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孟静娴非果郡王不嫁

作品:《甄嬛传甄嬛重生之再入后宫

    “嬛妹妹,你谢我可没用!”


    华妃一脸神秘的看着甄嬛说着:


    “姐姐我呀,要等着婉盈大些,自己来谢我!”


    “好好好,等婉盈大了,一定会好好孝顺姐姐这个额娘的。”


    “那还用你说!”


    华妃越说心里越开心。


    两个人就这样聊了一会子,华妃提起了李浩说的话。


    “听李浩说,这次对婉盈动手的不像是宫里的人,妹妹你可是得罪了什么人?”


    “我有没有得罪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有可能被人盯上了。”


    “谁?”


    华妃看甄嬛说的一脸无奈,急忙直起了身子看着她说道。


    “这件事情,目前还只是我的猜测……”


    “并没有得到证实,姐姐你还要听吗?”


    “听!当然要听!”华妃没有丝毫犹豫:


    “不说出来,怎么知道接下来如何防范呢?”


    甄嬛看了一下门外,吩咐小允子把门看牢了,这才把心中所想告诉了华妃。


    华妃听后,一脸不可思议的站了起来:


    “什么?你怀疑果郡王?”


    华妃说果郡王的时候,把声音压得极低。


    甄嬛点了点头:


    “我也只是怀疑。”


    “如果真是他的话,那问题可就大了!”


    谁不知道这些年来,皇上和果郡王一直都是兄友弟恭的。


    如果猜测是真的,那岂不是说明了果郡王还有旁的心思。


    九子夺嫡是何等惨烈,华妃可是亲眼见识过的,她心里怎能不担心?


    甄嬛虽说没有证据证明,一定是他做的,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有些必要的防范,还是应该的。


    “如果他真的有可以和皇上一搏的实力,他就不会想着动这些小心思了。”


    “他这样做,恰恰就说明了他实力尚弱。”


    甄嬛和华妃分析这些,目的就是为了让华妃不要太过忧心。


    “哥哥……”


    一提起这些,华妃就不能不想到年羹尧。


    她看向甄嬛问道:


    “要不要把这件事情,跟哥哥说说。”


    甄嬛点了点头:


    “姐姐可以让年将军找几个得力的人,盯着甘露寺那边的情况。”


    甄嬛想着,既然果郡王已经暴露出他的小心思。


    派人盯着舒妃那里,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翌日沛国公府。


    “侧福晋?我沛国公的千金,断断没有为人侧福晋的道理!”


    等传信的太监走了之后,沛国公一脸生气的拍着身旁的桌子说道。


    “老爷,皇上如今只是派人来问,又没有正式下旨。”


    “嫁与不嫁,不还是要看咱们沛国公府的意思。”


    “老爷你又何苦动这么大的气呢!”


    沛国公夫人正在想法子,让她家老爷消气。


    孟静娴听到父亲不同意,在一旁哭的梨花带雨:


    “爹,只要能够嫁给王爷,不管是侧福晋还是侍妾,女儿都一定要嫁,咳咳……”


    “你……”


    沛国公看女儿这些年,为了果郡王把自己折腾成这个样子,心里是既心疼,又生气!


    他深深的叹了口气:


    “老夫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不争气的女儿啊!”


    “你说你爱上谁不好,偏偏要爱上这个果郡王!”


    “说好听了,他是个王爷,可谁人不知……”


    沛国公没有继续再朝下说下去。


    他只是一脸无奈的看着孟静娴,深深的叹了口气。


    孟静娴的身子,从小到大一直就很孱弱。


    她又为了果郡王,整日里以泪洗面,身体就越发不好了。


    她把帕子放在嘴边,轻轻咳嗽了几声,看着沛国公言辞恳切的说道:


    “女儿知道这些年,让爹爹失了脸面,咳咳。”


    “可女儿自从小时候,见到王爷的那天起,就发誓非王爷不嫁,咳咳。”


    “这些爹娘都是知道的啊!”


    “我本以为只要果郡王不愿意娶你,你就会换了心思。”


    “谁知道一晃这么多年,你一直都是执迷不悟啊!”


    沛国公看着女儿这个样子,于心不忍。


    但作为父亲,他心中也有气:


    “早知道我就不应该去求皇上,免了你的选秀名额。”


    “女儿知道爹爹心疼女儿,才会事事依着女儿。”


    孟静娴说着“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她泪眼婆娑的看着沛国公和沛国公夫人:


    “眼看着女儿多年的梦想就要成真,还请爹爹不要阻拦。”


    孟静娴说着,不停的在地上磕着头:


    “就算女儿求爹了!”


    当爹娘的,哪里看得了孩子这般模样?


    沛国公夫人,也急忙跪下向女儿求情:


    “老爷,你就成全了娴儿吧!”


    “比起颜面,更重要的还是娴儿这个女儿啊老爷!”


    沛国公夫人心疼的拉着孟静娴的胳膊说道:


    “娴儿身子骨本来就弱,哪里受得住这番折磨啊!”


    沛国公老泪纵横:


    “罢了罢了,你想嫁就嫁吧!”


    听到沛国公松了口,孟静娴一脸开心的看了看,跪在身旁的国公夫人。


    又看着沛国公说道:


    “女儿谢过爹爹!”


    她的语气里尽是欣喜与激动,人也变得精神了许多,一点都不咳嗽了。


    沛国公朝着孟静娴母女俩抬了抬手,示意她俩起来。


    孟静娴喜出望外,搀扶着国公夫人站了起来。


    沛国公把心里的担忧说了出来:


    “只是娴儿你要知道,这一旦开弓就没有了回头箭。”


    “果郡王府,如今没有嫡福晋还好!”


    “若是有了嫡福晋,爹是怕你嫁去受苦啊!”


    孟静娴在心里默默思量:


    “爹爹莫要忧心,女儿心里自有分寸。”


    在孟静娴的心里,最重要的是先嫁进果郡王府。


    至于别的,她会慢慢筹谋。


    “你既这样说,爹也就不再过多的说些什么了。”


    沛国公见事情已经没了转圜的余地,也就不再劝阻了:


    “爹明日就到宫里,把这件事情告诉皇上。”


    “说你愿意嫁给果郡王,做他的侧福晋。”


    “谢谢爹。”


    孟静娴此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房,绣自己的嫁衣了。


    于是,她便笑着对着沛国公夫妇说道:


    “那女儿就不打扰爹娘说话了,女儿先回房去了。”


    “去吧。”


    沛国公虽说同意了,但心里却没有丝毫的开心之意。


    等孟静娴走后,沛国公又是连连叹了几口气:


    “说来,还是咱们的汉人身份,影响了娴儿啊。”


    “不然凭娴儿的才貌身份,怎么也不至于,只做个侧福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