管他。”俺答冷漠地看向了集宁城,“等民夫和奴仆也赶到了,就开始堆土攻城!”


    他其实没什么退路,难道这种情况下不抓住机会,还要无功而返?


    此来,就是堂堂正正力敌。


    这么多精兵民夫奴仆,是他的力。


    大明四面皆敌、东征不能无功而返,也是他的力。


    堆土攻城确实很残酷,但集宁城这里平坦,他的人足够多。


    只要拿下了集宁,擒住了这军务总参谋,卓资哪怕在山中,军心也会乱。


    失去了集宁,汉人皇帝还敢安然呆在得胜堡吗?


    ……


    朱厚熜赶到得胜堡之前,哨骑已经从北面送回消息来。


    北虏已经到了集宁,甚至就连毛伯温入城途中也遭遇了阻截。


    朱厚熜心里也有一些后悔。对于俺答这次的策略,他们确实是一再误判的。


    本以为这边只是袭扰,没想到是倾力来攻。


    本以为不会舍易就难去做他们不擅长的攻城,却没想到他就算凭人多也要先堆出个实打实的战果出来。


    从战略上来看,如果能够“收服失地”,对于俺答的权威和他麾下的士气确实不同。


    反之,实打实的丢了集宁,大明北境守军反倒会因此军心动荡。


    北虏造成的心理阴影,不是那么容易彻底根除的。


    毛伯温到达集宁的突围战打出的野战交换比是事实,鞑靼号称的数十万大军已经在准备围攻集宁也是事实。


    “陛下,要硬碰硬了。”


    在朱厚熜身旁后方一点,郭勋策骑走了过来,说出了他的观点。


    朱厚熜没说话。


    如果不计代价,俺答能不能在大明其他方向守军反应或者支援过去之前打下集宁?


    朱厚熜知道自己的下一个决定必须正确了。


    是准备就在北境拖住俺答、等马芳那边偷家成功才让他退无可退的。


    他低估他治下的大明给俺答带来的压力了,在俺答看来,已经是生死存亡、最后的机会了。


    被逼到了绝境,为什么不敢再搏一搏?


    于是用上了全力,正面硬刚。


    这不理智,因为朱厚熜脑子里还总有另一段人生经历带来的影响:其实还可以有更多选择的。


    隐忍、计谋、等待……


    所以是人与人的悲欢并不能相通?在俺答看来,已经是绝境了?


    那么就算正面硬刚,又能得到什么?能赢吗?


    朱厚熜放下了这些思绪,进入了绝对冷酷的模式。


    既然是绝不愿屈服的,那么,彻底结束这一切吧。


    “所有北虏部族,人丁不过二三百万。能战之兵既已几乎悉数现身集宁,其余地方不用那么紧张了。”朱厚熜平静地说道,“朕相信集宁能守住至少一段时间,硬碰硬只是一方面,传令卓资、归化、兴和、开平,分兵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