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开介绍信

作品:《重生1981:开局迎娶貌美村花

    柳叶儿娘无话可说,只能叮嘱她无论如何不能进陈飞家门。


    柳叶儿满口答应。


    反正在门口也是一样的,能看到陈飞哥就好。


    只不过在收拾好之后,陈飞就要进城了,柳叶儿只能在门口等。


    陈飞家南屋,被陈飞专门用来收购和存放药材,陈飞还寻思着是不是挂个牌子。


    不过这事不急。


    政策还没有完全明确,模模糊糊的就好。


    反正村里人都知道。


    因为蘑菇有点少,所以每家的量从原来的两筐减少到一筐。


    陈四凤就说要不少送一家算了,陈飞说不行,生意不是这么做的。


    落下谁都不好。


    有的时候就可劲送,缺的时候就不给了,多少有点伤人。


    陈四凤吐了吐舌头,“我还真没想那么多,小飞你懂得真多!”


    不过问题就来了。


    原先是陈四凤和祝解放送蘑菇,陈飞送药材。


    但是现在反过来了。


    药材多,陈飞一辆自行车载不完。


    蘑菇少,马车就空一大半。


    虽然说可以捎进城,再分开,但还是不太方便。


    于是陈飞就寻思着,是不是买辆拖拉机?或者干脆买汽车?


    不过摸摸绿军夸里的钱,买汽车好像不太够。


    考虑到以后药材也要进入规模化种植,犁地翻耕是必须的。


    用人力的话,能把人累死。


    这样一想,还是买拖拉机比较好。


    有了这个想法,陈飞就准备去农机站去看看。


    农机站是专门卖农业机械的地方。


    拖拉机,水泵,梨,耙,都有。


    但真正让陈飞下定决心立刻就买的还是宋红军的一句话。


    刚回到家,宋红军就找来了,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陈飞呀,明天就正式开始秋收了,祝解放管着车队,你看这?”


    “没事,我自己想办法。”


    陈飞一下子就明白了。


    祝解放管着车队,农忙时节肯定不能做私活,不然没法跟全大队交代。


    于是陈飞当机立断。


    既然这样的话,就去买拖拉机!


    不过转念一想,买自行车都得要票,何况是拖拉机,肯定不是随便买的。


    于是就朝旁边眼巴巴看着他的柳叶儿挥挥手,“柳叶儿,你先等会儿,我有话跟书记说,一会儿我给你做好吃的。”


    柳叶儿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没事,你忙你的,对了,让五凤把菜拿出来,我摘菜。”


    柳叶儿虽然很想跟陈飞形影不离,但她是比较传统的农村女人,对一些老规矩,有天然的敬畏之心。


    说不进陈飞家就是不进。


    只要脚不踏进家门,就不算违规。


    陈飞拉着宋红军回到家里,先递过去一根大前门,点上,这才问道:“书记,实不相瞒,我想买一台拖拉机,你给开个介绍信?”


    宋红军顿时一愣,烟都忘记抽了。


    “你咋想起来买拖拉机?那东西可不便宜啊!”


    “这不是没车嘛,解放哥得管生产,我又不想耽误卖药材,干脆就买咯。”


    陈飞满不在乎的说。


    宋红军身子略微往前倾,“你的意思是……用大队的名义?”


    “那样省事儿,但是别人问起来恐怕会麻烦,我还是想个人买,您给开个介绍信就行。”


    用大队的名义,将来难免出现各种问题。


    譬如老薛家,肯定会说三道四。


    如果他们硬说车是大队的,就说不清。


    “那我怎么写?”


    宋红军迟疑着,“咱这村小,还没有买过大型机械,没经验啊!”


    “你就写农产品种植与运输,然后写上我名字,我按个手印就行。”


    西岭村还是太偏僻了,别说工厂,连个石灰窑和砖窑都没有。


    别的村差不多都有拖拉机了。


    南窑,北坡,东营,官庄,温泉,都有拖拉机。


    在官庄到县城的省道上,还经常看到汽车的身影。


    唯独西岭,啥都没有。


    太封闭了!


    “这能行吗?”


    说归说,宋红军还是站起身,“你跟我一起去大队,我写好了盖上章直接给你。”


    陈飞说行,两人一起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正在摘菜的柳叶儿立刻惊喜的站起来,“陈飞哥,菜我摘好了,现在做吗?”


    陈飞摇摇头,“我还得出去一趟,你先和五凤说会话。”


    “哦!”


    陈飞走后,柳叶儿无精打采的坐了下来,还要几天,这怎么过呀?


    太难熬了!


    陈飞和宋红军来到大队部,宋红军很快就写好了介绍信,并且郑重其事的盖上章,这才交给陈飞。


    陈飞把介绍信折起来,放进上衣口袋里,“书记,那您忙,我就回去了。”


    回到家里,并没有见到柳叶儿,五凤说柳叶儿娘叫她回去吃饭了。


    陈飞惊讶道:“不是说好了一会儿我做好吃的吗?”


    “我哪知道,可能嫂子不好意思吧!”


    五凤说完噗嗤笑了,“你和嫂子可真逗,隔一道墙,还装的跟真的一样!”


    “你知道什么,这是风俗,都是有讲究的。”


    懂得越多,越是懂得敬畏。


    反过来说,无知者无畏。


    吃了亏就知道了。


    “好吧,反正是你们两口子的事,我还是个孩子,就不掺和了!”


    五凤摇头晃脑,装的像个小大人。


    但是下一秒就暴露了。


    “对了哥,明天就放假了,我也可以跟大姐一起去采药了!哈哈,肯定可有意思!”


    那时候没有暑假和寒假一说,夏天收麦子,会放一段假,叫放麦假。


    秋天收玉米,播种,也有假期,而且时间更长。


    主要是很多孩子都要帮着家里干活。


    学校的老师也很少有正规编制,都是代课老师。


    平时讲课,农忙时就种地。


    工资也不高,但是却有身份,在普通老百姓眼里就是文化人。


    走到哪都受尊重。


    “采药很枯燥的,有时间还不如多读书。”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读书就是一条出路,多一条选择。


    不读书就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


    女的更不用说一般十八九岁就嫁人了。


    自己还是个孩子,就要生儿育女,缝缝补补一辈子。


    当然也有嫁的好的。


    譬如自己媳妇,嫁给自己,吃穿不愁,还有男人宠着。


    但这毕竟是极少数。


    像我这样的好男人,三里五村就我一个吧!


    咳咳,小小的自夸一下。


    几个姐姐都错过了,但是五凤还小,无论如何都要把书读完。


    能考上大学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