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徐庶许昌来信!先生诸葛先生,有

作品:《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

    《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全本免费阅读


    第83章 徐庶许昌来信!先生诸葛先生,有弟子三十六人!皆人杰!


    许昌皇宫,刘协与马腾等人,心惊肉跳的时候。


    襄阳,太守府。


    玄德公自外归来,穿越巷弄。


    一路上,不少襄阳百姓都驻足躬身,刘备与其他主公不同,刘备并不会让士卒驱赶百姓。


    原本,这些襄阳百姓们还以为前任太守死后,襄阳的天会大变。


    可刘备走马上任以后,襄阳非但没有沦陷战火。


    反而在刘备的治理下井井有条。


    在战乱时代,能够为百姓创造一个太平安稳的居住之地,便是泼天的大恩。


    “玄德公。”


    “玄德公,这些是家里下的鸡蛋。”


    “玄德公,多亏有您,我们才能免受战乱之苦啊!”


    “玄德公……”


    刘备车马暂停,周围的百姓立刻一哄而上,将车马围住。


    对于这个新太守,老百姓们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与感恩。


    刘备笑了笑,他将老百姓们的好意一一收下。


    但是百姓们送的礼物,他却是分文不取。


    “老妇人,这些鸡蛋还是自家留着,给儿孙吃。”


    “备能看到你们笑逐颜开,便是最大的欣慰了。”


    那手捧鸡蛋的老妇人不禁热泪盈眶,痛哭流涕。


    她连连点头,开口说道:


    “好好好!我都这个岁数,还能安享晚年,多亏了太守大人啊!”


    话说一半,老妇人不禁轻叹一声,她擦去眼泪,抽涕地说道:


    “只恨我那二儿子,远在桂阳,在那两个贼人治下。”


    “不知今后,可还能母子相逢了……”


    刘备闻言先是一愣,随后笑着拍了拍老妇人的肩膀,安抚道:


    “若是因为此事,那便不无须烦忧了!”


    说着,刘备站直身子,对着百姓们朗声说道:


    “桂阳传来战报,备的麾下战将已攻打桂阳,三日内,必可破城!荆州九郡已回归六郡!”


    “诸位要是有远在桂阳的亲友,自今日之后,皆可畅通往来,不受禁管了!”


    闻听此言,百姓们一个个瞪圆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古来战时,尤其是当今这诸侯割据的纷争乱世。


    城郡相邻,纵使是在同一个州府之下。


    可若是分治于不同的诸侯。


    那两郡之人,便极难有所往来!


    除非是有两郡通商的行令,否则根本入不得城关。


    寻常百姓家,明明什么都没有做。


    但就因为诸侯之间征伐割据。


    平日里不过几天的路程,却成了一生的距离。


    荆州九郡,六郡尽归刘备之手。


    这便相当于,六郡之内,百姓畅行无阻!


    想见的人能见到,想说的话能当面说清楚!


    这不就是老百姓们最朴素的心愿么?


    回过神来的百姓们一个个皆热泪盈眶。


    他们,竟发自内心的齐整下跪,虔诚跪拜:


    “拜谢太守大恩!”


    刘备见状急忙上前搀扶,还不停吩咐随行小厮一同搀扶。


    看着百姓们一个个期盼的面容,刘备也不禁心生感慨。


    他想要的,就是如今这般其乐融融的太平模样。


    荆州应如此,天下应如此!


    权势、局势,改变了人心。


    而他刘备,玄德公所要做的,便是匡扶这个将倾的汉室!


    重新为黎民百姓撑起一片朗朗晴天!


    会后告别了百姓们,刘备车马启程,回返太守府。


    入府之后,更换常服。


    他直奔书房而去。


    回程的路上,刘备突然想起来。


    他当初与军师初次见面的时候,军师曾画过一张堪舆图!


    当时,刘备对这张堪舆图倍感惊讶。


    但军师却说,那堪舆图尚有误差,还需重新再画。


    刘备觉得就此烧了难免浪费,便留在了手里,珍至高阁。


    他依稀记得,当初,就在这张堪舆图上。


    军师在荆州之地,画了一个圆圈。


    刘备心中惊异。


    他猜想,该不会军师尚未出山的时候,便已经有了今日之决策了吧?


    走进书房,他屏退下人小厮。


    在书房中一同翻找,翻找得发髻凌乱。


    终于在高阁之上,一个锦绣的木匣里寻到了。


    摊开地图,立刻在上面寻找荆州的位置。


    当看到荆州城关外,那一个大大的圆圈时,刘备双目圆瞪,怔在原地!


    军师当真早有谋划!


