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局部战争的开启

作品:《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不同于幽州和并州的顺利,出使荆州的过程中,的确遇到了些困难。


    对于徐州提出的结盟想法,刘表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欢迎,并当场表示,要和徐州攻守一体,共同进退。


    当然,对于这种说辞,所有人都不会当真。


    刘表自己还控制不好荆州呢,自然希望外部势力的友好态度。


    至于最关键的出兵袁术一事,不出意外的出现了问题。


    刘表的态度很简单,结盟可以,出兵也行。


    但是既结盟,又出兵,那可就说不好了。


    既然结盟了,那咱们双方就是盟友,我们荆州出兵,你们徐州难道要袖手旁观?


    不会吧,不会吧,天底下不会真的有这种盟友吧!


    更何况,所谓出兵计划,本就是你们提出来的。


    于是,出使的步骘瞬间被逼到了墙角。


    听到这里,张恒忍不住摇头一笑。


    刘表这个老流氓,这是想打秋风,占便宜啊。


    本来即便没有徐州的提议,他也会出兵。不管规模如何,总要试探一番袁术的战斗力。


    可现在徐州忽然凑上来,极力怂恿他出兵,自然被刘表当成了徐州也想进攻袁术,联合出兵也就顺理成章了。


    正好,荆州在南,兖州在北,刚好可以对袁术进行南北夹击。


    “子山,关于此事,你是如何作答的?”刘备饶有兴致地问道。


    步骘连忙拱手道:“主公,刘景升如此请求,臣自然是答应了。但却要求他率先出兵,只等他与袁术激战正酣,我徐州却从背后突袭。”


    想让别让帮你办事,肯定要给一定的权限。


    步骘如此答复,倒也无可厚非。


    “如何,刘景升答应了吗?”刘备继续问道。


    “自然是答应了。”步骘点了点头道。


    “那可有说何时出兵?”


    步骘摇了摇头,“刘景升只说大军出征需要时间筹备,不可轻举妄动。”


    闻言,郭嘉立刻不满道:“这不就是推辞嘛!谁知道他要筹备到何时?”


    “郭军师言之有理。”步骘苦笑道。


    “这刘景升,他自己想拿回南阳,却想拿咱们当枪使,实在不当人子!”郭嘉冷笑道。


    “奉孝不必激动,如此也无可厚非。”


    张恒摇了摇头,打断了郭嘉的愤慨。


    天下人都在争名夺利,谁也不肯吃亏。


    你想让刘表先出头,人家刘表自然也想让你先出头,都是利益,实在谈不上谁对谁错。


    听到这里,刘备大概也明白了,空手套白狼应该行不通,便把目光放到了群臣身上。


    “如何,咱们是否要出兵,诸位议一议吧。”


    话音刚落,户部尚书荀谌便起身拱手道:“主公,时下正值初春,青黄不接之时。不久前的封赏,几乎耗尽了府库中的钱粮,如今再要用兵,殊为不智,臣以为不妥。”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没有钱粮,纵使韩白复生,也赢不了。


    听了荀谌的话,刘备不禁有些牙疼。


    超额赏赐士卒,他还是始作俑者,众人也是受益者,如今却成了阻止动兵的借口。


    “如此说来,要今年秋收之后,才能再行征伐之事了?”刘备问道。


    荀谌却摇了摇头,“即便秋收之后,府库能剩下的也不多,臣也不建议大举用兵。毕竟战端一开,不得骤解,就怕后继无力。”


    按照他的想法,最好是能积蓄几年,直到把府库撑满之后,再动兵最好。


    荀谌表达完自己的想法之后,赵昱、崔琰,甚至是简雍,都立刻站起来表示赞成。


    有反对派,就有赞成派。


    郭嘉起身道:“主公,孙文台新丧,袁术实力大损,又得刘景升为臂助。若不趁此时用兵,无异于白白坐失良机,臣以为当兴兵伐之。”


    “说的好听,钱粮从哪里来?”荀谌立刻驳斥道。


    郭嘉也不甘示弱,针锋相对道:“友若也太看得起袁术了,冢中枯骨耳,不过两三万人,就能大破之,何须劳动大军!”


    “钱粮从哪里来?”荀谌还是摇着之前的话题不放。


    “难道我徐州拿不出两三万兵马所需的粮草?”郭嘉反问道。


    “巧了,还真拿不出来。”


    荀谌双手一摊,表情很是欠揍。


    “这……友若休得危言耸听!”


    望着场中吵吵闹闹的两人,刘备有些无奈,还是把目光放在了张恒和荀彧身上。


    “二位以为如何?”


    荀彧起身拱手道:“主公,封赏过后,钱粮的确吃紧。还有近七个月才到秋收,各地赋税更是要八九个月才能收的上来。如今剩下的这点钱粮,还要应对可能出现的灾荒饥祸,实在不宜妄动刀兵。


    可正如奉孝所言,如今也是天赐良机,就算不能大败袁术,也该出兵探探他的底细,为将来的决战做准备……”


    听完荀彧的发言,刘备忍不住瞪了大舅哥一眼。


    好家伙,我以前怎么没看出来,原来你才是徐州最大的墙头草!


