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借钱的抵押物

作品:《三国:我在季汉当丞相

    除夕过后,初平二年算是彻底过完了,正式进入了初平三年。


    华夏大地所谓过年的习俗,虽是由来已久,但这时代的重视程度,远没后世那么隆重。


    上古时期且不谈,从夏朝开始,便是正月孟春为一年之起始。


    而到了商朝时,却改为了腊月。到了周朝,又改为了十一月。


    等到始皇统一天下后,却又将十月定为了起始。


    而后天空一声巨响,汉武大帝闪亮登场,创造了许多开创性的制度。其中就有重归夏历,又将正月定为了一年起始。


    至此,沿袭两千多年的过年制度,算是正式形成。


    只是传到这时候不过三百来年,节日氛围还不够厚重,就连假期也只有五年。


    正月初五之后,州府便又恢复了忙碌。


    而张温去登门拜访提亲,也算有了结果。


    虽然只是纳妾,但架不住张恒挺重视此事。张温拗不过侄儿,便拿出了自己的占卜之术,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将婚期定在了三月初九。


    可这个日子,却遭到了董璜的强烈反对。


    他本就想把侄女尽快嫁过来,又怎么可能等那么久。


    一番争执之后,最终把日期定在了正月十五!


    于是,整个张府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张恒本来还担心太大的动静,会引起荀采和蔡琰的不满。但谁知二女完全没有正室夫人的自觉,竟主动跟着张罗了起来。


    一个纳妾,最后整得跟娶妻一样隆重。


    只是操办了没几天之后,荀采忽然跑到了张恒面前,伸出了自己的纤纤玉手。


    “子毅,给钱!”


    “给什么钱?”张恒愕然道,“我每月的俸禄,可都是你在掌管,我压根都没见过好吧!”


    天可怜见,张恒当了快两年的官了,身上一个子儿都没装过。


    在外的吃穿用度,可都是公家的。


    哪知听到这句话后,荀采嘴一撇,有些不忿道:“就你那点俸禄,养活这一大家子都够费劲,就这还是咱们家节俭的结果。你出去看看,周围这些官员,谁家的仆人婢女不比咱家多!”


    “这……”张恒顿时头都大了,“可我的俸禄就那么点,我一不贪赃,二不枉法,去哪弄钱去!”


    “那妾身可管不着。反正家里没钱了,纳妾之礼总不能操办到一半停下来吧。”


    张恒忽然不好意思地笑了,“女荀,我记得你还有好些嫁妆……要不先借给我,等以后我有了钱,一定还给……啊!”


    话还没说完,张恒立刻遭到了荀采的魔爪袭击。


    “张子毅,你太过分了!”


    荀采单手掐腰,指着张恒娇喝道:“若是其他事也就算了,你纳妾,却要我把嫁妆赔上……这种话你也说得出口!”


    “不给就不给,何必如此激动啊!”


    张恒揉着生疼的老腰,口中嘟囔道,一副心虚的模样。


    “嫁妆是不可能给你的。纳妾之礼也要办得风风光光,总不能让别人嘲笑咱们张氏寒酸。你现在就出去弄些钱来!”


    “我去哪弄钱去?”张恒愁眉苦脸道,“总不能大街上随便拉个人开抢吧!”


    “好啊!”荀采冷笑道,“绿珠,去把厨房的菜刀拿给家主,好让他去劫道!”


    张恒赶紧摆手道:“别,别,我开玩笑的,夫人何必当真。”


    “我不管,弄不来钱,你今天就别回来了!”


    荀采气得满脸通红,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别人当官,你也当官,却当到没钱纳妾的份儿上,当真丢人!


    于是,张恒被赶出了家门,体验了一把寒风萧瑟的感觉。


    可到底去哪弄钱?


    按理说南阳张氏家大业大,张恒只要去问爹娘要,肯定是要多少有多少。


    但……他有些拉不下脸。


    至于其他交好的人,那就更拉不下脸了!


    堂堂徐州长史,主掌军政大权的张子毅,居然为了纳妾而开口借钱,绝对会登上热搜头条!


    特别是太史慈那家伙,如果被他知道了,势必要闹得满城风雨。


    挠头苦思许久,张恒看了看旁边刘备的宅邸,顿时眼前一亮。


    ……


    刘备这两日闲来无事,正在府中和新晋宠妾张氏腻歪呢,却忽然听到家仆禀报,说张恒求见。


    “子毅来了?”刘备有些诧异道。


    张氏也是个聪明人,赶紧从刘备怀中起身。


    “让他稍等片刻,我马上出去。”


    “遵命!”


    家仆离开之后,刘备也站了起来,张氏赶紧上前帮刘备披上大氅。


    片刻后,刘备就在门口看到了冻得直流鼻涕的张恒。


    “稀客啊稀客!”


    刘备大笑道,却赶紧走上来,将身上的大氅脱了下来,披在了张恒身上。


    “参见玄德公!”


    张恒赶紧拱手行礼。


    “你这厮,平日里有事都是我派人找你,从不肯轻易登门,今日为何来了?”


    刘备笑着摆了摆手,拉着张恒就往里走。


    张恒苦笑道:“实不相瞒,下官这是找玄德公救急来了?”


