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把骷髅王架火上烤一会儿

作品:《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关于出兵之事,州府全票通过,战争已是势在必行。


    那么下一步该研究的问题,就成了该从哪里打。


    大家都明白,以如今徐州的实力,想要扫平任意一个诸侯,都是轻而易举的。


    如此大规模动兵,肯定要打一场大仗。


    刘备开口道:“出兵之事,都督府可有战略?”


    郭嘉立刻拱手道:“主公,臣等早有决议。此番不出兵则以,一出兵,必要施展雷霆手段,歼灭中原诸侯!”


    “详细说说。”


    郭嘉点了点头,“简而言之,就是先易后难,逐个击破!”


    说着,郭嘉从角落里拉出那块放置已久的青石板,又在上面铺设了一张舆图,当着众人的面就开始分析局势。


    “主公请看。如今局势,虽然混乱复杂,但只需梳理一番,就可豁然开朗。


    益州、交州、凉州乃偏远之地,一时鞭长莫及,不在考虑之列。荆州刘景升、幽州刘伯安、皆主公同宗兄弟,与咱们交好,也可以暂时搁置。可虑者,唯有豫州袁术、并州曹操,以及冀州的袁绍、公孙瓒。


    只要将这几人诛灭,中原尽在掌控,而天下可定!”


    郭嘉这番战略,跟张恒预想的不谋而合,听得众人连连点头。


    可刘备却皱起了眉头,“奉孝,你是不是漏了一个人,冀州韩文节,当如何处置?”


    闻言,郭嘉忽然笑了起来。


    “主公,韩文节这位冀州牧,却是有名无实,无需顾虑。”


    这么多年过去,韩馥应该看清形势了。


    说实话,要是没有张辽的大军在那,他早就被袁绍和公孙瓒灭了,实在没什么好考虑的。


    刘备微微点了点头,“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的确都是心腹大患,若要出兵征伐,该从何处入手?”


    “臣方才说了,先易后难,自然该从袁术入手!”郭嘉斩钉截铁道。


    如今的袁术,在他看来就是个软柿子,只需十万大军,半年内就能灭掉。


    灭掉袁术之后,徐州再无后顾之忧,就能安心与袁绍等人来一场决战。


    胜,则定鼎天下!


    败,那就退回来继续蛰伏。


    以徐州现在的底蕴,可以败一次、两次、甚至五六次都没问题。


    但袁绍几人,只要败一次,就再也没机会了。


    所以在都督府众人看来,这场仗是很有把握的。


    只是……听了郭嘉的策略之后,张恒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为何是先灭袁术,而不是先北上平定冀州?”张恒开口问道。


    这次回答的是荀攸,只见他拱手道:“长史容禀,袁术割据豫州,对治下管而不理,军纪败坏,法度废弛。我大军若自兖州南下,不出数月,便能将其讨灭。解决了肘腋之患后,就能腾出手来与袁绍等人决战。”


    这么贬低骷髅王,人家不要面子的吗?


    张恒笑了笑,问道:“若想速胜袁术,得发多少大军?”


    荀攸想了想,答道:“十万人足矣!”


    也不怪他口气大,六年前兖州之战时,徐州发动五万大军,内部都有人反对。


    而今六年后,以徐州的钱粮财力,供应十万大军,却是轻而易举。


    “十万人的确够,但必须得是精锐部队。”张恒叹了口气道,“但数月时间并不算短,一旦我军与袁术僵持不下,袁绍必然会发兵从背面袭击,又如何应对?”


    “那就在兖州与泰山一带布防,只需扛个小半年,南面就能腾出手来。”郭嘉毫不犹豫地答道。


    “想要挡住袁绍及其党羽,得陈兵多少?”张恒继续问道。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郭嘉想了想,才开口答道:“至少得十五万大军。”


    荀攸则是摇了摇头,“还是二十万大军更稳妥一些。”


    “如此说来,是要两线开战?”张恒笑道。


    “这……”郭嘉诧异道,“长史此言差矣,只是把大军用作防守,如何能说是两线开战。”


    纵然徐州实力强大,但郭嘉也不会自大到两线开战的程度。


    或者说,任何会打仗的人,都不会把自己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那样风险太大。


    张恒冷笑道:“南下去打豫州,袁绍势必要从后方突袭,这跟两线作战有何区别?”


    闻言,郭嘉刚想反驳,却被荀攸拉住。


    “长史以为该如何?”


    张恒站起身来,走到场中央,抬手拍在舆图上的冀州版块。


    “自然是先北上,剿灭袁绍及其朋党,之后再南下扫平袁术!”


    “为何?”郭嘉不解道,“袁绍极其朋党,实力极为强大,若是强行征调,怕是能拉出二三十万大军。与其开战,便是真正的决战,还望长史三思!”


    任谁都知道,袁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万一出了差错,之前的大好局面可就毁于一旦了。


    征战天下是一盘大棋,不是过家家的游戏。


    你徐州强大,别人自然宾服,不敢轻易挫其锋芒。


    这就代表着,你可以凭借自己强大的吨位,一点点蚕食天下。


    相比于袁绍,袁术才是必胜的对象。只要抗住袁绍的突袭,把袁术给灭了,之后就能调用整个豫州的人力物力,再回头与袁绍决战。


    退一万步说,到时候就算战事不利,自己还可以向南发展,将整个扬州先拿下。


    还是那句话,利用自己不断膨胀的吨位,去挤压袁绍等诸侯的生存空间,最后将其收割。


    这才是真正的稳妥之策。


    可若是按照张恒说的那样,先和袁绍等诸侯决战,袁术就不会趁机偷袭了吗?


