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7 章 乌鸦嘴

作品:《大秦地府日常

    《大秦地府日常》全本免费阅读


    虽然村里有些人嘴碎了些,但也没什么坏心思。


    比如村头查户口的,单纯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毕竟村里长日无聊,难得有点新鲜事。


    几个女知青都没往心里去。


    吕雉是觉得无论村人闹出什么动静,她都能应对。


    孙秀秀和曲小梅是深知村里人可能比她们还防备。一来担心外来的人不知根知底,会不会是坏人。二来,女知青年轻漂亮有文化,婶子们还怕自家人看上知青呢。


    这是个比较现实的状况。


    在本村人看来,结亲肯定是找周围村子的本地姑娘更好,或者在周围城里谈对象。知青背井离乡过来,没有娘家帮忙,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回城,不安稳。


    所以孙秀秀选择了艹人设。


    面对大家对她谈对象相关问题的好奇。


    孙秀秀细声细气地对大娘们表示:


    “我不能自己谈对象的,我爸妈不让我随便谈对象。他们说会在城里给我张罗一个合适的,我都听爸妈的。”


    是的,她就是这样的妈宝女爸宝女!


    大娘们放心了:


    “这样好这样好,就该听你爹妈的。爹妈不会害你,这看人的眼光啊,爹妈最准了!”


    孙秀秀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虽然她爸妈对她很好,眼光也确实好,但她还是要说,天底下可不是所有爸妈都跟她爸妈一样,这话就不对。


    大娘们又去关心曲小梅。


    曲小梅义正言辞地道:


    “我在城里有个对象,就是没到结婚的年纪,他也没工作,所以我俩都下乡了。他下乡的地方离咱们村不远,我以后可能会时不时去见他。”


    实际上压根没有什么对象,这就是在为以后经常离开村子打铺垫。不然她总不能说自己爹妈老爱给自己寄东西,所以隔三差五就要去一趟县城吧?


    大娘们更放心了:


    “你俩下乡地方还挺近的,这不错。唉,知青结婚好像可以转去别的大队吧?等你俩到了结婚年龄能领证了,你就可以申请转过去。”


    孙秀秀又在心里翻白眼了。


    凭什么女同志转过去?换她肯定让男的转来自己这里。


    别的村不像自己的村子已经混熟了,过去了还要


    重新熟悉。孙秀秀反正是不干的,大不了不结婚。


    不过孙秀秀有些羡慕地看了曲小梅一眼,心想她刚刚怎么就没想到这种借口呢?


    根据她的观察,曲小梅压根就没对象。


    她们一路车过来的,要是曲小梅对象下乡的地方离得近,那人肯定也在她们这辆火车上。这样一来,曲小梅不可能全程都不去找对象,就坐在位置上不挪窝。


    所以这铁定是糊弄人的。


    孙秀秀开动脑筋,很快想到了另一个自己能用的说辞。


    孙秀秀小声说:


    “我有点想我爸妈了,婶子,咱们大队让不让知青离开大队啊?我明天想去县城的邮局看看我爸妈给我寄信来了没有。”


    婶子嘴角一抽:


    “姑娘啊,你这才刚来,你爹妈不至于这就给你寄信的吧?”


    孙秀秀无辜地看着婶子:


    “他们肯定会寄的!婶子你不懂!而且就算他们的信还没到,我也可以给他们寄信回去啊!”


    好,从今天开始她妈宝女爸宝女孙秀秀以后就是个离不开爸妈的娇气包,隔几天就要去县城寄信。不去不行,不去就会在屋里嘤嘤哭!


    曲小梅也忍不住看了孙秀秀一眼。


    她和孙秀秀同车坐了两三天,真没见到过对方提一句她爸妈。结果一进村,开始离不开爸妈了,鬼才信啊!


    吕雉将她们的眉眼官司尽收眼底,险些笑出声来。


    但婶子已经开始关心她吕雉了:


    “小吕啊,你呢?你有对象没有?”


    吕雉笑着搪塞:


    “我倒是没有对象,不过我家里说了要给我招赘的。”


    婶子:!


    婶子震撼地看着她:


    “你独生女啊?”


