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为难的时局

作品:《我在大唐一步登天

    第82章 为难的时局


    陈玄此人虽说举止轻浮了些,可毕竟来历特殊,有些事,诸位大人还是不问为好。”


    看出李世民的不对劲,长孙无忌第一个反应过来,同时心里也是暗暗松了口气,毕竟若是依着自己之前的打算,只怕此刻自己也得落个被李世民忌惮的结果。


    他高声说着为李世民辩解的话,同时也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


    果然,得了这个说法,李世民脸色略微缓和了些。


    他朝着众人笑道:“也没辅机说得那么严重,咱们君臣一路走来,自然不可能留有猜忌。”


    “只是陈玄这小子,自己在信中说了,有些事万不能让旁人知道,否则可能引发变数。”


    “朕也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能显得小家子气些了。”


    听到这个回答,房玄龄等人心中又是一阵揣测。


    谁都看出来,李世民前边的话不过是客气,如果坚持要看,或者提出质疑,非但不能带来什么好的效果,反而可能引出麻烦。


    短暂的思考后,房玄龄朝李世民说道:“既然如此,陛下只需将可以说的内容,告知臣等也就是了!”


    李世民得了台阶,脸色也终于有所缓和。


    他点点头,朝几人说道:“陈玄给了朕几个物产的名字和大概位置,据说这些东西的产量远比如今的粮食要多,若有了它们,我大唐日后便不用为粮食发愁了。想要推广商农并重之法,也有了基础。”


    “只是这些东西要么距离太远,要么就是连陈玄也不确定位置。还有嘛,就是朕担心保存等问题,最后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自古以来,能成为开国勋臣的本就不可能是庸碌之辈,更何况,这些人能做到中枢之位,成为皇帝股肱,自然也都有些见识和远超常人的决断。


    听到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第一个反应过来。


    他朝李世民说道:“陛下,此事之所以难办,实际上不在于行程有多远,也不在于花费多大,而是我大唐的威名能否震慑诸国,否则,咱们花费大量财力、人力,派出去的商队,可能还没带回什么东西,就先被人给洗劫了。”


    “是啊,臣前不久遇到过一伙胡商,据他们所说,每每出来经商,一家都会分成数队出门,怕的便是遇到劫掠的盗贼,会血本无归。可即便是这样,也时常会因为盘剥、盗寇甚至天灾,回去的人,不足原本的一半。”


    房玄龄也是一脸无奈,赶忙朝着李世民提醒。


    听到两人的话,李世民心中也是颇为担心,毕竟大唐就算再强盛,如今也不足以真的震慑整个天下。


    略微思考后,李世民摇了摇头,脸上满是遗憾之色。


    他轻叹道:“如此说来,想要靠着行商寻找作物,还得再等一等。那你们觉得,先试试陈玄所说的办学,又是否可行?”


    长孙无忌同魏征等人听到李世民的问题,赶忙彼此交换了个眼神。


    魏征第一个说道:“陛下,臣还是那句话,兹事体大,而且此事关乎的不止是我大唐日后的文运,更是吏治,乃至人心向背!”


    李世民自然也知道,这话并非危言耸听。


    一旦修改原本的教育体系,便等于是改变了朝廷取才的规则,如此以来,士族门阀想要进入仕途,就得又经过数年的适应过程。


    如此以来,几乎就是在削弱士族门阀的权势,那些老家伙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他们就算表面上不会生事,可背地里,必然是免不了许多小动作。


    更何况,陈玄的建议,也等于是在挑衅自汉武改革后,便确立的儒教地位。


    所谓史笔如刀,说得可不只是要帝王将相严格要求自己,更在提醒上位者,不可得罪儒家和史官。


    否则,便真的是千古一帝,被儒士得了机会,也能编排成个遗臭万年的昏君、暴君。


    此等风险,李世民不愿意承担,但想要让大唐富强,也是他的夙愿。


    一时之间,李世民还真有些不知该如何应对这些纷繁的事务。


    又是一声叹息,李世民虽未说什么,可却已经将自己的情绪和态度表达了个清清楚楚。


    长孙无忌心中略微思量后,还是硬着头皮,向前几步。


    “玄成所言极是,但陈玄也曾提议,建立所谓的试点,如此以来,花些时间,高下立判。”


    “陛下,臣以为这事花销不大,况且一开始若只是给一个小官,甚至是吏员,或许影响不会太大。”


    “再者说,陛下大可从哪些候补的官员之中,遴选合适的人,去参与学习,如此以来,也算是两边兼顾!”


    这番说辞,其实是长孙无忌从陈玄的话里总结而出。


    作为天子近臣,长孙无忌很是清楚,什么时候该去支持李世民。


    况且他也曾做过前隋的官府中做事,大唐建立以后,他更是掌管吏部,自然明白做官的门道,也明白处理政务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他这话一出口,房玄龄立刻也随之响应。


    只是和长孙无忌不同的是,房玄龄之所以开口,完全是好奇陈玄提出的方案究竟能有多大的可行性。


    “陛下,臣也觉得,若是从后补官员中选出一些,经过调教后,外派做官,是个两全之法。”


    “如若此法可行,日后咱们再从寻常子弟中挑选,也能堵住旁人的嘴。”


    得了两人的响应,李世民的心情稍稍好转,但同时却依旧存了几分担忧。


    他将目光移到杜如晦的身上,而杜如晦此时却已经心乱如麻。


    他很清楚各种利弊,也明白如此若是支持陈玄,便等于是在支持李世民,但他不确定,陈玄所谓的建议,究竟有多大的可行性,更不确定此举会给大唐带来怎样的影响。


    他本就谨慎,此刻自然不敢轻易决断,面对李世民的目光,他心中压力大得吓人,额角竟不自觉地渗出了汗水。


    “克明,此事你怎么看?”


    等了半晌,李世民也没等到杜如晦给出态度,无奈之下,他也只好主动开口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