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迹亦随心

作品:《剑暮点灯人李如意李黑子

    “墨青纸白,一笔涟漪山河见,绘光难绘影......”


    李如意望着面前的随风舞动的残卷,将其上的残联念了出来。


    沉默良久,李如意脸色难看。


    完全不知道这个残联想要考验什么......


    反倒是穆剑清望着这半联的时候,神色闪躲,心中似装着什么事情。


    一番沉默之中,李如意有些苦恼的转头对着四周空空荡荡的云山之间叫了一声:“前辈,在吗?”


    “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啊?”


    天云翻涌,无人回应。


    穆剑清疑惑地看着李如意,不明白李如意在喊什么,“公子在叫谁?”


    李如意有些失望的回过头,“一个前辈。”


    穆剑清茫然四顾,却未发现文心镜之中还有旁人,于是更加的疑惑:“还有其他人进来了吗?”


    李如意也是疑惑的看向穆剑清,“不是,是原本就在文心镜之中的人。”


    “难道你没有见过?”


    穆剑清摇了摇头。


    李如意猛然想起陈其则说过,文心镜之中的考验是根据每个进入之人的心绪而产生的,所以每个人进入文心镜后的试炼都不一样!


    这么想来,穆剑清与自己的第一和第二个考验都不一样,所以并未见过那个白色儒衣的老人。


    想到这一点,李如意便有些无语。


    这文阁还真是神秘兮兮的,叹了口气,李如意摇头道:“算了,不管他了。”


    再次看向这纸卷,李如意也明白了过来,这题是对于他和穆剑清两个人的。


    转头看向穆剑清,李如意问道:“你知道这个是什么意思吗?”


    穆剑清点了点头,想了想开口道:“这便是进入文阁的最终考验,文心关!”


    “明悟了,便能悟出文心。”


    “墨青纸白......绘光难绘影。”


    “它问的是:求意还是求行......”


    李如意呆滞的看着穆剑清,不理解穆剑清是怎么从这几个字里看出真正考题的。


    “这有什么关联吗?”


    穆剑清现在相信李如意一定不是文阁之人了,否则,怎会看不懂题下隐藏的真意?


    想了想,穆剑清便开口解释了起来:


    “墨青纸白......绘光难绘影。青与白,光与影。”


    “青白相对,形容行事对错。”


    “光影相伴,表示所思所想相随,可终有些事情无法两全,故而有暗有明。”


    “就如水墨明明能绘影,可却又不能绘影!因为光为行,影为心,笔墨能画的只有其‘行’而画不出所‘思’!”


    穆剑清看了一眼李如意,继续道:“这世间的是非对错往往难以理清,有时心中所思为对,可是所行之事又与世事所不解!”


    “亦有时,所思不堪,所行却无不对。”


    听完穆剑清的解释,李如意明白了过来。


    这道题真正问的,是论意或者论行!


    “就不能明说吗?文绉绉的做什么?”李如意一阵没好气,暗自下决定,说什么都不能入文阁。


    都是什么臭毛病!


    只不过,这个问题,确实让李如意有些难解。


    论意和论行这题,李如意曾在书中见过,曾有无数的文人墨客为此争辩不休。


    有人认为:行为手段,心为初识。


    只要心中大义,便为圣贤。


    也有人认为:行事照心,心不可测。


    若世事只论心,人间谁恶?


    这种求不得解的问题,抛出来,李如意也明白,并没有真正的答案。


    文心,只是让试炼之人,明白自己所想罢了。


    李如意看向了穆剑清,发现穆剑清正望着面前的残联发呆,抬手在她面前晃了晃,“穆姑娘,你觉得如何?”


    穆剑清回过神来,看向李如意,想了想开口道:


    “我的答案是求心!”


    “心中无愧,所行皆允!”


    李如意闻言想起了先生也曾与他说的话“但求文心无愧便好”,可是李如意却觉得先生的视角太高了。


    至少,他做不到!


    文心镜中,浩渺而玄妙,令李如意不知不觉的沉浸在了这个问题之中,久久没有开口。


    长风徐来,吹起了李如意的长发,在他的眼前飞舞。


    穆剑清望着李如意的沉默,开口问道:“公子呢?”


    李如意摇了摇头,深吸了一口气,“我觉得,求行?”


    穆剑清一愣,似不理解为什么李如意会这么想!这世间的许多圣贤都曾已经面临过这个问题,无一例外都是求心。


    可为何李如意要求行!


    想不通,所以穆剑清问了出来:“为何?”


    李如意沉吟了一番,缓缓解释道。


    “心中无愧便所行皆允......所思所悟的角度太高了。”


    “高的不像一个人,反倒是像是一个不染尘世的圣贤!”


    “可是...”穆剑清辩驳道:“世间苍生所追求的不都是圣贤吗?以圣贤之思有什么不对吗?”


    “心无愧念,万行皆善!”


    李如意凝望着眼前的残卷,似忽然觉得圣贤之思太过超然,超然的没有人情之味。


    李如意低下头看向自己的双手,双手微动,李如意的话语也脱口而出。


    “可是我们明明便是人......普普通通的人。”


    “当一个人只求心不论行,所行无约束,达成结果的路上必然会做很多错事!”


    “可又因只论心,所行皆允。如此一来,岂不是人人都圣贤?”


    穆剑清恍惚的望着李如意,又是想了想,开口道:“若是只求行而不论心,世间道貌岸然之辈这么多,做了一件善事岂就欺瞒世人岂不是太过荒谬了?”


    李如意转头看向了穆剑清,摇了摇头。


    “是人便有杂思,谁都有心猿意马的幻想!”


    “若问心,谁是圣贤?”


    李如意似眼前出现了两条路,通往两个不同的方向......


    一条摒弃凡心,随心所欲,而又至高无上。


    一条如同凡俗,行事小心,而也卑微抵减。


    “只求心中无愧,世间又何来的是非对错?”李如意摇了摇头,走到了白纸残卷之前。


    “求行也不对!”


    “这两个都不是我要的答案......”


    他抬起手,一手指在残卷之上轻轻划过,指尖所过之处留下了墨字......


    云淡风轻,两袖波澜天地听,我迹自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