    这荆州之地,早便在军师计划当中。


    那岂不是说,从军师出现一直到现在,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照军师的谋划有条不紊地行进着?


    军师步步为营,每一步谋划,每一步棋都走对了!


    这……究竟是何等的通天才学?


    刘备心中又惊又喜,同时又有丝丝缕缕的凉气在后背缠绕。


    他惊喜在于,军师所展现出来的才学,远比刘备预想中的还要惊人!


    后怕在于,幸亏当初他坚持不懈的将军师请出了山!


    如若不然,若军师落在曹操手中。


    那便是如虎添翼!


    今日,能入主这荆州之地的,就不是他刘备,而是曹孟德了!


    心中感叹,连连摇头。


    诸葛明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又攀升了一个层次!


    “我得军师,如有神助!”


    太守府内,刘备前所未有的畅快与豪迈!


    眼下,五路大军直取桂阳,荆州九郡六郡在手,其余三郡亦如囊中之物。


    这才入主荆州多少时日,便能如此轻松地掌握实权!


    一切,都多亏了军师妙计!


    如今,喜上心头,刘备不禁回想起往事。


    要想当初,尚在新野之时。


    日夜提心吊胆,还要提防曹仁攻城!


    而今,我已成荆州之主,手握九郡人丁钱粮,可堪称一方大诸侯!


    在新野的日子,恍若隔世!


    看着桌上摆放的堪舆图,刘备笑着说道:


    “军师助我,以荆州为基,这匡扶汉室,指日可待啊!”


    “报!”


    “启禀主公,屋外孙乾等候。”


    就在刘备心中感叹之时,牙卫小厮门外禀报。


    孙乾?


    刘备将桌上的堪舆图收起放好,整理了一番仪容。


    这才是放人进来。


    孙乾入府,三步并作两步,手捧着一封书信直奔书房而来。


    待见到刘备,他双手奉上,开口说道:


    “启禀主公,许昌徐庶来信!”


    “徐庶来信了?”


    刘备心中不禁大喜,他结果书信,拆开封条。


    书信之上,是徐庶难以言表的欢喜:


    “恭喜主公,拿下荆州,坐稳太守之位!”


    “主公请诸葛先生出山,大汉当兴!”


    “当初襄阳学堂,共有三十六子!皆人杰!徐庶不才,曾跟随先生学习,方能得到主公欣赏!”


    “只恨徐庶身陷曹营,不能再为主公出谋划策了!”


    看着徐庶的书信,刘备心中不禁惊愕。


    徐庶曾经跟随先生学习?


    而且先生还有三十六弟子?!


    这三十六弟子究竟何人?又身在何处?为谁效力?!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刘备心中倍感惊讶。


    他本以为,军师乃是通天大才学者。


    可今日才知,军师乃是如司马徽一般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知为何,军师曾经说过的话浮现在刘备的脑海中。


    当时,刘备只是感慨军师胸怀之宏伟。


    今日才算是真个明白。


    军师是知行合一!


    “报!”


    “曹操许昌誓师!封五子良将,八虎骑!士气大镇”


    俗话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刘备此番骤然出击,直取桂阳。


    虽是大喜,可却也有隐忧伴随其中。


    许昌曹操岂会坐视不管,放任刘备一家独大?


    刘备从欢喜之中惊醒。


    他眉头轻蹙,将书信好生装好,转头对孙乾说道:


    “我去见军师,不要叫旁人打扰!”


    ……


    襄阳,军师府。


    军师诸葛明久久伏桌于书案之上,不肯抬头。


    这一坐,便是一个昼夜。


    非是诸葛明明镜心悬,不觉困顿。


    而是因为,荆州大局未定,北有许昌曹操大军伺时而动。


    虽然桂阳入手已是板上钉钉。


    可若是无法抵御曹操大军,那这夺来的荆州,也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已。


    军中,刘备可以欢喜,诸将可以欢喜,士兵可以欢喜。


    唯独他诸葛明不能松懈。


    只因他乃是首席军师,承载军政要务。


    他要面对的,是曹操的谋士团,是天下所有谋士。


    敌众而我寡。


    虽有自视天下所不能及的才学,可也不能恃才放旷。


    万不能做那伤仲永之流!


    一旁抱着笔架,肥嘟嘟小脸撑在笔架上的书童猛的垂头。


    从睡梦中惊醒的小书童揉了揉惺忪睡眼。


    抬眼望去,先生居然还在伏案奋笔疾书。


    小小书童不禁稚声说道:


    “先生您要休息。”


    诸葛明闻言轻轻一笑,他转头看向小小书童,笑道:


    “怎么,让你背的弟子规全背下来了?”


