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耳中人

作品:《长生仙道:从斩妖谱开始

    道士颔首微笑,却是瞬间来了精神,袖袍一摆道:“小施主且在前带路!”


    那少年大喜,赶忙领着道人匆匆离去。


    不少瞧热闹的村民也呼啦啦跟了去,老里正家的院子霎时间空了一多半。


    “爹,咱们也去瞧瞧?”


    刘信有些跃跃欲试。


    “有啥好瞧的”。


    老者背着手,沉声道:“此次若非纯阳子道长,咱们一家人恐怕就完了,日后但凡碰到这些个邪祟妖魔,有多远,跑多远,哪儿还能上赶着去凑。”


    那刘信心中一惊,缩了缩脑袋,不敢再言前去瞧热闹的话了。


    …………


    少年人领着道人。


    与一群瞧热闹的百姓,在村子里转了几个巷子,最后进了一处破败的小院。


    院子里栽了一棵老槐,枝叶繁茂,遮蔽了大半院落。


    “道长,我娘就在屋中!”


    少年人推开了房门,回头对道人恭敬说道。


    道士颔首,而后随着进了屋里。


    小小的土坯房间,刹时间又挤进去不少瞧热闹的村民。


    房间如此拥堵,以至于众人挤作了一团,哄哄闹闹,吵吵嚷嚷,好似一群儿抢食的鬣狗一般。


    “…娘…醒醒…快醒醒!”


    床榻上,正躺着个面容枯槁,头发花白的妇人,她眼帘紧闭,一动不动,若非胸前还有着微微的起伏,恐怕道士都以为这是一具死尸了。


    那少年人不停晃动妇人,焦急呼唤,直过了好一会儿,白发妇人才慢慢睁开眼,浑浊的眼珠里一片茫然。


    “娘,你终于醒啦!”


    少年欣喜若狂道。


    “靖儿,咱们家怎地来了这么多人?!”


    那妇人昂起头。


    疑惑瞧向了房中的众人。


    “娘先别管他们”,这少年笑着说道:“孩儿请来了一位道长,兴许道长能治好娘的病,娘快让道长给瞧瞧!”


    “道长?”


    老妇皱起了眉头,眼珠一转,就见个青袍道人正笑吟吟站在床榻一侧,她心中一慌,挣扎着便欲坐起身子。


    道士摆了摆手,笑呵呵道:“大娘不必多礼,且躺着便是。”


    那妇人只得依言躺下。


    “今个儿可曾头疼?”


    道士轻声问。


    “不曾!”


    妇人摇了摇头。


    “我娘常戌时后头疼难忍。”


    旁边的少年小声儿插嘴道。


    道士颔首,若有所思地又问道:“可记得那两尺小儿长什么模样?”


    妇人皱眉想了想,说道:


    “那小人不着寸缕,鸡皮鹤发,好似个老头儿。”


    “哦!”


    道士闻言笑了笑。


    在房中四下打量了一番。


    忽而抬手指向了窗外。


    “大娘院中那棵老槐树,想必有些年头了吧!”


    妇人有些疑惑,不过依旧点头。


    “这槐树少说也有百余年哩!”


    道士眉头一挑,笑吟吟道:


    “槐着,木鬼也,乃是赫赫有名的凶树,此树阴气极重,却是极易招引鬼魂邪祟附着树身,你家里栽了这颗老槐,阴气聚集,恐怕已招致不干净的东西,故而才会萌发怪梦,头疼不止”。


    “这…这该咋办?”


    妇人吓的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道。


    “道长,您一定有办法救我娘对吧!”


    那少年人虽有些惊慌,却还算镇定。


    “莫急!”


    道士颔首微笑。


    伸手自袖袍中,取出一张辟邪符箓。


    “待贫道先解决了这邪祟再说。”


    说罢。


    掐诀念咒,辟邪符化作一道青光飞入妇人脑门之中,接着,便见妇人捂住脑门,痛呼出声。


    “娘……。”


    少年人大惊,满脸紧张地扑上前去。


    可就在此时。


    自妇人耳窍中,爬出个两寸长的小人,身无寸缕,鸡皮鹤发,却与妇人适才描述的梦中所见,一般无二。


    “啊?!”


    周遭百姓见了,齐齐发出惊呼之声,其间不免掺杂几道妇人的高亢尖叫。


    “诛鬼驱魔,急急如律令!”


    一声轻喝。


    紧跟着便有几道斩邪符。


    迎头砸向那想要逃跑的二尺小人。


    “吱吱吱……!”


    那小人满脸惊恐,口中亦是发出“吱吱”怪叫,活脱脱好似个大老鼠。


    而后。


    便被斩邪符灼烧成了一股子黑气……


    道士施施然收回手,似是做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一般。


    “大娘所作怪梦与头疼之症,便是这邪祟作怪,贫道已将之除去,大娘已经无碍了!”


    那妇人恍惚间回过神,赶忙从床榻上挣扎坐起,要向道人磕头拜谢。


    “大娘不必多礼”,道士摆手道:“此邪祟虽被贫道除去,不过大娘的身子却也须多静养几天,才可恢复如初!”


    “哎…谢道长救了婆子这条老命。”


    妇人老脸上满是感激,声音沙哑地道:“婆子这些天被那邪祟折磨的都不想活了,多亏了道长您呐!”


    “扑通!”


    却是那少年人屈膝跪下,叩头拜谢道人。


    “道长,您救了我娘,就是小子的大恩人,日后若有所命,小子万死不辞!”


    “万死就不必了!”


    道士莞尔一笑,袖袍一挥,已将少年人从地上扶起,“你且去寻几个壮实汉子,将院中那棵老槐砍去,如此家中才可安生!”


    “是,道长!”那少年人赶忙点头,然后,又好似想起来什么,说道:“道长且稍等。”


    说完。


    少年人便挤开了乡民,片刻功夫,便风风火火的跑了回来。


    手上已多出了个竹篾篮子,里面是些个野菜饼子。


    “人呢?”


    少年瞧着空荡荡的床榻处,愕然问道。


    “哎,那道长不顾娘的挽留,已经离去了!”白发妇人无奈说道。


    “娘,这位纯阳子道长,真好似书上记载的神仙中人啊!”少年人捧着手上的野菜饼子,脸上却有着崇敬与羡慕之色。


    ……………


    日头渐高。


    去往雍安城的官道上,却是行人稀少,如今世道艰难,盗匪横行,一些个出远门的客商,或是进城的乡民猎户,大多结伴而行,鲜有孤身一人行路者。


    距城约七八里外的路边上,有间狭小的茶棚。


    那棚子周遭以芦苇席子围住,屋顶铺了些茅草,虽然简陋了些,可好歹也能为过往行人遮风挡雨,烈日下行到此处,来上一大碗茶叶沫子煮出的茶水,倒也颇为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