    这一下子镇住了所有婶子,立刻有一堆大娘七嘴八舌地问起来。


    这个问招赘的话打算在城里招还是在乡下,那个问独生子女不是可以不下乡的吗怎么小吕你下来了。


    吕雉一一回应:


    “招赘肯定在城里招,家里在给我寻摸人呢。我不是独生女,但是我娘是独生女,她就想给我外公家传香火。”


    满嘴跑火车,没有一句真话。


    吕雉只是想用招赘来打消别人接近她的可能性


    ,结什么婚?她才不结婚,女人又不是单身就过不下去。


    吕雉还重点强调:


    “我肯定是要招赘的,不可能改变主意,谁来劝都不好使。”


    村里人:……


    挺、挺好的,三位女知青都很有个性。


    关心完女知青,又跑去关心男知青。


    但是韩信章邯两人一整个根本没有谈恋爱心思的模样,反而抓着婶子们问村里能打猎不,打猎要上交不。


    反客为主,把婶子们整不会了。


    吕雉看了一圈,郭嘉没出来。好像还在屋子里待着,不知道在干什么。


    商蔓从厨房出来:


    “吃饭了。”


    几个知青立刻告别婶娘们进屋,婶娘们看着离开的章韩二人,松了口气。


    商蔓把窝窝头、二合面馒头和白面馒头一一摆上桌。


    郭嘉闻着香味溜溜达达地从房间里走出来,明显之前就是故意躲着不出去应付大婶大娘们的。


    几个聪明人看了一眼桌上的晚饭。


    大家默契地开始掏兜:


    “伙食费。”


    下午的时候商蔓拉着他们关起门来商量了吃饭的问题。


    在商家,干什么都是要花钱的。当然,考虑到大家可能没那么多钱,所以用劳动或者别的东西换取,也是可以的。


    韩信章邯迅速领了商家的体力活,于是他俩可以和商家搭伙一起吃饭。只要上交自己的粮食,商蔓帮他们做熟,小咸菜由商家提供。


    吕雉和曲小梅则领了帮忙做家务的活,这些事情她们俩干得还算顺手。曲小梅就不说了,独身女性肯定要自己做家务的,吕雉则是少年时家里没什么仆从需要自己干活。


    孙秀秀和郭嘉两个人自认干不了活,但是承诺会上山采集东西交换。商蔓也没跟他们计较得太细,反而问他们洗衣服怎么办。


    除了吕曲两人,剩下四个顿时愣了。


    对哦,还要洗衣服!


    商蔓微笑着表示:


    “我家可以帮你们洗衣服,但是这个价格——还有家里的粮食,你们交过来的和大队部给你们拨的都是粗粮,要是想吃二合面或者白面,得补差价。”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众人掏伙食费这一幕。


    隔壁秦家


    。


    秦家左边是村里一户人家,右边就是商蔓家了。这会儿秦家已经吃完了晚饭,开始了饭后闲聊消食的环节。


    李姻坐在院子里招呼侄子侄女:


    “桥松舜华,来三婶这里。”


    两个小孩立刻跑过去。


    李姻耐心地给他们把身上的灰拍掉,然后有些忧心忡忡地提起他们野了一天,衣服有些脏了,估计明天得洗。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


    扶苏开始认真思考:


    “咱家以前是谁洗衣服来着?”


    其他家务都凑合着分了,但是洗衣服好像没印象。


    扶苏的问题弄得场面更加寂静了。


    好问题,他们全家凑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居然想不出来是谁负责洗衣服的。


    片刻后,大哥迟疑着说:


    “好像是娘负责洗的,但是前不久咱娘不是生病没了?”


    听起来很合理。


    但是秦政反问道:


    “你娘难道是前天才没的?”


    昨天是沙盒世界开启的时间,家里的女主人没有出现。所以最迟也得是前天没的,不然再往前推一点,他们家得有多少天没人洗衣服了?


    可问题来了。


    秦高怀疑人生:


    “咱娘什么时候没的?”


    将闾努力回忆了一下:


    “去年吧,记不得具体哪天了。我都不记日子的,而且那段时间为了照顾娘,大家都忙得不行,觉也睡不好。”


    睡不好觉,所以记性变差了,再加上没空关心日期,不记得了很正常。


    众人在沙盒珠的干扰下接受了这一点,但问题还是没解决,谁洗衣服?


    打眼一瞧,家里都是皇亲国戚。要么是没洗过衣服,要么就是以前处境不好的时候家里也有别的人负责洗衣服。


    比方说秦政。


    他虽然在赵国当过质子,可是他出生前就有吕不韦资助异人。何况即便没有资助,也不至于让秦国公子自己干活。


    后来哪怕异人抛妻弃子跑了,赵姬也带他投奔了娘家。她爹是赵国豪商,仆从还是能给女儿和外孙配几个的。


    再比方说李姻。


    李姻年纪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一般,所以她会做饭。但是家里又不是没


    有其他大人,洗衣服这种需要点力气的活,李夫人心疼女儿就没让她做过。


    剩余的就都是宫中长大的公子公主了。


    正在大家苦思冥想的时候。


    商蔓她娘过来敲门了:


    “秦支书,你家衣服还要洗吗?昨天的脏衣服怎么没给我送来?”


