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满朝文武:陛下又高兴了?

作品:《开局揭皇榜,你说皇后是我娘?

    御书房中,那宦官与军士,尽皆闭口不言。


    李默看着捷报,大笑出声。


    过了一会儿,那宦官看向了李默,不禁问道:“陛下,您这是遇到了什么大喜事了吗?”


    李默高兴的道:“一字并肩王与武安侯,已经拿下了倭国的九州四国之地。”


    那宦官激动的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他极为高兴的道。


    李默颔首一笑,道:“你带他下去休息休息。”


    “喏!”


    宦官答应一声,领着军士离开了。


    此时,皇后叶婉,走了过来。


    她看到李默的神色,不禁惊诧的问道:“陛下,您这是遇到什么大喜事了吗?”


    叶婉好奇的问道。


    李默闻言,把捷报递给了她。


    “婉儿,你看一看。”


    叶婉点头,她接过捷报,看了一眼,顿时惊呆了。


    这捷报上的内容,让她欣喜,令她震惊。


    “陛下,臣妾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叶婉欣慰一笑,不禁挂念起了李牧。


    “咱们的牧儿,真是厉害了。”


    李默意味深长的道。


    李牧与武安侯,拿下了的诸多城池,占据九州之地。


    “陛下,还有那孙尽斩将军,陈庆之将军,狄青将军。”


    叶婉看到,李牧并不抢功。


    李默闻言一笑,道:“不错,这几位将军,也是极为厉害的。”


    叶婉轻轻一笑,便道:“陛下,您又要封赏他们了。”


    李默笑了笑道:“是的,不过,朕还是将这三位爱卿封赏,至于牧儿,等回来吧。”


    李默向叶婉看去,不禁询问道。


    他也是在询问叶婉的意见。


    叶婉闻言,似是想到了什么,他轻轻点头道:“陛下,臣妾觉得可行。”


    叶婉向李默轻轻的道。


    “牧儿他已经是一字并肩王了,若是,还想封赏牧儿,终究不妥。”


    “不如,等牧儿回来,咱们再行封赏。”


    叶婉轻轻的道。


    李默闻言,抚须一笑道:“婉儿,我正有此意。”


    他看向了叶婉,又想到了什么。


    “至于那苏御沉,你去问了没?”


    李默又想到了苏御沉。


    这位苏洵之女,也是大家闺秀。


    “臣妾忙完了这几天,就过去看看。”


    叶婉也知道陛下之意,当即,便说了出来。


    李默笑了笑道:“婉儿,你可要抓紧了,这是牧儿的终身大事。”


    叶婉轻轻一笑,道:“陛下,哪有为父母的,不为儿女担心的。臣妾早就想去了。”


    叶婉轻轻的道,言语中,似是有些不满。


    这是陛下不相信自己。


    李默闻言,不禁摇头道:“婉儿,你可不要胡思乱想,朕别无他意。”


    叶婉一怔,轻哼一声,道:“陛下,那您是何意?”


    李默笑了笑道:“你啊,又在胡思乱想了。”


    叶婉摇头道:“陛下,臣妾肯定会操心的。”


    当即,叶婉便离开了。


    看着叶婉悻悻然离开,李默一怔之下,又不禁一笑。


    他的婉儿,有耍起脾气来了。


    不过,李默并不在意。


    眼下,他又看向了奏章。


    不觉,到了翌日。


    那文武百官,尽皆上朝而来了。


    他们看到了皇帝陛下,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


    顿时,这些文臣武将,露出无比惊诧的神色。


    陛下这是怎么了?


    为何突然如此高兴?


    那苏洵见状,内心深处,闪过了一个念头。


    “难道是一字并肩王,又有捷报传来了?”


    那大凤三皇子,也看向了父皇李默。


    他的内心,微微一颤。


    “这是什么缘故?难道,真是李牧不成?”


    他不敢去想了。


    这文武百官,尽皆看着李牧。


    “吾皇万岁万万岁。”


    在一阵山呼万岁之后,他们尽皆站了起来。


    李默微微一笑,道:“众位爱卿,免礼了。”


    “谢陛下。”


    这些文臣武将,齐齐答应一声。


    此时,宦官扯着公鸭嗓子喊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说话间,一名大臣,走了过来。


    “陛下,江南水患平定,百姓都已经回归各处了。”


    李默闻言,颔首一笑道:“好,便让地方官,修缮百姓房屋,让百姓继续耕作。”


    大臣闻言,点头道:“臣领旨。”


    又一名大臣,恭敬行礼道:“陛下,臣觉得除此之外,还要开荒耕田为好。”


    “这些事情,你们自己议论,最后,呈给朕就是了。”


    李默淡淡的道。


    那大臣闻言恭敬行礼道:“陛下,臣知道了。”


    这位大臣的目中,闪过了一道精芒。


    此时,又有大臣,想到了什么。


    他向李默行礼道:“陛下,自从一字并肩王与武安侯,平定了倭寇之后,东南一带,倭寇已经彻底消失了。”


    李默闻言,抚须一笑,道:“那就好。”


    此时一名神色乖觉的大臣,想到了什么。


    他走了过去,恭敬行礼道:“陛下,您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大喜事?能不能跟臣等分享一下?臣等想知道了。”


    这文臣恭敬行礼道。


    其余文武大臣,也尽皆看了过去。


    他们心中,也在疑惑。


    陛下这是遇到了什么事吗?


    若不然,陛下为何会如此高兴?


    难不成,是李牧之事?


    一些大臣,不禁想到了一字并肩王李牧。


    这位大凤的一字并肩王,已经在征讨倭国了。


    一些文学大臣的内心,闪过了一个念头。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们都想知道了。


    “那一字并肩王,征讨倭国,不知,到哪里了。”


    这位大臣的内心,闪过了一个念头。


    他想知道了。


    其余大臣,也尽皆看去。


    那四皇子的内心,也闪过了这个念头。


    “到底怎么回事。”


    四皇子不禁想到了什么。


    李默看向了这些文臣武将。


    他的笑声,传荡在了朝堂之上。


    “朕所高兴的,便是那一字并肩王与武安侯。”


    李默之言,令得文臣武将,尽皆点头。


    果然,陛下如此高兴,便是因为那一字并肩王与武安侯。


    他们想到了什么,看向了李默。


    李默朝着这些文武大臣看去。


    他又扫了宦官一眼。


    “把捷报给朕念出来,朕要跟众位爱卿分享。”


    “奴婢遵旨。”


    宦官扯着公鸭嗓子,将捷报一字一顿的念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