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辞官

作品:《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蓝玉企图率军攻打自家关口城池,这么大的事肯定是瞒不住的的。


    没多久便传到了京城。


    御史言官弹劾的折子,飞一般的扑向了老朱的御案。


    此刻,皇宫武英殿。


    老朱正在发火,朱标就在一旁,想着等会儿要怎么求情。


    “标儿,你看看,这个蓝玉胆子也太大了。”


    “今天他敢率军攻打自家城池,明天他就敢率军攻打咱的皇城。”


    “立下点功劳就不知天高地厚,咱要是不处理他,恐怕以后就会有更多人效仿。”


    “父皇息怒。”朱标这时开口。


    “蓝玉此举虽然不智,但好在没有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况且此次覆灭北元,蓝玉立下了不世之功。”


    “还请父皇,从轻发落。”


    朱标拜下。


    “那你说咋办?”老朱没好气道。


    也就是朱标了,换做其他人和老朱这个时候求情,哼哼…


    “父皇不是准备封蓝玉为梁国公吗,不如这样,将梁改为凉。”


    “父皇觉得如何?”说完,朱标看着老朱。


    “就按你说的办吧!”老朱沉吟片刻,选择了支持朱标。


    “谢父皇!”


    ……


    洪武二十一年五月。


    大军回到了应天府,距离京城不过几十里的距离。


    在回来的路上,蓝玉就已经想明白了。


    荣耀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


    再加上路上他没少和杨轩聊,知道自己早已是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若是不加收敛,还和以前一样,必然会为整个家族带来祸端。


    所以,他已经和义子们商量好了,回京之后,愿意离开军队的,他会给一些银子,自谋生路,不愿意离开军队的,他也不会多管。


    只是从此以后,各自安好,互不打扰。


    大军回到京城外的时候,只有礼部的官员前来迎接。


    太子朱标,乃至皇帝,连他们的影子都没见到。


    显然,这是对蓝玉率军攻打咱家关口不满的表现。


    文官们心知肚明,就等着看蓝玉的好戏。


    然而让他们失望了,蓝玉的反应和他们想的不一样。


    蓝玉带着一众将领,面无表情的进了城。


    至于大军,自然有人安排。


    来到武英殿,众人面见了老朱。


    一番慰问过后,杨轩等人也是先行离开。


    朱标并没有留下杨轩,他知道杨轩现在肯定迫不及待的想回家。


    此刻武英殿中就只剩下了老朱,朱标,和蓝玉三人。


    “陛下!”蓝玉跪了下来。


    然后从身上取出大将军印。


    “战事结束,臣交还大将军印。”


    说罢,蓝玉将大将军印恭恭敬敬的呈上。


    老朱有些愕然,下意识的看了朱标一眼。


    朱标也愣了一下。


    要知道,这大将军印代表着的可是兵权,蓝玉舍得?


    这不像他啊!


    老朱和朱标的心里满是疑惑。


    “蓝玉,你这是做什么?”


    老朱问道。


    “陛下,臣自知死罪。”


    “臣昏了头,竟然想率军攻打自家关口。”


    “此举罪不容恕,恳请陛下治罪。”


    蓝玉将大将军印高高举起,下拜道。


    老朱没有说话,就这样看着蓝玉。


    他已经猜到,这背后肯定有人给蓝玉支招。


    毕竟以蓝玉的脑子,是肯定的想不到这一出的。


    一旁的朱标目光闪烁,显然也是猜到了什么。


    “你先起来吧!”过了一会儿,老朱开口道。


    “陛下不治臣的罪,臣不敢起来。”蓝玉道。


    “你此番立下大功,咱要是治你得罪,这让百官怎么想?”


    “不过,这大将军印,咱就收下了。”


    “免得你心不安。”老朱想了一会儿,道。


    听到这话,蓝玉心中一喜。


    他提前让杨轩帮自己分析过,若是老朱不收回他的兵权,那就意味着,老朱是必杀他的。


    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现在收回兵权,这就是一个好信号。


    “谢陛下!”蓝玉下拜。


    “陛下,臣还有一事。”他接着又道。


    “说。”老朱淡淡道。


    “陛下,臣,想辞官!”蓝玉悄悄打量了一眼老朱的脸色,小心翼翼道。


    果然,此话一出,老朱的脸色一下就变了。


    他阴沉着脸,盯着蓝玉:“你刚刚说你想辞官?”


    “回陛下,是的。”蓝玉顶着老朱的压力,道。


    老朱没有说话,起身围着蓝玉踱步。


    这一举动带给蓝玉的压力骤增。


    他低着头,不敢有丝毫的动作。


    好一会儿,老朱再次开口:“咋,你是觉得,咱容不下有功之臣?”


    “还是你担心咱会过河拆桥?”


    老朱的话虽然平静,但其中蕴含的怒气,就连一旁的朱标都感受到了。


    一直以来,只有老朱抛弃别人的份,哪有别人抛弃老朱的份儿。


    “不是的陛下,臣已经上了年纪,常常感到乏力,自知无法再统兵作战。”蓝玉咬着牙,回答道。


    “放屁!”


    “你不过才四十出头,正值壮年。”


    “你这话,你自己信吗?”


    老朱大骂。


    他想不明白,蓝玉今天是抽什么风,好端端的竟然想辞官。


    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蓝小二吗?


    “陛下明鉴!”蓝玉叩首。


    老朱脸色难看:“你今天必须给咱说出个理由来,不然,看咱怎么收拾你。”


    “陛下,臣年少时,天下大乱,无奈只能和姐夫上山当匪。”


    “后来和姐夫一起追随陛下。”


    “为的不过是能过上安生日子。”


    “如今在陛下的治理下,天下太平,国家昌盛。”


    “北元也已经灭了,臣和姐夫的心愿也了了。”


    听到蓝玉说起常遇春,老朱也陷入了回忆。


    伯仁(常遇春字)呐,当年说过,要一直给自己当先锋,他也完成了自己的诺言,就是,走得太早了。


    “这就是你要辞官的理由?”老朱问。


    “正是。”蓝玉道。


    “你知道的,咱最恨别人欺骗咱。”老朱俯下身子,盯着蓝玉。


    刚刚的那番话,他不信是蓝玉能说出来的,背后肯定有人教。


    而且,蓝玉是自己留给朱标的大将,是不会允许他辞官的。


    听到这话,蓝玉心跳加速。


    他牢记杨轩的叮嘱,这时候千万不能慌。


    “臣不敢欺瞒陛下!”


    “哼,你就别想了,咱是不会允许你辞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