    众人扭头看去。


    李姻忽然想起什么:


    “我给忘了!之前是委托商姨帮忙洗的!二哥,这个月的肉还没给商姨,咱们人多,要给六只兔子。”


    家里一堆不关心家务事的成员立刻恍然大悟。


    难怪他们不知道洗衣服交给谁,原来是外包出去了。由于家里其他人都没关心过,根本不曾过问,所以一直不晓得。


    扶苏却察觉到了一点异样。


    但他笑吟吟的也没提,而是问商姨:


    “六只都要兔子?要不给您抓只老母鸡顿了补补身体?虽然野鸡不如家养的好,但到底也是鸡不是?”


    商姨有些惊喜:


    “一只鸡那肉可比兔子多啊!”


    别看后世养殖肉兔的肉能有三到五斤,比不少鸡的肉都多。可山上的那是野兔,野兔个头小肉少,是不能和鸡比的。


    扶苏就说野鸡也不肥,差不了多少。只是野鸡看着块头大,其实就是骨架大。


    事情就这么敲定了。


    没办法,他们这群人衣服是不可能多穿几天的,每天都要换。商姨一个人洗这么多人的衣服,扶苏还觉得只给六只兔子太少了点。


    商姨低声说:


    “不是我一个,我还有些老姐妹。”


    村里条件不好的人多了去了,有这个赚外快换肉的机会谁也不会往外乱说,都把嘴巴闭紧了默默干活。


    反正衣服总是要洗的,多洗几件也不引人注意。村里大家穿的衣服都差不多,不仔细看也分不出来是哪家的衣服。


    秦家家里有建洗衣池,清婉白天就把院门关着,别人还以为是她负责洗全家的衣服呢。


    扶苏回忆了一下经常和商姨待在一起的婶子们,好像都是村里比较沉默老实的那一拨。


    别看村里大娘好像各个都是咋咋呼呼的碎嘴子,其实不然。只是嘴碎的几个跳得高而已,就显得特别有存在感。


    扶苏


    指挥弟弟将闾和荣禄进厨房:


    “昨天摘了好多野桃子,根本吃不完,商姨拿一点去家里尝尝。不然这么放着怕放坏了,多拿点去。”


    分了一半给商家,其实就是分给所有帮忙洗衣服的婶娘的。


    商姨惊喜地接过了筐,但也没有直接拿走。而是招呼小伙子们去后院,熟练地揭开墙角一个看起来就是堆放在那儿暂时没什么用的破木板,露出了后头的狗洞,把筐塞到里头。


    塞完她说:


    “那行,我先走了啊,以后别忘了把脏衣服给我。你们就从狗洞里递过来,还和以前一样的,保准不会被发现。”


    这年头雇人洗衣服容易被说成是资本主义做派,所以才得偷偷的来。商姨平时也是洗完了就把筐放狗洞里头,等着隔壁来拿。


    这狗洞其实压根不是狗洞,开在后院院墙角落里和商家共用的墙上,就是专门互通有无用的。


    村里不少眼睛互相盯着,不搞得隐蔽点很快就能传得沸沸扬扬。


    这么多桃子商姨也不好拿,给人知道她一个寡妇从支书家里拿这么多东西回去,支书又是鳏夫,容易传些没影的流言。


    商姨告别秦家人,走出院子回家。


    果然就有好事的凑过来问:


    “翠婶,你去找支书干什么?”


    商姨应付道:


    “我去问问知青的事儿,之前忘了问村里什么时候起新屋,也不知道知青要在我家住多久。”


    对方就顺着八卦:


    “那啥时候起新屋,问到了吗?”


    商姨摇头:


    “支书说这个还得商量,但肯定是秋收之后了。”


    对方撇撇嘴,心道这不废话?


    但还是追问了句:


    “村里造房子给工分不?不能叫大家白忙活吧?”


    要是给工分,可以叫家里汉子去参加。


    商姨走进自家院子,敷衍地笑笑:


    “这我哪儿知道?我家又出不了人帮忙,我没问呢,你好奇就自个儿问去吧。”


    商蔓凑到母亲身边说了帮知青洗衣服的事情。


    商姨有些犯愁:


    “六个人都要啊?那人手有些不够,我再去寻摸点人来?”


    商蔓想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