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凉国公,长平侯

作品:《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朱标盯着杨轩,缓缓问出这句话。


    “殿下,臣远不及蓝玉矣!”杨轩苦笑一声,回道。


    蓝玉的军事天赋太强了,有些人的天赋就在那里,只要给到机会,那他就会给世人一个惊喜。


    “你对自己就这么没信心?”朱标不解道。


    “非也!”杨轩摇摇头。


    “蓝玉是个纯粹的武将,关键时刻,他拥有足够的魄力,带领大军取得胜利。”


    “就拿此次捕鱼儿海之战来说,在绝大多数将领都建议撤军的情况下,他还敢大军继续前进,这份魄力,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若换做是臣,臣不知道能不能顶住压力。”


    别看他当时是选择的继续前进,那是因为他不是大军主帅。


    不用对十几万大军负责。


    试想一下,十几万大军的命就在你的一念之间,手下的一众将领还在劝说你。


    在这样的压力下,你还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吗?


    杨轩觉得,换做自己在那个位置上,可能就撤退了。


    就算不甘心又能如何?


    十几万精锐大军啊!


    一旦损失,足以让大明伤筋动骨了,需要好几年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


    战争不是儿戏,主帅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大军的生死,所以需要深思熟虑。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差不多就是如此。


    杨轩虽然是徐达的关门弟子,也参加了不少战斗,领兵作战经验丰富。


    但他并不是纯粹的武将,他干文官活儿的时间要比领兵作战的时间还长。


    更何况他对兵权很是慎重,在军中也没有培养自己的亲信。


    每次作战,率领的都是不同的军队。


    虽说这样,让他对明军的战斗力了解的更加深刻。


    但一支军队的最强战力,他是无法发挥出来的。


    因为这需要主将与所统领的将士有足够的磨合。


    将士们了解自己的主将,主将了解自己的将士。


    听完杨轩的话,朱标沉默了一会儿。


    随后便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三日后便是庆功宴,别忘了。”


    “是。”


    “臣告退!”


    杨轩离开后,朱标又让人将蓝玉叫了过来。


    两人聊了很长时间,没人知道他们都聊了些什么。


    只是蓝玉回去之后,就开始清理自家的败类。


    府上的管家,还有族人亲戚之类,只要是做了恶的,统统被蓝玉送进了大牢。


    一点也没有姑息。


    蓝玉的这番举动也是让不少人大感不解,也有人暗恨以后要扳倒蓝玉就更难了。


    就如此,三日后。


    老朱在皇宫大摆庆功宴,此次北伐的有功将领都在。


    至于那些普通的将士,老朱也不会忘记,命人送去了美食美酒,还有赏银。


    庆功宴上,杨轩悄悄观察了一番老朱,然后就躲到了角落,准备安安静静的吃席。


    可这宴席是有规矩的,他不可能想坐哪儿就坐哪儿。


    朱标看到他后,直接让杨轩坐在自己身边。


    毕竟杨轩此次立下大功,又是自己的妹夫,坐在自己身边,没毛病,很合理。


    不少官员看到这一幕,心里嫉妒的不要不要的,但表面上,还是得微笑。


    不管他们心中有多看不惯杨轩,都不能在这个时候撕破脸皮。


    维持表面上的和谐是必须的。


    坐在朱标身边,再过去一个身位就是老朱,杨轩这顿席吃的煎熬无比。


    从头到尾,杨轩的表情还有小动作,都没有逃过老朱的眼睛。


    他心里暗笑:这小子,到底还是怕咱啊!


    …


    次日,朝会。


    今天这场朝会的主题便是封赏此次北伐的有功之将。


    太子朱标率先站了出来,给这场朝会起了个调子。


    “父皇,此次北伐,将士们浴血厮杀,取得了空前的战果,如今将士们已休整完毕,是时候对有功的将士们进行封赏了。”


    “可!”龙椅上的老朱淡淡道,逼格十足。


    “封赏名单可商议完毕?”老朱又问。


    “回父皇,有功将士的名单儿臣早已审核完毕。”


    “请父皇御览。”朱标回道,双手呈上折子。


    二虎下台,将折子转呈给老朱。


    后者看完,点点头。


    “宣有功将士们吧!”


    随着声音传出殿外,蓝玉等一众有功的将领走进大殿。


    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大多数还是需要下发圣旨的。


    毕竟,立功的将士太多了。


    当廷封赏,不知需要多长时间。


    所以只能挑选其中功劳最大的一部分。


    “臣等参见陛下!”


    蓝玉,杨轩等人进入奉天殿,对着老朱叩拜。


    “平身!”


    “谢陛下!”


    众人起身。


    接着,老朱先是肯定了众人北伐的功劳。


    然后又说了一些勉励的话。


    众人一副聆听圣训的模样,他们知道,这些场面话说完,接下来就要上正菜了。


    只见老朱的目光投向蓝玉,缓缓开口:“蓝玉听封!”


    “此次北伐,蓝玉统率大军,一战灭北元。”


    “居功至伟。”


    “着,晋封凉国公,食禄四千石,赐铁券,世袭罔替。”(一石大约现在九十五公斤)


    随即又给蓝玉加封了一些虚衔。


    没有实权,但有俸禄。


    “臣蓝玉,谢陛下隆恩。”蓝玉拜谢道。


    “杨轩听封!”老朱又看向杨轩。


    后者闻言,站了出来。


    “捕鱼儿海之战,杨轩率先锋大军突袭北元大营,随后单人单骑生擒北元之主脱古思帖木儿。”


    “当为此战之首功。”


    “着,晋封长平侯,食禄两千五百石,赐铁券,世袭罔替!”


    和蓝玉一样,又给杨轩加封了几个领俸禄的虚衔。


    “臣杨轩,谢陛下隆恩。”杨轩拜谢道。


    老朱这次出手够大方。


    要知道,洪武年间,侯爵的标准俸禄就是一千五百石,顶格才是两千五百石。


    而国公,标准为三千石,却分为好几档。


    其中第一档是五千石,徐达活着的时候就是这个档位的俸禄。


    第二档四千石,李善长没有退休前就是这个档位,现在退休后,依然有一千八百石。


    蓝玉达到这个档位,这其中未必没有他主动上交兵权,老朱给他的甜头在。


    加上虚衔俸禄,一年工资收入就有好几万两白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