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李渊驾崩

作品:《初唐小闲人

    大唐君与臣之间的拉锯,因为一封捷报结束了。


    所有密切关注此事的人,在得知了满朝文武和李世民的争斗最终以这样的方式不了了之之后,都忍不住有些失望。


    尤其是那些不止一次在此事件之中推波助澜的世家之人,心里更是肉痛不已。


    因为他们在这场争斗之中付出了太多东西。


    君权与臣权的斗争,历朝历代都有。


    这样的争斗一旦发起之后,要么是臣权压过君权,如东晋的门阀政治那般,要么就是君权压过臣权,如汉朝武帝那般。


    世家想要重现魏晋时期的门阀政治,肯定是选择站在朝臣这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但现在钱出了,力也出了,结果却是不了了之,这算是怎么个事情?


    可惜,李世民和满朝文武偃旗息鼓,双方都默契的不再提起此事。


    世家此番,也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而就在世家关起门来大声咒骂李世民和满朝文武的时候,一道有关春招的命令,则是从长安出发,不声不响的传遍了整个大唐。


    春招,即春日招生。


    州府一级的行政区域,按照京朔望上中下六个级别,分别制定了不同招生计划。


    选择就读官学的生员,朝廷对其进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先生,书籍,食宿都由朝廷承包。


    这些生员学成之后,只要通过百川书院和国子监的入学考试,便能进入书院或国子监就读。


    直到各大州府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春招计划之时,世家才陡然惊觉,不知不觉间,大唐竟多出来上百所官学。


    看着这些官学不断的吸纳着地方上的学子入学,他们终于反应过来,就在他们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朝堂之上的时候,大唐竟然已经不知不觉间挖断了他们的根基。


    义务教育,免费的先生,免费的书籍,还提供免费的食宿。


    种种政策曝光之后,世家终于慌了。


    太原王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赵郡李氏,纷纷派出人手进入长安。


    他们进入长安的目的,却不是阻止朝廷对天下百姓进行义务教育,而是想要在这场全民教育的盛宴之中分一杯羹。


    可惜,他们还未入京,便被清河崔氏,河东柳氏,还有江南八姓之人拦在了半路之上。


    双方进行了密谋。


    具体怎么谈的,或许只有当事人和李世民这个皇帝知道。


    就连李让这个全民教育的推动人,都一知半解。


    旁人只知道世家洽谈完毕之后,各家代表回到族中便公开了各类稀有典籍和资料,只要有人想学,他们便免费教。


    泾河边上,李让正在钓鱼。


    庞在静静的站在一旁,将这小半年大唐发生的事情,给李让做了一个汇总。


    将这些消息消化完,李让不由得咂摸了一下嘴巴,“世家,有魄力啊!”


    感慨了一句,他正想开口询问,手中的鱼竿忽然一沉。


    “侯爷,鱼儿上钩了!”


    站在李让另一侧,一直观察着鱼线上的浮标的陈一惊呼出声。


    李让皱了皱眉,有些不满地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我又没瞎,用你提醒?”


    挨了一句咒骂,陈一不由得讪讪一笑,急忙伸过抄网。


    李让也抬起鱼竿开始溜鱼。


    庞在见状,也没有在这里多留,对着李让躬身一礼,走上河滩骑上骏马朝着长安的方向开始狂奔。


    这时,一队身披白绫的骑士忽然自官道上驶来。


    “驾......驾......驾!”


    急促的马蹄声,让李让不由得为之侧目。


    李让本来没打算理会,但看见骑士身上的打扮之时,却是忽然站起身来。


    三人三马,人马皆披白绫。


    这样的打扮,唯有一种可能,报丧!


    “谁死了?”


    李让皱了皱眉,心里正疑惑之时,便听得骑士大喊道:“太上皇崩逝于大安宫垂拱殿,讣告传于天下,咸使四方闻之!”


    “太上皇崩逝于大安宫垂拱殿,讣告传于天下,咸使四方闻之!”


    “太上皇崩逝于大安宫垂拱殿,讣告传于天下,咸使四方闻之!”


    骑士们将李渊的死讯重复了三遍,然后毫不犹豫的纵马朝北边而去。


    李让愣住,陈一和王二等一众亲卫也是惊愕不已。


    “太上皇,驾崩了?”


    陈一喃喃自语一句,转过头和王二对视一眼,眼中都有些讶然。


    李让微微皱起眉头,消化着李渊驾崩的消息。


    他记得历史上,李渊驾崩于贞观九年五月,而现在,正是五月。


    李渊和历史上一样,死在了这个时候,那是不是意味着,长孙皇后也会在明年六月去世?


    李让的思维一瞬间发散起来。


    陈一和王二对视一眼,小心翼翼的凑到李让身旁,低声问道:“侯爷,还钓吗?”


    李让回神,见方才上钩的鱼儿不知何时已经脱钩而去,不由得意兴阑珊地摇摇头。


    “走吧,回去了,太上皇驾崩,今年注定是个多事之秋。”


    李让轻声开口招呼了一句,率先收好鱼竿,转身朝不远处的县城走去。


    才刚刚走到家门口,便看见周行带着府中下人正在更换大门口的灯笼。


    红灯笼换成白灯笼,家中也挂起了白绫。


    太上皇驾崩,这是国丧,天下子民都需要为太上皇李渊披麻戴孝。


    李让进入房门,月儿和娟儿便迎了出来,将一块白绫系在他的手臂上。


    金城抱着肉嘟嘟的小平安走出房门,一脸忧心忡忡地问道:“夫君,太上皇驾崩,咱们要回长安吗?”


    李让还没开口说话,金城怀中的小平安便挣扎几下,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朝李让迎了过来。


    “耶耶,抱抱,抱~”


    刚满一岁的小平安,已经能够发出一些简单的声音,放在地上,也能跌跌撞撞的走上几步。


    看见软乎乎胖嘟嘟的小平安张开小手,李让立即就将金城的问题抛之脑后,一把将小平安抱进怀里。


    小平安的小胖腿在李让身上蹭几下,便爬上了李让怀里,咯咯笑道:“耶耶,耶耶,抱~”


    “好!耶耶抱!”


    将小平安抱起来,李让转头看向金城问道:“你刚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