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生产队的驴也不能这么用啊!

作品:《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全本免费阅读


    第184章生产队的驴也不能这么用啊!


    长平侯府。


    书房。


    一片寂静,气氛很是严肃。


    咕噜~


    面对着侯爷和自己父亲带来的压力,虎子下意识吞了吞口水。


    “想好了没有?”


    杨轩开口了。


    闻言,虎子一个激灵。


    回答道:“想好了。”


    “那你的决定是什么?”


    杨轩看向虎子。


    后者也与杨轩的目光对上。


    紧接着就听到他坚定的回答:“侯爷,我愿意加入暗卫,万死不悔!”


    “好。”听到虎子的回答,杨轩当即叫了一声好。


    老胡的眼中也是露出一抹欣慰。


    “老胡!”杨轩看向老胡,又道:“接下来,暗卫的事务可以让虎子参与了。”


    “就先从简单的事情来,你要把好关。”


    “是,侯爷!”


    老胡应了下来。


    接着他就暗卫的组成结构,以及所承担的使命等给虎子介绍起来。


    虎子也是认真的听着。


    渐渐的,对于暗卫,他也是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答应加入暗卫,要肩负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使命。


    他并不后悔,因为有些事情总需要有人去做。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春耕就已经开始了。


    各地关于没有扛过冬天,而死亡的人数,也基本上统计了出来。


    是往年的近一倍。


    这已经可以说是重大灾害了。


    同时,根据调查,北方各省因为灾害影响,所种植的冬小麦也收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可以确定的是,今年北方的粮食减产,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为此,朱棣下旨对受灾的省份减免赋税。


    而缺少的粮食,则从南方调集。


    好在这些年,朝廷借助海贸之利,财政收入大大提升。


    所以朱棣才有底气减免多地的赋税。


    ……


    而在草原上。


    因为这个冬天带来了的灾害,各个部落也损失不小。


    若想要快速恢复实力,那就只能将目光投向其他的部落。


    至于去大明劫掠,这他们可不敢。


    去年的那一战,给草原各部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起码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他们是不敢再捋大明的虎须的。


    不过对于草原上的其他部落,那就没有什么好客气的了。


    鞑靼和瓦剌之间,跟朱棣,杨轩预料的那样,还是打了起来。


    这两部之间,早就积攒了诸多矛盾。


    马哈木像撵狗一样,把阿鲁台撵得到处跑。


    这个仇阿鲁台可一直记着呢!


    现在瓦剌被大明打残,又在冬天损失不小。


    阿鲁台岂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于是兴兵杀向了瓦剌。


    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瓦剌对此早有准备。


    脱欢带回去的那些俘虏,还有朱棣补偿给他们的武器装备。


    让瓦剌好好的回了一口血。


    所以在阿鲁台攻来的时候,瓦剌上下并没有惊慌。


    相反在脱欢的带领下,狠狠的挫了鞑靼的锐气。


    之后又打了几场,双方互有胜负。


    鞑靼灭不了瓦剌,同样瓦剌也灭不了鞑靼。


    这一战,最终以平局收场。


    双方各自罢兵,舔舐伤口。


    而这一战结束后,脱欢也在瓦剌部奠定了自己的领导地位。


    至于马哈木,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了。


    这就是现实。


    ……


    朱棣一直关注着草原上的情况,


    当最新情报送到他手中后,他迫不及待将杨轩叫来给他分享这个好消息。


    “你看看,接下来至少数年之内,瓦剌和鞑靼都需要休养生息。”


    “边境稳了!”


    “不错。”杨轩点了点头,接着又笑着说道:“那么我们就可以将精力放在大明内部了。”


    “确实如此。”


    “新政的成效有目共睹,所以我打算继续推行新政。”


    朱棣也是笑着说道。


    现如今,已经推行新政的地方只有江浙、湖广、蜀地。


    其他地方还没有呢!


