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这孙子,真坑

作品:《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够了!”


    奉天殿中回荡着老朱的怒喝声。


    只听老朱语气中含着怒气道:


    “占国大使飘洋万里,满腔热忱的来朝拜,咱们却不管不问。”


    “让人家沦落到客栈里头,有失国格!”


    老朱看着下方的百官,从龙椅上站起来。


    接着说道:“可咱们的中书省丞相,还有礼部尚书。”


    “却当廷推诿,相互指责,更是有违柱国大臣的道德风范。”


    老朱抬手指着百官大声怒骂。


    紧接着,立马下旨:“传旨!”


    “把胡惟庸,梁楷第押赴刑部关押,待事情查明后。”


    “严办!!”


    最后两个字,老朱是看着胡惟庸说道。


    轰!


    后者当即心中一震,眼睛瞪得老大。


    满是不可置信。


    “这…”


    “这…”


    胡惟庸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已经被殿前的侍卫给压了下去。


    趁此机会,老朱开始敲打百官。


    “由此可见呐!”


    “咱在离京期间,朝廷上另有隐情,是非。”


    “甚至是欺君坏法之事。”


    “都瞒着咱呐!”


    “咱可是先打好招呼了,希望大伙儿闻风奏事,严加纠弹。”


    “如果有谁敢知情不报,相互隐瞒的。”


    “咱查出来。”


    “一律处死!”


    老朱冷冷地看着百官,那眼神,让人恐惧。


    “而且,咱一定会查出来。”


    “退朝!”


    说完,老朱大步离去。


    只留下百官还在大殿之中面面相觑。


    走出奉天殿后,百官对胡惟庸入狱一事感慨不已。


    同时也猜测老朱此举的用意。


    ……


    当夜,御史中丞涂节于宫门口求见老朱。


    声称要检举揭发奸相胡惟庸。


    得知消息的老朱淡淡一笑。


    这只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罢了。


    之前百官不敢举报弹劾胡惟庸,主要是慑于胡惟庸的权势,怕他报复。


    现在,老朱已经是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自己要弄死胡惟庸。


    百官自然知道要站在谁的身边。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涂节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次日早朝,百官纷纷上奏弹劾胡惟庸。


    最主要的罪名就是欺君坏法,擅权专政,结党营私。


    当然,还有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罪名,也安在了胡惟庸的身上。


    所有人都想借这个机会,向老朱表一下忠心。


    老朱对此并没有说什么,因为这正是他想看到的。


    短短几天时间,弹劾胡惟庸的折子,就已经在老朱面前堆成了小山。


    “标儿,看到没有,胡惟庸是有多么的不得人心。”


    “当然,这其中不乏投机者。”


    老朱对着身边的朱标说道。


    “全靠父皇运筹帷幄。”朱标道。


    老朱哈哈一笑,不置可否。


    之后便是审讯胡惟庸,由太子朱标负责。


    不过胡惟庸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也懒得开口。


    无奈,老朱亲自下场审讯。


    老朱问胡惟庸,依律,要怎么处置他?


    对此,胡惟庸表示:“做陛下的,用得着讲依律吗?”


    “陛下的话就是法,就是律。”


    “陛下让臣怎么死,臣就怎么死。”


    闻言,老朱拍着胡惟庸的肩膀夸赞道:


    “惟庸啊,你呀,比杨宪可要强多了。”


    想洪武三年处理杨宪的时候,还没给对方用刑呢,就已经开始眼泪鼻涕一大把了。


    和此时的胡惟庸一比,那差的太远了。


    胡惟庸完了,这位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宰相,就此落幕。


    不过胡惟庸案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


    胡惟庸被夷三族,同党御史大夫陈宁,还有那个给老朱告密的御史中丞涂节,也没有躲过这一劫。


    全都被处死了。


    ……


    这段日子,杨轩除了去东宫见朱标,其余时间就待在魏国公府。


    没有再出门。


    如此,他还是能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血腥味。


    这天,朱标将杨轩叫到东宫。


    “臣杨轩参见太子殿下!”


    “杨轩,现在胡惟庸案已经有着扩大的趋势,就连宋师也被押回了京城。”朱标一见杨轩,便连忙说道。


    “宋师?”


    “殿下,宋师怎么会牵连到此案之中?”杨轩面色一变,忍不住问道。


    “是宋师的孙子,宋慎,经查与胡惟庸有勾连。”朱标解释。


    这孙子,真是坑啊……杨轩心里忍不住吐槽。


    “殿下,这陛下要杀的人,臣也没办法啊!”


    “现如今,只能请皇后娘娘出马了。”


    “若有谁能改变陛下的想法,也只有皇后娘娘了。”杨轩说道。


    “看来,也只能求母后了。”朱标叹了口气。


    见此,杨轩心里,也叹了口气。


    宋濂也算是他的老师,他也不想看着宋濂就这么死去。


    宋濂一辈子,也就图了个名声,若是因为胡惟庸案而死,怕是要死不瞑目。


    朱标找到马皇后,后者以绝食相逼,终于是救下了不少人。


    其中一些淮西勋贵,只是被剥夺了军权。


    不过杨轩心里清楚,以淮西勋贵的作风,也只是暂时安全了而已。


    他们迟早是要被老朱所清算的。


    骄兵悍将,已经成了大明内患了。


    韩国公李善长因为弟弟与胡惟庸密谋的原因,本来是要被牵连的,但现在,被软禁在了京城。


    前前后后杀人杀了一个月有余,老朱的屠刀终于是暂时停了下来。


    朝堂之上,各部官员,都出现了缺口。


    杨轩也被朱标抓了壮丁,帮忙处理政务。


    不管杨轩怎么强调自己只是个武将,朱标都是充耳不闻。


    他只用了一句话,就将杨轩轻松拿捏。


    “你还想不想和小妹见面了?”


    杨轩能怎么办?


    软肋被人拿捏了,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当然,也不是没好处,马皇后召见了他好几次。


    并留他在坤宁宫和安庆公主用膳。


    所以,这段日子,杨轩也算是痛并快乐着。


    这天早朝,老朱宣布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要取消中书省。


    彻底消灭宰相制。


    大部分官员当了鸵鸟,他们惧怕老朱的威势。


    当然也有小部分官员反对。


    因为宰相制已经施行一千多年了,对于治理天下,利大于弊。


    而老朱给出的理由也很明确,为了避免再出现像胡惟庸一样的奸臣。


    杨轩得知这一消息,也终于明白。


    为什么老朱要等到现在才解决胡惟庸。


    因为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宰相制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