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长平侯是个忠厚人啊!

作品:《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另一边,杨轩刚刚和脱欢派来的使者见面。


    也是了解到了最新的情况。


    他下令集结军队,准备前去合围。


    但是呢,能拖延还是要拖延一下的。


    去的时间晚一点,瓦剌的损失就大一点。


    好不容易等到明军集结完毕,瓦剌的使者已经等急了。


    杨轩简单安抚了一下对方,然后便带着大军出发了。


    前线的战斗很激烈,杨轩带兵赶到的时候,双方已经杀疯了。


    杨轩仔细观察了一下,并没有发现阿鲁台,心中顿时放心了。


    既然阿鲁台不在这里,那说不定已经突围出去了。


    那老小子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跟大明斗了这么多年,还活的好好的,再加上他有意放水,活下来还是有很大可能的。


    随着杨轩这支援军的加入,眼前的鞑靼骑兵不出意外被全歼了。


    ……


    天亮后,两处负责佯攻的鞑靼骑兵全部战死。


    杨轩也与脱欢汇合了。


    他看着脱欢狼狈的样子,也是赶忙出言关心:“顺宁王,这是怎么了?”


    “鞑靼已经被我们全歼了,此战大胜,怎么看起来很不高兴啊?”


    杨轩揣着明白装糊涂。


    脱欢的脸色很不好看,听到杨轩的话,这才解释起来。


    “侯爷,这一次是我们大意了,我们没有想到,阿鲁台这个老狐狸竟然这么狡猾。”


    脱欢说的咬牙切齿。


    恨不能将阿鲁台扒皮食肉。


    这一战,他们瓦剌的损失太大了。


    人员战死加受伤上万,物资损失大量。


    为了一举解决阿鲁台,他这次开始下了本钱的。


    谁能想到阿鲁台竟然突袭他的中军。


    痛,太痛了!


    脱欢咬着牙,对阿鲁台充满杀意。


    两个人现在可谓是不死不休。


    杨轩悄悄观察着脱欢,心道:除非阿鲁台和脱欢有一人死亡,否则这两部之间的战争是不可能停下的。


    而这,也是他的目的。


    杨轩出言安慰了脱欢几句,然后又自责道:“怪我来晚了,否则阿鲁台怎么可能轻易逃掉。”


    “顺宁王放心,本侯回去后就禀报陛下,不能让盟友流血又流泪。”


    听着杨轩的话,脱欢心里很感动。


    长平侯是个忠厚人啊!


    “脱欢在此多谢长平侯了!”脱欢起身行礼。


    这个时候不是客气的时候。


    瓦剌元气大伤,非常需要大明的支援。


    “我们是盟友,而阿鲁台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杨轩说道。


    随后又和脱欢说了几句,便准备集结兵马回去了。


    至于战利品,则象征性的带了一点。


    主要是鞑靼也没有什么好东西,佯攻的队伍本就是被放弃的,身上能带什么好东西?


    …


    数日后,杨轩带兵回到明军大营。


    将战况给朱棣详细说了说。


    “此战之后,脱欢与阿鲁台将不死不休。”


    “瓦剌的实力虽然大减,但仍然要比鞑靼要强。”


    “阿鲁台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应对脱欢的复仇上,再没有精力侵犯我大明边境。”


    “好,这一趟总算是没有白出来。”朱棣长出一口气,笑道。


    随后又开始打趣起杨轩来:“你这厮太阴险了,把脱欢给卖了,还让他帮你数钱。”


    “什么话,什么话这是?”


    “我可是个老实人。”


    “你一个皇帝,怎么可以诽谤我?”


    杨轩激动反驳。


    然而朱棣只是给了杨轩一个白眼。


    这厮要是老实人的话,那这世上就没有老实人了。


    两人插科打诨了一会儿,感到有些累,便侧躺在榻上,只听杨轩说了。


    见此,忍不住关心道:“身体怎么样了?”


    “放心,还死不了!”朱棣笑了笑,让杨轩放宽心。


    “要是感到有什么不舒服,就赶紧说。”


    “你可是答应过太子的,要亲自主持他的登基大典!”


    杨轩道。


    “我知道。”


    朱棣点点头。


    “你先去休息吧,我想歇歇了。”


    他又道。


    杨轩不放心的看着朱棣。


    “放心,我没事。”朱棣道。


    “好吧!”杨轩又看了朱棣两眼,走出了营帐。


    不过他还是不放心,便找到朱瞻基,让他带着御医守在朱棣身前。


    安排好这些,杨轩便回到自己的营帐中休息去了。


    此战,来回奔袭数百里,身体上的疲惫还好,但是精神上的疲惫却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睡了整整一天,杨轩再次精力满满。


    吃饭的时候,于谦找上门来,两人闲聊了一会儿。


    随后又去了朱棣那里,看了看朱棣的情况。


    还是老样子,御医说要多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朱棣偶尔出现昏厥情况。


    这吓了杨轩一跳,晚上睡觉都不敢离朱棣太远。


    营帐都搬到了朱棣隔壁。


    这天,脱欢安顿好瓦剌的部众,来了明军大营,求见朱棣。


    朱棣清醒过来后,召见了脱欢。


    对此战之中瓦剌的损失表达了同情和慰问。


    然后表示可以在边境多设立几个互市,以支援瓦剌的建设。


    脱欢自无不可,跪在地上连连表达感谢。


    大明的这波支援,对瓦剌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


    朱棣当场让杨士奇替自己拟旨,快马送往京师。


    这一切都是当着脱欢的面做的。


    脱欢的心,安了下来。


    而一旁站着的杨轩却是在心里默默算计着。


    增加的互市,瓦剌的恢复速度肯定会加快。


    以阿鲁台手里剩下的兵马,想要和瓦剌抗衡,很难。


    看来,得让暗卫安插在草原上的暗子动一动了。


    拖延一下瓦剌的恢复速度,顺便让阿鲁台多多劫掠瓦剌,增加一下实力,好让两部继续对峙。


    如此,大明才能有更多的发展时间。


    这几年连年北伐,大明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朱高炽又是一个能不打仗就不打仗的性子,杨轩必须考虑的长远一点。


    脱欢看到朱棣的态度,想着自己也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便以明军出征多时,粮草消耗严重为由,送来了三千只羊。


    卖个好,希望大明在互市上,能给瓦剌多点优惠。


    这话没办法明说,只能靠体会。


    朱棣收下了三千只羊,也没给什么承诺。


    互市的事,自有下面的人来做,他只要定下大方向就好了。


    反正下面的人,肯定不愿意让瓦剌占太多便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