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老朱:咱的钱,那都是咱的钱

作品:《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这一夜,杨轩独守空房。


    一想到被偷家,他就在心里骂骂咧咧。


    没想到浓眉大眼的朱标,也变成一个老六了。


    …


    次日。


    杨轩打着哈欠来到东宫。


    朱标见杨轩这个样子,笑着打趣:“怎么了,昨晚没休息好?”


    “臣还得多谢殿下体谅啊!”杨轩不咸不淡的回应。


    对于这阴阳怪气的话语,朱标并没有计较,只是提醒杨轩:“你别忘了,你手上还有活儿呢。”


    “我这也是为了让你能将精力都放在政务上。”


    “那你人还怪好的嘞!”


    杨轩翻了翻白眼。


    见此,朱标心里一阵好笑,于是说道:“中午记得过来用膳,小妹也在。”


    “当真?”杨轩眼中闪过一抹亮光。


    “你爱来不来!”朱标没好气道。


    这人啊,就不能给好脸色。


    “来,臣一定来。”杨轩连忙赔笑道。


    紧接着便开开心心的干活去了。


    朱标看着杨轩离去的背影,摇摇头,也忙自己的事去了。


    ……


    户部衙门,杨轩带着人来到这里,拿出朱标的手令,说明来意。


    昨天一整天的时间,他都在熟悉了解手里的活。


    今天算是正式开始。


    户部主事得知杨轩的来意,便将杨轩引至左侍郎处。


    “原来是驸马爷啊,不知来户部,所为何事啊?”户部左侍郎郭桓拱手笑道。


    “郭侍郎,本官奉太子令负责审核今年的账目。”


    “劳烦郭侍郎配合了。”


    杨轩也是笑道。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应该的,应该的。”郭桓笑道。


    然后赶紧让人上茶。


    接着,他便和杨轩闲聊了起来。


    “郭侍郎,本官手上还有事,就先聊到这里吧!”杨轩歉意的笑了笑。


    “好,公事要紧。”郭桓也没有挽留。


    等杨轩等人离开户部之后,郭桓才将自己的手下叫了过来。


    “刚刚驸马爷带过来的人都做了些什么?”


    “大人请放心,他们拿的都是我们处理好的账本,全程都有我们的人盯着。”


    “办的不错。”郭桓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便让人将自己的好茶端上来。


    刚刚喝的都是啥嘛!


    回到办公的地方,杨轩开始检查账本。


    与这个时代通用的流水账模式不同,他更喜欢列表格。


    所有的账目,一目了然。


    历经大半个月,杨轩也是审核的差不多了。


    而户部的账目,他也发现了很大的问题。


    有些地方的钱粮赋税,前后差别极大。


    只是他并没有打草惊蛇,甚至有时候还会去户部找郭桓喝茶。


    现在,终于审核的差不多了。


    杨轩便打算去找朱标汇报。


    “也不知道这次,要死多少人。”


    在前去找朱标的路上,杨轩在心里叹息一声。


    户部的账目出了大问题,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以老朱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性格,到时候必然要大开杀戒。


    杨轩也不知道自己现在将这个案子捅出来,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何必同情这些贪官污吏呢!


    他们趴在百姓的身上吸血,还有理了?


    百姓辛辛苦苦一年,连饭都吃不饱,就连过年,都吃不上一点好的。


    而他们呢,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怀里搂着美妾。


    凭什么?


    等走到崇文殿外的时候,杨轩的眼神已经变得无比坚定。


    “臣参见太子殿下!”


    “杨轩啊,事情做的如何了?”见来人是杨轩,朱标笑着问道。


    杨轩没有回答,而是看了看周围的内侍。


    朱标立马意识到,杨轩有很重要的事汇报。


    他挥挥手,让所有内侍出去。


    “出什么事了?”朱标神色凝重。


    杨轩还是没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将整理好的折子呈给朱标。


    后者接过,打开仔细阅读起来。


    许久,朱标抬起头,看向杨轩,神色也有些难以置信。


    “这可都是真的?”


    “殿下,这只是初步的审核结果,具体情况,还需要实地考察。”


    “就拿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来说,有很大的问题。”


    杨轩认真回答。


    “这些事,我派给你的那些人都知道吗?”


    “臣没有告诉他们,毕竟事关重大。”


    “这就好。”


    “这不是小事,得请父皇定夺。”朱标合上折子,站起身,又对杨轩道:“走,你和我一起去见父皇。”


    “这事是你发现的,只有你能说清楚。”


    “是。”


    …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武英殿。


    有朱标带领,也不用通报。


    “儿臣参见父皇。”


    “臣杨轩参见陛下!”


    “你俩一起来找咱,是有啥事儿吗?”老朱看向朱标和杨轩,开口问道。


    “还请父皇屏退左右。”朱标说道。


    现在事情还处于保密阶段,没有公开,


    为了不打草惊蛇,让对方有所准备,知道的人,还是越少越好。


    老朱听到朱标的话,也没有怀疑,屏退了左右。


    “说吧,到底啥事儿?”


    “杨轩,你来说。”朱标看向杨轩。


    “是。”


    杨轩朝着老朱行了一礼,道:“陛下,臣听从太子殿下的命令,审核户部的账目,发现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账目和前几年相比,有很大的出入。”


    “另,浙西今年的秋粮,和去年相比,也少了足有上百万石。”


    “我大明立国以来,对内施行的乃是休养生息的政策,按理说,这粮食,是连年递增的。”


    “就算今年浙西遭了灾,秋粮会少些,但也不能少上百万石这么多吧?”


    “所以,臣断定,这其中有很大的问题。”


    “臣恳请陛下,派人去实地暗中调查。”


    在杨轩汇报完的同时,朱标也将带着的折子递呈给了老朱。


    老朱没有马上发表意见,不过却能看到他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他接过朱标手中的折子,只是看了一会儿,脸色就已经变得铁青。


    “啊!混账,混账啊!”老朱怒了。


    直接将折子拍在了御案上。


    “这都是咱的钱,咱的钱!”


    “这些狗东西,竟敢对钱粮赋税下手。”


    “他们贪了大头,就给咱留点小头,实在是欺人太甚。”


    “咱要砍了他们,砍了他们。”


    老朱咬牙切齿的说道。


    “父皇,现在事情还没有查清楚。”朱标这时提醒。


    “那就查。”


    “将这些狗东西贪污的证据查的清清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