    朱棣是个不缺魄力的帝王,既然新政的好处他已经看到了。


    那他肯定是要彻底落实下去的。


    他自问,这事儿也只有他在位期间能够推行下去。


    换做自家老大,这可就不一定了。


    毕竟,新政损害了很多人的利益,这其中的阻力也是巨大的。


    也只有他才能扛得住那巨大的压力。


    “可。”杨轩笑着点了点头。


    新政,对大明有好处,对百姓也有好处。


    他自然是支持继续推行新政的。


    “不过,这钦差……”朱棣看向杨轩,其意不言而喻。


    杨轩又岂能听不出朱棣的意思。


    不过他可不想再到处跑了。


    老话说,万事开头难,新政他已经开好了头,用无数血淋淋的人头表明了朝廷的态度。


    相信后面的阻力会小不少。


    这个时候,只需再派一员干将就好了。


    “朝廷人才济济,相信这个人选对你来说并不难。”


    听到这话,朱棣不由斜了一眼杨轩:你这厮,怎么就这么懒?


    杨轩假装没有看到。


    “朝廷虽有能臣干吏,但相比于他们,我更相信你。”


    “所以这钦差的人选,还是只有你能担任啊!”


    朱棣捧了杨轩一下,随即图穷匕见。


    你就不能换个人用吗?怎么一直逮着我不放呢……杨轩很是无语,他都已经说的那么清楚了,这朱老四还是想让自己干活儿。


    就算是生产队的驴也不能这么用啊!


    “新政推行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就算没有我,其他人也能继续推行。”


    杨轩无奈说道。


    “那你说,谁能担当重任?”朱棣道。


    “铁铉吧,他你总该相信吧?”


    杨轩道。


    “铁铉……倒也不是不行。”朱棣微微沉吟。


    杨轩主持推行新政的时候,铁铉就在身边协助。


    而且这新政也是由铁铉的折子完善而来。


    所以,论对新政的了解,满朝文武,就没有比得上他的。


    更重要的是,此人不仅有能力,还清廉,爱民,忠心。


    综合来看,铁铉还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你要不还是考虑一下吧,毕竟各省的官员和地主乡绅对你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朱棣还没有放弃。


    不过杨轩一听这话,却是给了朱棣一个大大的白眼。


    “你这是夸我呢还是损我呢?”


    “我在他们的嘴里,到底是什么名声,这你应该比我更清楚。”


    朱棣讪讪一笑,不过他脸皮厚,很快就调整了过来。


    杨轩在官员和地主乡绅的嘴里自然是没有什么好名声。


    江浙官场、湖广官场,多少官员和地主因为杨轩而丢了乌纱帽或小命。


    蜀地叛乱,一半多的地主都死在了杨轩手里。


    同为地主,他们感到兔死狐悲。


    心中对杨轩自然也是记恨的。


    当然,也是畏惧的。


    正因如此,朱棣才想让杨轩继续推行新政。


    想来只要杨轩出马,那么新政的推行定然事半功倍。


    但是杨轩不愿意啊,朱棣又没有办法强迫他。


    不然这厮又跑自己媳妇儿那儿说自己坏话。


    “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算了,让铁铉来当这个钦差。”


    “不过,若是铁铉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只能让你去了。”


    朱棣说道。


    “行,这个我可以答应你。”


    杨轩说道。


    朱棣露出笑容,只要杨轩答应了就好。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杨轩告辞离开。


    出宫之后,杨轩径直去了马哈木的府邸。


    而与此同时朱棣也派人去传铁铉去了。


    …


    顺宁王府。


    朱棣给马哈木的待遇还是很优厚的,不仅赏赐了一座王府,伺候他的婢女,也是特意挑选的蒙古族女子。


    就怕马哈木在生活饮食等方面不习惯。


    以至于少活几年。


    毕竟,只要马哈木活着,那么瓦剌部的首领,就只能是马哈木。


    一旦瓦剌部有不臣之心,那么大明就可以以马哈木的名义去平叛。


    听到下人禀报长平侯登门拜访,马哈木也是亲自出来迎接。


    “许久未见,侯爷风采依旧啊!”


    马哈木笑着拱了拱手。


    在大明生活的这段时间,他的一些习惯也是向汉人靠拢。


    就比如这打招呼。


    “哈哈,哪里哪里,王爷看起来过得也不错啊!”


    杨轩笑着回礼。


    “托侯爷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