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还不死心?

作品:《重生1981:开局迎娶貌美村花

    二十几个好手,从最里面开始,一面趟平,一面后退。


    一直到马路边上,整个过程就彻底结束了。


    随后陈飞给大家散烟,说大家辛苦了。


    接下来半个月到二十天,只需要两个人留下养生,其他人就可以在家休息了。


    听到这话,现场并没有欢呼。


    因为休息就没钱了。


    对此,陈飞心知肚明,但是没办法,他总不能养这么多闲人。


    将近两百人呢,养不起……


    不过,他倒是给崔石磙提了个建议。


    先搭个临时棚子,买点工具,修理铺就可以先开起来了。


    崔石磙已经完全被他折服了,连连点头,表示明天就去买工具,搭棚子。


    陈飞说不用,工具的话,他可以从城里捎回来,崔石磙只要把棚子搭起来,再弄个牌子挂起来就行。


    崔石磙满口答应。


    周围的人都很羡慕,但是羡慕不来。


    崔石磙虽然没本事,但是人家有个好亲戚。


    小舅子有本事,多少照顾点就比一般人强太多了!


    自家那个小舅子……


    算了,人和人不能比!


    有人问什么时候开始讲课,教大家种蘑菇?陈飞说必须到房子盖成以后,有宽敞的教室才行。


    现在虽然有了地下室,但里面都是一根根立柱,立柱之间还有横杆相连,没办法在里面讲课。


    众人虽然心急,但也知道陈飞说的是实情,只能等房子盖好再说。


    这时陈飞忽然灵机一动,南窑砖厂的砖拉的七七八八了,但是还有那几间房子,得扒了。


    还有围墙,都得扒了。


    总之,南窑砖厂的一块砖头都是自己的,全部都得拉回来。


    而眼下这些人恰好闲着,不如让他们去扒房子?


    于是陈飞就当面鼓对面锣的说,“南窑砖厂扒房子,扒围墙,愿意去的报名,人数不需要太多,二三十个足够了。”


    话音刚落,立刻有人报名。


    陈飞便问:“有自行车吗?”


    那人一呆:“没有。”


    陈飞抱歉。


    “没自行车不行,步行太慢了,到那都晌午了!”


    说的有点夸张,但是耽误事是真的。


    官庄离温泉十里,温泉到南窑五里,加起来十五里,走路怎么也得一小时。


    来回两个小时,太耽误时间了。


    那人无话可说,悻悻的退了回去。


    这个条件劝退了大部分人,最后只有二十五六个达到条件。


    其中就包括李进。


    于是陈飞就让李进继续领工,早起晚归,注意安全。


    李进嘿嘿一笑。


    “放心吧,都是拖家带口的,知道安全第一。”


    这事就算这么定下来了。


    回去之后,天还没黑,陈飞就去南窑又拉了一车砖才回去。


    第二天,李进带着二十多人开始扒房子。


    南窑人一看这还了得,成品砖拉走就算了,居然还扒房子,就在外面骂。


    渐渐的人越聚越多,甚至有人想往里面冲,被民警及时阻止。


    派出所的李利超和王小兵,奉命常住南窑,直到陈飞拉空砖厂为止。


    看到一群人大呼小叫往里冲,当即拔出手枪,大喝道:


    “你们想干嘛?给犯罪分子充当保护伞,给乡里造成多大损失?”


    “没抓你们就不错了,还想惦记砖厂?”


    “退退退!”


    顺便提一句,村主任丁顺也被抓起来了,而村长申永辉并没有露面。


    群龙无首,那就是一盘散沙,被民警一吆喝就打了退堂鼓。


    退是退了,但是还不甘心。


    有人就嘀嘀咕咕。


    “犯罪的是那几个人,他们已经被抓了,但是砖厂在南窑,就是南窑的财产,凭什么让别人拉走?”


    这话说到南窑所有人心里了。


    虽然他们承认有人犯罪了,但是砖厂是南窑的,里面的东西就应该归他们。


    “你们还好意思说?”


    小李嗤之以鼻。


    “这个砖厂坑了多少劳工你们心里没点数?为了遣返劳工,乡政府想尽办法,最后不得不求着陈飞,每人每年一百块钱!”


    “几十个劳工啊!那可是一大笔钱!”


    “人家陈飞凭什么掏这冤枉钱?”


    王小兵接着说。


    “所以,乡里才把砖厂折旧卖给陈飞,这笔钱,本来应该你们南窑出的,乡政府没找你们就不错了,你们还闹事?”


    “谁给你们的勇气?”


    众人自知理亏,悻悻的不说话。


    但还是不想走,王小兵陡然大吼一声,“还不走?留着干嘛?”


    众人一哄而散。


    下午,陈飞又来拉砖,小王小李和他说起这事,陈飞道了声谢,一笑置之。


    讲真,他从来没把南窑当回事,让派出所来人,主要是不想节外生枝而已。


    他不想节外生枝,不见得别人也这样想。


    县城。


    某家属楼。


    薛见银脸色阴沉放下电话。


    “果然还是不行啊!”


    这些天,薛见银为了给薛留住一家跑个活路,打了无数个电话,请了几十个饭局,却无一例外,全都表示爱莫能助。


    无他。


    牵扯的人太多了。


    几十个劳工,还死了人。


    也就是那时候信息不发达,不然妥妥的热搜。


    这么大案子,多少双眼睛盯着,谁敢打逆风局?


    这时,薛见银的对象王玲凡劝道:“老薛,你已经尽力了,放弃吧?”


    薛见银长叹一声。


    “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家两个闺女,老二那再断了,咱这一枝就彻底绝户了!”


    那时候的人,传宗接代的观念根深蒂固,没有儿子总觉得缺点什么。


    王玲凡唉声叹气,“那还能怎样?别人都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你,估计是捞不出来了,你就别费心思了。”


    “你闭嘴!”


    薛见银心烦意燥的大喝一声,随即气呼呼的说,“不行,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一个,薛刚薛猛牵扯到杀人就不说了,薛强应该还有救……”


    说到这里,薛见银猛一激灵。


    “对了,我去看守所见见他们,如果可以的话,让他们两个尽量把罪往自己身上揽,给薛强争取一条活路。”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薛猛和薛刚明显保不住了。


    薛留住或许也判不了死刑,不过二十年甚至无期徒刑是跑不了了。


    时间太长了,恐怕人没出来,就老死里面了。


    所以,唯一有希望的就是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