    “救急?”


    刘备满脸懵逼道。


    “下官是被夫人赶出来的。”


    “额……”刘备顿时惊得目瞪口呆,旋即赶紧问道:“哪位夫人?”


    张恒有些无语,你要知道这么多干啥?


    “玄德公,下官当真是遇到了难处,还请施以援手,感激不尽!”


    刘备脸上顿时露出了不怀好意的笑容,“哟,这天下还有能难住你张子毅之事,倒是稀奇。直说吧,让我如何相助?”


    张恒赶紧伸出手,“此事倒也简单,只需玄德公借我些钱财,便可解下官燃眉之急。”


    “就这么点事?”刘备不可置信道,“弟妹因为些许钱财,便把你赶出了家门?”


    “不错,正是如此。”张恒木然地点了点头。


    得到张恒肯定的答复后,刘备眉头一皱,就想发表一下自己对于夫纲的看法,也就是一些所谓的‘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之类的话。


    但又一想,觉得自己的身份说这话不太合适,便只能单纯嘲笑张恒了。


    “好吧,借多少?”


    张恒一咬牙,“一千万钱!”


    在刘备集团的统治下,徐州这两年的物价还算稳定,一千万钱已经不少了。


    “借钱做什么?”刘备又问道。


    “纳妾。”


    刘备一愣,看向张恒的眼神也变得暧昧起来。


    “子毅啊,我现在算是知道,弟妹为何会把你赶出来了。”


    媳妇儿才刚刚怀孕,你就忙着纳妾,不赶你赶谁!


    “玄德公容禀,下官也不想纳妾的。奈何之前与董璜有约在先……天可怜见,我这都是为了咱们徐州的大业啊!”


    张恒一番卖惨,让刘备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好吧,钱可以借给你,不过得有个条件。”


    “还有条件?”张恒满脸失望地看着刘备,“玄德公,朋友有通财之谊,不过些许钱财,您此番趁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


    刘备立刻仰天大笑道:“我蛮夷也!”


    这四个字听得张恒两眼发直。


    好家伙,你知道的那点典故,都用在这儿了是吧!


    “好,但下官要先听条件!”


    张恒一咬牙,为了后宅安宁,还是答应了刘备。


    刘备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条件也简单,之前我提过的娃娃亲,子毅以为如何?”


    “好吧,下官答应就是。”


    张恒叹了口气,心道还是没躲过去。


    刘备赶紧拿出了纸笔,“口说无凭,你立字据!”


    最终,张恒拿自己还没出世的女儿为抵押,终于从刘备处借到了一千万钱。


    看了一眼自己亲笔写下的字据,张恒扭头就走,却被刘备叫住。


    “来都来了,不妨多待一会儿。正好政务府把封赏之事都准备好了,过几日便将开始封赏将士,子毅你帮我再看一遍。”


    张恒连忙扭过头来,“过几日便开始封赏?”


    “怎么,子毅以为不妥?”刘备问道。


    “不,并无不妥。请恕下官冒昧,这封赏之物,应该包括了钱财吧。”


    “这是自然,没钱财如何算得上封赏。”刘备笑得十分大气。


    “玄德公,那个……钱我不借,烦劳将字据还给下官吧。”


    开玩笑,等我的封赏下来还怕没钱!


    既然赶得上,犯得着在这看你刘大耳的脸色?


    哪知这话一出,刘备急忙一转身,将字据抓在了手中。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子毅难道要出尔反尔?”


    “我……”


    我不借了都不行吗!


    在刘备的威逼利诱下,张恒最终也没能得逞,只好将封赏数额又过目了一遍。


    内容和上次看到的差不多,只有几处小的改动。


    只是看到最上面时,张恒忽然心中一动。


    因为,他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封赏。


    自己这个徐州长史,虽然也有朝廷俸禄,但却属于刘备的佐官。


    张恒身上,真正隶属于朝廷的官职,还是那个骑都尉。


    而这次刘备的手笔就大多了。


    直接把张恒从骑都尉升为了卫将军,同时开府治事。


    所谓卫将军,超越了杂号将军的范畴,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地位大概在九卿之上,三公之下。


    而这个开府治事,就更是了不得,一般只有三公级别才有的权利。


    最重要的是,刘备让张恒单独开府治事,等于给了张恒一定的自主权。


    如果说徐州群臣都是他刘备的臣子,那张恒就是唯一的例外,两人只是上下级的关系。


    这是一份极大的荣耀!


    至于爵位,也从之前的关内侯,变成了穰侯,食邑三千户。


    南阳张氏,就在穰县,这等于将张恒的故里封给了他。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谁人不想荣归故里?


    张恒望着赏赐内容,完全能感受到刘备的诚意,心中不由得有些感动。


    想了想,张恒开口道:“玄德公,可否借笔一用?”


    刘备马上递了过来。


    张恒接过笔,在上面写了起来。


    刘备看到张恒所写的内容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片刻后,张恒将笔放回架上,起身对刘备拱手道:“下官告退!”


    说罢,大步而出,只留刘备一个人凝视着被张恒修改过的内容,久久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