    “子毅,你说。”


    张恒耸了耸肩,“既然钱粮不足,那就小规模出兵吧。也不必动用徐州大军,只让云长从兖州南下,选取沛国与梁国为主攻方向,试探袁术军的战斗力。”


    如今这种情况,出兵是肯定要出的,无非是规模的问题。


    之所以选择梁国和沛国,则是因为这两个郡国不仅靠近兖州,也靠近徐州。万一拿下来了,徐州可以立刻出兵驻扎,防止袁术反扑。


    豫州这块地盘,这几年可谓是城头变幻大王旗。


    孔伷主政不过一年,又落入袁术手中。如今袁术才掌控了不到几个月,并没有进行深入治理,有很大的希望拿下来。


    刘备点了点头,“那出兵多少?”


    张恒笑道:“不知道,临阵决机乃前方将帅之责,下官未临前线,不敢妄下定论。但云长麾下,乃咱们徐州最精锐的部队,两万人就可抵袁术五万大军。”


    “好,那就派两万大军,由云长亲自率军出征!至于所需钱粮,皆由兖州调拨。”


    去年兖州大战结束之时,获取了张邈、袁遗好些物资,如今正好拿来用作征战,支撑一两个月不成问题。


    见刘备下了决议,荀彧却拱手道:“主公,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谁先动手。”


    闻言,刘备不禁皱起了眉头。


    很显然,刘表是想让徐州先动手的,届时袁术的注意力必然放在北边,他却好趁机攻打南阳。


    但徐州显然也存着一样的想法,这便是个无解的难题。


    张恒冷笑一声,“派人给刘景升传信,让他率先出兵,我徐州必然从后突袭。如果不行,那就算了,毕竟咱们可没有地盘被袁术侵占。”


    明明自己对南阳有着迫切的需求,却想让徐州当出头鸟,也不怕想瞎他的眼!


    “好,就这么办!”


    刘备当即拍板同意。


    这场会议之后,刘备便又派步骘南下荆州。


    半个月后,世间来到三月中旬的时候,刘表那边传来消息,同意出兵。


    只是他做了一个要求,他那边一旦和袁术交手之后,徐州必须立刻出兵抄袁术的后路。


    不然,他立刻罢兵。


    这副欲拒还迎的姿态,让张恒差点笑破肚皮。


    明明想打,却又扭扭捏捏的,跟个娘们儿一样,刘表不愧是老坐谈客。


    笑归笑,刘备还是当场答应了刘表的要求,同时派郭嘉前往兖州,给关羽传令的同时,也担任军师。


    没办法,就这家伙吵得最凶,便只能让他随军出战了。


    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就是战争的准备期了。


    关羽接到命令后,立刻将兖州的军政要务都交给了鲁肃,自己却开始集结民夫,调动粮草,往边境集结。


    只待大军和钱粮辎重都集结完毕后,便立刻对豫州发动进攻。


    关于这场局部战争,徐州的行动,可谓是李世民改年号——不讲武德!


    明面双方表面上还是盟友,但徐州却不宣而战,铆足了劲准备打袁术一个措手不及。


    值得一提的是,刘备决定对袁术开战的消息一经公布,孙策差点没乐晕过去。


    本以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谁知道这么快便有机会了。


    他当场向都督府请命,自己前往豫州作战。


    结果嘛,自然是毫不犹豫地被拒绝。


    这让孙策十分失望,甚至心情有些低落。


    走出州府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浑浑噩噩的。


    如此下去,何年何月才能报仇雪恨啊!


    正巧此时张恒从州府内出来,看到了街上失魂落魄的孙策,便笑着走了过去。


    “伯符何往?”


    闻言,孙策急忙扭过头来,见是张恒后,便赶紧拱手行礼。


    “参见长史!”


    “都是自己人,不必多礼。”张恒笑着摆了摆手,“伯符,你似乎有些不悦,还在为刚才之事愤懑?”


    张恒还是都督府令,自然知道孙策的请求。


    但拒绝孙策的请求,却不是张恒的意思。


    都督府向来是各抒己见,最后商讨出一个合适的方案,而不是谁的一言堂。


    孙策点了点头,继而又摇了摇头,一张俊朗的脸上满是郁闷。


    “到底是不是?”张恒有些奇怪。


    “长史,末将知道州府自有章程,但请恕末将报仇心切。”


    张恒伸手,拍了拍孙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其间苦痛,我又岂能不知。但恕我直言,你此时的状态,却是不适合领兵出战。”


    “为何?”孙策郁闷道。


    “你看看你,心早已被仇恨所蒙蔽。若真上了战场,只怕会是全军将士的劫难。”


    只一句话,就把孙策弄沉默了。


    他不得不承认,张恒是对的。


    张恒摇了摇头,轻叹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将私仇混进国事中,如此是公私不分,非名将所为也。”


    “长史,末将知错了。”孙策拱手道。


    “知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改错。”张恒解释道,“战争有很多缘由,也牵扯着很多利益,可谓无比复杂。但它又非常纯粹,因为征战之时,脑中只能想着如何击败敌军。其他杂念,皆是败亡之因,你可明白?”


    孙策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末将受教了。”


    “明白就好。与你而言,虽说最终的目的是斩杀袁术,报仇雪恨,但过程中心可不能歪了。等你什么时候不会被仇恨所控制,便到了可以领兵出战之时。”


    孙策再次拱手,面色诚恳道:“长史教诲,末将必然铭记于心。”


    “明白就好,且去吧。”


    “遵命!”


    望着孙策依旧兴致不高的背影,张恒不由微微摇了摇头。


    这小子的军事才能是够的,但一天不放下这个心结,便一天无法跻身当世名将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