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霸气宣言,顶尖期刊准备

作品:《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全本免费阅读


    大教室里。


    此时安静无比。


    原因倒也简单,众人都能看到站在讲台上的王东来神情变化。


    虽然教室里面的气氛还不到落针可闻的地步,但是却也极为的安静。


    不过却也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王东来的神情就恢复了正常。


    看着站在门外的男生,出声说道:“你问的问题很好,其实你问的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我,问我为什么不愿意在国际顶刊上登刊论文,提升国家科研实力评分,而是非要自己创办一本国内的数学期刊。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说过很多次。”


    “但是,却一直和你们说过,这一次既然这位同学问出来了,那我就再解释最后一遍。”


    王东来站在讲台上面,扫视了一圈下面众人。


    这第三個学生问出的问题不是他有多少钱,喜欢什么样的女生的无聊问题。


    而是问他为什么不愿意投稿《数学年鉴》这样的国际顶刊,而是非要投在学校创办的《数学未来》上面。


    其实,这个问题,王东来也和好几个人解释过。


    郑华、徐松尧、韩华、杨万鹏……


    有学校的领导,也有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


    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


    最后,这件事还是推动下来,唐都交大创办数学期刊,一路绿灯,最终刊登了王东来证明哥德巴赫猜测的论文。


    此刻,听到有学生问起这个问题,王东来虽然有些说烦了,但还是决定最后解释一遍。


    稍微沉吟了一下,缓缓开口说道:“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籍之分。”


    “数学是学科的基础,不管是物理、化学、计算机等,都需要有高深的数学功底来支持。”


    “一个国家的实力,分为软实力和硬实力,硬实力是有多少钢铁产量,拥有多少武器,拥有多少工业流水线,拥有多少重工业和轻工业。”


    “而软实力,包括了文化、经济、政治等。”


    “科研,则是一项相关重要的工作,大到国之重器,载人飞船,火箭、导弹,小到日用品,生活电器,都需要科研工作者来进行改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每个国家的科研工作者,都把自己最为先进的研究论文,投到其他国家主办的期刊上面,这会带来什么后果?”


    “我们是一个超过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拥有无数的人才,我们的学术能力为什么需要让一个不了解我们的编辑去评价。”


    “学术顶刊,不仅仅是学术顶刊,它代表着学术话语权,象征着相关学术领域的权威性。”


    “我们是一个大国家,不是小国,在各方面领域都要有匹配我们国家地位的话语权。”


    “这么多年来,多少学者教授,苦心竭虑发表论文,然而可通过者寥寥无几。”


    “我们国人并不比外国人蠢,比外国人笨。”


    “我们是有些落后,但是不会永远落后下去,学习他们,追赶他们,超越他们!”


    “数学领域,我自认已经超越了他们,那么创办一个属于我国的,在国际上顶尖的数学期刊,自然也就是理所当然的。”


    “这位同学,针对你的问题,我的回答就是这些。”


    王东来一口气说了很多,其实还有更多的话没有说出来。


    比如说白头鹰的学术垄断,利用学术垄断支配地位,窃取全球学者的灵感和想法。


    又比如说是通过打造学术垄断地位,以此来吸引全球学者,收割其他国家的科研人才等等。


    这些话,可以在私下里说,但是在讲台上,就不能说了。


    王东来还是很清楚这一点的。


    在他说完之后,整个教室都变得沸腾起来。


    声势可要比之前王东来回答前两个问题大的多。


    坐在这里的都是唐都交大的学生,就算是研究生也才是二十三,二十四岁。


    其他的学生,年龄只会更低。


    本来就是年轻人,又是学生,正是爱国主义情怀爆棚,和热血沸腾的年龄段。


    此时,听到王东来的解释,自然是无比的兴奋和激动。


    这实在是王东来的这一番话太过霸气,太符合他们的胃口了。


    一时间,整个教室都变得热闹起来。


    而看着众人讨论不停,王东来拍了拍手,打断了众人的讨论,出声说道:“好了,三个问题我已经回答完毕,接下来就是上课时间了,希望大家都能够将注意力放在书本上。”


    王东来的神情也变得认真起来,对着众人如此说道。


    这一节公开课的内容并不算高深,只是大学数学的基础。


    能够来听这个公开课的学生,自然也都对数学有一定的了解和造诣。


    不然的话,也不会来此。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王东来嘴里所讲述的知识点,就逐渐脱离了书本,变得高深起来。


    而这,正是王东来的目的!


    他堂堂国际数学三大奖的获得者,亲自带的公开课,自然不可能是简单的课程。


    深入浅出,将知识点归拢总结,形成


    脉络。


    一方面,王东来的讲课内容很简单,可是另一方面,却又极为的深入。


    幸好,这里是唐都交大,能够考进来的学生知识水平都不会太差。


    王东来的讲课节奏并不算慢,但是也不快。


    一个小时过去,公开课即将结束。


    王东来在写字板上布置了一道题,作为随堂测验。


    并直接说明,这道题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用做,不会强制,然后就直接下课走人。


    有志于数学的学生,自然都专心致志地记下了这道题,准备回去之后,好好地解答一下。


    而那些只是来凑热闹的学生,却是没有关注写字板上的题。


    当王东来走出教室的时候,快要离开教学楼的时候。


    韩华忽然出现在了王东来的视线里,并朝着他走来,脸上带笑地说道:“依我看,你以后上课还是用学术报告厅算了,正好学术报告厅也不常用,上你的公开课的学生又多,正好!”


    很明显,韩华看到了王东来这堂公开课的情况,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说。


    王东来听到韩华这么说,便笑着拒绝说道:“今天只是一个意外,很多人未必对我的公开课感兴趣,以后的人数应该会越来越少,教室就不用换了,免得人少了我还尴尬。”


    韩华想了想,也认同地点了点头。


    “不过,以你的成绩和名气,咱们学校估计是只要对数学有想法的学生都不会错过你的课,怎么算,也应该会有上百人。”


    “要是你的公开课时间再调整的好一点,估计来上课的人会更多。”


    “其他学校恐怕羡慕的眼睛都红了,谁让他们没有你这样的数学天才。”


    王东来笑着说道:“我也只不过是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我这只是一个公开课而已,他们能不能脱颖而出,还需要看他们自己的数学天分,我顶多也就是起到一个发掘人才的作用罢了。”


    韩华能够带钱学森数学班,自然不可能是普通教授,数学造诣并不算低。


    所以,他更加明白数学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有多大。


    而拥有一个名师,又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王东来说的话是真的,但是却并不完全。


    单单只看徐志斌的成长速度,就能知道王东来的教学指导能力有多强。


    作为徐志斌的辅导员,韩华可太明白这一点了。


    王东来这一届的数学班的学生,在王东来飞升之后,就是徐志斌独领风骚,在各项竞赛之中狂揽冠军,横压北大、浙大等高校学子。


    “不管怎么说,做为数学系的教授,我可是非常期待你能培养出几个人才出来。”


    韩华笑着说了一句之后,便话锋一转,提到了另一件事情。


    “东来,不知道徐校有没有和你说过《数学未来》的事情,这已经是十一月了,也该发表第二刊了,但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高质量的论文作为主刊……”


    韩华并没有把话说完,可是意思却表明的很清楚。


    这是来寻求帮助来了!


    《数学未来》作为唐都交大主办的国内数学专业期刊,审稿编辑等人自然会优先从学校内部选择了。


    即使是有德利涅和丘诚桐这样的顶尖大佬作为审稿编辑,但是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