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介绍玉米、红薯

作品:《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全本免费阅读


    第191章介绍玉米、红薯


    “请陛下明察!”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


    杨轩更是冷笑一声,直言回怼:“亩产上千斤的粮食,你没有听说过,并不代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


    “说不定是你孤陋寡闻,坐井观天!”


    后世的玉米,亩产量早就超过了千斤,更不用说高产的红薯和土豆了。


    数千斤产量,这都是最基本的,最高者,已经超过了万斤。


    一千斤出头的产量,这个在杨轩看来,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


    郑和等人给杨轩投去了一个感激的目光,随后齐齐朝着朱棣,跪在甲板上。


    “陛下,臣等可以拿性命担保,所言句句属实。”


    “请陛下明鉴!”


    “起来吧,朕从未怀疑过你们!”


    朱棣对郑和等人说道。


    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冒着巨大的风险,才将粮种带回来。


    朱棣要是因为别人的一番话就处罚大明的功臣,那他和昏君有什么区别?


    “谢陛下!”


    郑和等人起身。


    见此,刚刚说话的那人却是脸色唰的就白了,同时他还看到长平侯恶狠狠的盯着自己,顿时一个冷战。


    他忽然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想要搏名,好像也用不着在大家都高兴的时候,上去泼一盆冷水。


    完了,完了,这下是真的完了!


    没有人会在乎一个蠢货的生死。


    现在朱棣等人的心思,都在郑和带回来的三种陌生的粮食上。


    只见郑和手中拿着一把玉米粒,对着朱棣等人介绍:


    “陛下,诸位大人,此物,便是玉米。”


    “其口感虽说比不上大米和面粉,但磨成粉后,所做的饼子,也别有一番风味。”


    “若是在其未完全成熟之前,用水煮熟,吃起来也是软糯可口。”


    为了节省空间,所有带回来的玉米,都是经过脱粒的,所以,郑和的手里是玉米粒,而不是玉米棒子。


    “当然,玉米的储存也是比较方便的,存放的时间也长。”


    “陛下,依臣之见,这玉米完全可以作为我大明百姓的主粮,或者军粮。”


    朱棣并没有接这话,因为玉米是第一次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百姓们根本不认识。


    不管是做主粮还是军粮,这都需要时间等百姓认可和接受这新的粮食。


    毕竟,百姓才是种地的主力军。


    一旁,杨轩抓起一把玉米粒,细细观察起来。


    他在心里默默对比了一下,与后世的相比,他手里的玉米粒明显要小一些。


    接着,他用手搓了搓,然后拿起一粒玉米放进嘴里。


    咬了一下!


    随即眉头微微一皱。


    这些玉米,明显开始发潮了。


    不过这也情有可原,海面上环境恶劣,装玉米的袋子,都是普通的麻袋。


    长时间在海面上航行,水汽难免会进入其中。


    再说了,他们能把这些东西带回来,就已经很厉害了。


    郑和见朱棣并没有接话,也是识趣的转移话题,给朱棣介绍起红薯来。


    “陛下请看,此物便是红薯。”


    郑和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长条状物体,开口介绍道。


    这个红薯的大小只有他的巴掌大。


    “红薯的食用方法也很简单,可以生食,也可以蒸煮烤着吃。”


    话音落下,众人就见到郑和将手中的红薯掰成了两半。


    然后将其中一半咬了一口,咀嚼了一会儿,便咽了下去。


    “哪位大人想试一试?”郑和看向朱棣身后的众人问道。


    至于让朱棣亲自试一试,这他可不敢。


    朱棣是什么身份?大明的天子,九五之尊。


    岂能像个野蛮人一样,来生食红薯。


    听到郑和的邀请,一众官员面面相觑,但并没有谁上前从郑和手中接过另一半的红薯。


    他们自恃身份,不肯与郑和这样一个宦官同食一个红薯。


    而且还是生食!


    “我来吧!”


    就在这时,杨轩走上前,从郑和的手里接过了另一半红薯。


    一张嘴,这半个红薯的一半就被他咬了下来。


    清脆的咀嚼声在杨轩嘴里响起,杨轩一边吃一边竖起大拇指:“不错,嘎嘣脆!”


    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