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嫦娥升空

作品:《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全本免费阅读


    10月24日。


    昌西卫星发射中心。


    一只冲天利箭傲然矗立。


    如果有懂行的人在此的话,就会认出这只利箭的名字。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


    今天,正是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升空的时间。


    这一次的升空,所代表的意义极为重大。


    这一次发射嫦娥五号的试验器,用于验证飞行器能否从月球轨道顺利返回,并降落在预定的位置,是2017年前实现探月无人采样返回的最重要的试验。


    任务艰巨且重要,需要将轨道器和返回器的组合体送入月球轨道,再让组合体返回地球。


    这个组合体将会在距离地球几千公里的太空中分离,返回器会按照嫦娥五号将要走的路,回到地球,而轨道器也就不要了,变成太空垃圾。


    高速返回地球,而且温度很高,这是两个难点,需要相当复杂的控制系统。


    本次将要发射的飞行器,是2017年以前探月工程最后的一次太空试验,因为这项试验风险太大,且没有办法在地面进行模拟,所以也只会发射这一次。


    像是其他试验,例如说是在月球表面取样,在地球上起飞,都可以在地面上做模拟试验的方法来验证可靠性,唯独这次的试验项目不行。


    所以,这個项目上上下下的无数人,此刻都变得无比紧张起来。


    成功了,大家一起庆功,祝贺攻克航天新难题。


    失败了,大家一起总结经验,下次避免。


    不过没有人会希望失败,不管是在昌西的工作人员,还是在其他地方的相关人员,都在等着火箭升空。


    下午七点钟。


    随着一道电子倒计时声响。


    火箭点火,瞬间起飞,以每秒8千米的速度拔地而起,并且还在持续加速。


    航天局里,一片欢声笑语,庆贺第一阶段的成功。


    唐都。


    王东来也接到了来自杨帅等人的电话。


    在电话里面,杨帅等人无不表达出强烈的自豪荣誉感。


    作为这个伟大项目之中的一份子,他们现在看到火箭成功飞天,自然是与有荣焉。


    哪怕是王东来,也在这一刻不禁生出一丝自豪之情。


    “登月,航天,这一天不会太远的!”


    挂掉电话之后,王东来抬起头看了一眼天空,嘴里喃喃自语着。


    ……


    北大。


    雷富民脸上有些难看,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在看。


    作为国内最为顶尖的两大学府之一,北大的能量可要比常人想象的还要大。


    而身为北大的教授,雷富民也水涨船高地获得了一些超过他身份的待遇。


    就比如此刻。


    作为材料学的教授,往日里并不算热门。


    毕竟生化环材,早已被人称之为天坑专业。


    而作为这方面的教授,手中的那点东西,自然是不如其他热门专业的教授。


    可是偏偏新能源发展,国家开始重视起来。


    所以身为材料学的教授,雷富民就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将自己的研究方向朝着这方面靠拢。


    毕竟,想要研发出性能更高更好的电池,自然是需要更好的材料。


    在雷富民以往的科研实验中,倒也没少积累这方面的数据。


    此时此刻,就成了他最为重要的东西。


    一举让他进入了官方的视线。


    能够被唐都市邀请去参加学术研讨会,便是一例明证。


    而雷富民更看重的则是京城,只是可惜,等了许久,京城相关方面倒是并没有对他发出邀请。


    从唐都回来之后,雷富民就在学校里面等着,时刻关注着。


    于是乎,就得到了手中的这一份文件。


    《关于推进新能源行业发展的若干条措施和建议》


    文件的名字起的很朴素,也毫无什么亮眼之处。


    但是作为内行人,雷富民一眼就注意到这份文件发出的单位,以及上面有多少单位的公章。


    这代表着什么,他很清楚。


    作为最高学府之一的教授,雷富民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是有的,同样对于这些政策法规有极强的敏锐性。


    毕竟,他可不是行业大牛,能够直达天听,甚至能够影响政策。


    所以政策和市场等外界因素,对他这个高校教授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的。


    既是为了向上面申请科研经费,也是为了自家的学术前途。


    没有科研经费,自然不可能会有科研成果出现。


    就像是好的科研仪器未必能出网好的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但是差的科研仪器想出高质量的科研论文,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同时,作为研究生导师,他还需要带学生,又需要完成科研项目任务。


    人员开支,设备花销等等,都需要他来操心。


    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在高校里面,很多学生都会把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喊成老板,而不是老师。


    一字之差,便是天差地别。


    手中拿着这份文件,愣神地看了足足十来分钟,雷富民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在这份规格极高的文件里面,所提到研究方向,并没有雷富民所擅长的科研领域分支。


    提到了锂电池、提到工艺改革,提到了展望未来技术发展的固态电池等等。


    这份文件是雷富民厚着脸,借着北大的名头,才得到的东西。


    在更高层面的内部,早已成为共识,只是还不曾公布出来而已。


    现在看完这份文件之后,雷富民就要考虑一个问题了。


    那就是他该如何做?


    是继续按照自己以往的做法去搞科研研究,还是改弦易张,去研究新的方向。


    这个问题并没有让他困惑多久,只是呼吸间,他就有了决定。


    很明显。


    雷富民不会选择第一个。


    眼看着一个新的风口将会出现,雷富民又怎么会坐视它从眼前溜走。


    不过,雷富民的心里还是有几分不爽。


    原因倒也简单。


    王东来!


    在研讨交流会上,虽然王东来的那一番话主要是针对高强所说。


    可是,雷富民还是有觉得自己被冒犯,不被尊重。


    心里对王东来生出极大的不满。


    虽然他知道王东来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界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


    虽然他知道,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王东来日后可能会被评为院士。


    但是,这都无法抹除他心底对王东来的厌恶。


    在雷富民的心里,王东来只是在数学领域有强大天赋的天才而已。


    他虽然发表了两篇关于锂电池的论文,还登在了《先进材料》上面。


    可是,雷富民更愿意相信这是王东来运气好,而不是真的有这个本事。


    毕竟,普通人能够顺利读完大学课程,不挂科都已经不错了。


    再上一步的天才,能够有所成就,就已经不凡了。


    而王东来所做出的的成绩,既是证明了他在数学方面的强悍天赋,也在侧面表现了他在数学领域的认真程度。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他才不信王东来会在材料学上也会有这样的天赋和能力。


    数学和材料学,说不上风牛马不相及,但也绝对是泾渭分明。


    “呼!”


    长长地呼出一口浊气,雷富民的神情变得振奋起来。


    拧过头,看着略带几分拘谨的学生,出声说道:“我让你搜集的资料你都搜集好了吗?”


    雷富民从回到学校来以后,就让自己的研究生去搜集锂电池和锂硫电池以及固态电池的资料。


    虽然雷富民在学术研讨交流会上并不怎么认可王东来的说法,但那也只是为了挑刺而已。


    尤其是当王东来在会议室里写出那一段研究过程的时候,雷富民的眼睛都瞪大了,将上面的过程牢牢记下,会议结束之后,就立即复述了出来。


    而回到学校之后,就让自己的学生去将这些资料整理出来。


    至于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听到自己的导师问话,田野便连忙说道:“导师,我已经把市面上能够整理出来的资料都已经整理出来了,不过很多东西,我也不是很清楚,可能会有些错误……”


    不等田野把话说完,雷富民的脸色就沉了下来,带着一丝怒气地说道:“不懂,难道你就不会去问,跟个傻子一样,还读研究生,长嘴是干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