    一旦战事不利,徐州露出了虚弱姿态,旁边原本宾服的小乖乖,会瞬间化身豺狼虎豹,上来撕咬。


    如此毫无容错的方略,郭嘉实在想不通张恒为何要提出。


    不仅郭嘉和荀攸,就连荀彧也摇了摇头。


    “长史此策,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太过冒险了。”


    “不,此策看似冒险,实则把袁术控制起来,便稳妥了许多。”张恒笑道,还是坚持己见。


    反正总是要和袁绍等人开战的,不如趁徐州最强大的时候打。


    而且,南下去打袁术,袁绍等人一定会插手。


    而北上去打袁绍,袁术未必会插手。


    归根结底,张恒赌的是骷髅王这个人。


    “长史说笑了,袁术好歹也是一路诸侯,如何会受咱们控制!”荀谌摇头一笑,不认为能成功。


    “能控制的。”张恒笑道,“只需做一件事情,就能控制其人。”


    “如何控制?”众人都好奇道。


    张恒转身,对刘备一拱手道:“请玄德公遣使南下豫州,恭请袁术……称王!”


    “什么!”


    此言一出,场中顿时哗然一片。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看着张恒。


    开什么玩笑!


    自大汉开国之时,高祖就有过白马之盟,非刘氏不王,非军功不侯,这是四百年来恪守的规则。


    如今虽天下大乱,但刘备身为宗室,又怎么可能撕毁盟约。


    若他袁术执意要称王,那他就是乱臣贼子,徐州可以兴兵讨伐。


    但要徐州请他称王,这等于刘备抽自己两个耳光。


    “不可,万万不可!”刘备勃然色变,连连摆手道,“子毅,我身为高祖苗裔,背弃白马之盟,等于自绝于天下,此事休要再提!”


    赵昱和崔琰也起身劝道:“长史此言,太过孟浪,等若陷主公于不忠不义之地。”


    “诸位误会了。”


    见众人如此紧张,张恒赶紧解释道:“玄德公身为大汉柱石,怎么可能请袁术称王。但奈何袁术此贼,早有不臣之心,只是碍于徐州兵势,才未敢公然僭越。如今,咱们就好人做到底,帮他一把。”


    “子毅,你到底什么意思?”刘备皱眉道。


    张恒拱手道:“玄德公,这些年校事府传来的消息,袁术此贼在府中公然称孤道寡,所用仪仗规格,衣食住行,已与天子无异。足可见其人早有僭越之心,非我诋毁。


    若是一朝得势,此贼必然行篡逆之事,其祸犹甚董贼。反正是个奸贼,咱们不妨再捧杀一番,捧得越高,他就摔得越惨,也正好给以后出兵寻一个借口。”


    刘备这才明白,张恒原来是要骄袁术之心。


    只是要他亲口承认奉袁术称王,还是万万不行的。


    “子毅,你之计固然好,但主动请袁术称王,这……”


    张恒赶紧解释道:“不需白纸黑字请袁术称王,咱们派出的使节,只需稍稍展露些意图即可。”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眼都亮了起来,并且有些意动。


    说实话,要是没有徐州压着,别说称王了,袁术怕是早就称帝了。


    这货跳脱的性格,早注定了他不可能会安守本分。


    若是徐州主动派出使臣,表示对此事默许。只要一个简单的暗示,甚至不需要多余的语言,袁术必然会欣喜若狂,继而张罗着称王之事。


    一旦忙着称王,袁术哪还有心思关注外面的战争。


    而这时候,徐州就可以尽情收拾袁绍等着诸侯,从而达到张恒所说控制他的目的。


    等袁术反应过来之时,一切都晚了,并且自己称王的事实,也给了徐州讨伐他的借口。


    如此一举两得的阳谋,谁能不心动!


    刘备自然也能想的明白,但还是过不了心里那关。


    眼见他犹豫不决,郭嘉立刻拱手道:“主公,诚如长史所言,若能控制袁术,便可北上征伐袁绍等诸侯!”


    “可是,要我承认他袁术称王,实在是……”


    刘备皱着眉头,老大的不情愿。


    郭嘉肃声道:“主公,眼下却是顾不得这么多了。袁术不臣之心,早已昭然若揭,难道没有咱们,他就会变成忠臣良将?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统天下才是大义所在。事急从权,纵高祖复生,亦不会责怪主公!”


    “不错,奉孝所言极是,臣斗胆请主公采纳长史良谋,控制袁术!”荀攸也拱手道。


    “为天下计,斗胆请主公纳长史良谋!”


    都督府众人皆拱手劝道。


    “这……”


    刘备当然也知道这是个好计划,但想想就觉得牙疼。


    思量半晌之后,刘备才对张恒道:“子毅,此计我准了。但你可得做得利索点,万不可留下蛛丝马迹,使咱们遗臭万年!”


    呦,你刘大耳还是个要脸的人啊!


    张恒心中暗笑,脸上却正气凛然。


    “玄德公放心,使者此去,必然语焉不详,绝不会授人以柄。”


    “那就好,就这么办吧!”刘备摆了摆手,不情不愿道。


    “主公英明!”


    众人皆拱手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