    “我现在便抽查考背,若是磕绊一句便罚你少食一顿,可好?”


    小书童闻言立马噤若寒蝉,连忙摇头摆手。


    “同是人,类不齐,后面是什么?”


    诸葛明发问,小书童立马捂住耳朵,小心放好笔架,逃也似的离开了。


    刚跑出书房,便看到来访的玄德公。


    小书童停下身子,恭敬的行了一礼。


    随后接着捂着耳朵,小跑着跑走了。


    刘备见小书童如此模样,他走进书房,笑着问道:


    “军师,伱又责难书童


    了?”


    伏案的诸葛明一听到主公的声音。


    他立马站起身来。


    可由于熬了一夜,再加上站的太猛,竟有一瞬间恍惚。


    刘备见状快步上前搀扶住诸葛明的双手。


    抬眼观察,发现诸葛明面色憔悴,心疼埋怨道:


    “军师,再繁杂的要务也不能耽搁休息!”


    说着,便对侍奉的下人们责问道:


    “军师如此操劳,为何不服侍其早些休息?”


    诸葛明摆了摆手,摇头说道:


    “主公,勿要责问他人,是我执意勤政的。”


    军师如此辛劳,刘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他叹了口气,对小厮吩咐道:


    “速去我屋中,取来当归,为军师入药冲服。”


    小厮见状面露难色,小声说道:


    “啊?主公,那是糜先生为您费尽力气掏来的,珍贵非凡。”


    刘备眉头倒竖,呵斥道:


    “糊涂!药不正是拿来用的!”


    “军师如此操劳,区区一味药,有何足惜?”


    小厮这才快步退下,回府拿药了。


    主公对待自己,视若亲兄弟。


    诸葛明虽然没说什么,可却都看在心里。


    他开口,诚恳说道:


    “谢主公关切。”


    刘备此番前来,本意是想要跟军师说一说许昌的事情。


    可见军师如此模样,他便将嘴里的话憋了回去。


    许昌到荆州还有些时日,不差这一会功夫。


    还是先让军师好生歇息的好。


    刘备心中思量的时候,诸葛明也打眼打量着主公。


    他见主公眉宇虽然舒展,可却隐隐有蹙眉的迹象。


    诸葛明心中了然,主公显然是有事来问。


    而眼下,荆州局势大定,长沙那边的周瑜也牵制稳妥。


    唯一能让主公担忧的,恐怕也就只有许昌的曹操了。


    诸葛明轻笑一声,他开口说道:


    “主公此番,乃是为了许昌的事情而来吧?”


    刘备闻言眉头轻挑,他疑声问道:


    “许昌的军情,军师你已经知晓了?”


    诸葛明摇了摇头:


    “不知,只是能让主公烦忧的,除了许昌,没有别的事情了。”


    刘备点了点头,轻叹口气说道:


    “哎,本欲不说,免得打扰军师休息。”


    “既然已经说开,那便一并说了吧。”


    说着,刘备将斥候送来的情报悉数说给诸葛明听:


    “曹操在许昌封五子良将与八虎骑,士气大镇!”


    “眼下荆州尚有三郡未定,曹操又即将来犯。”


    “荆州不比江东,水路不甚多。曹操的大军可有用武之力。”


    “虽说军中已新增不少兵甲,可较之曹操的五十万大军,还是差距过大。”


    “这可该如何是好?”


    刘备嗟叹一声,只觉的前路无光。


    诸葛明闻言沉吟少许,随后语气坚定的说道:


    “主公,准备应战吧。曹操不日南下。”


    刘备以为自己听错了,他诧异的转头看向军师。


    “军师……”


    本想和军师说明敌我差距悬殊,正面对敌胜算渺茫。


    可是,当看到诸葛明那坚定的眼神时,到嘴边的话便说不出口了。


    这一刻,刘备有些恍惚。


    遥想当初在新野时,军师也是如此笃定。


    回想起过往的经历,军师算无遗策,从未有所疏漏。


    虽然荆州还未彻底收服,曹操又倾巢而出。


    可刘备却心中相信。


    只要有军师在,便无需担心!


    军师,就是他的底气,他的信心!


    ……


    桂阳城内


    大将军府邸


    蔡瑁听着城外厮杀声,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不停在大堂内来回踱步,心乱如麻。


    “张允!”


    “现在都要火烧眉毛了,你还干坐着干嘛!?”


    “赶紧拿个主意!”


    心烦意乱的蔡瑁看着张允坐在一旁,面无表情的出神,心中的火气腾的一下就上来了。


    张允面如死灰,伸出五根手指数道:“关羽、张飞、赵云这些万人敌的武将,率领五路大军围困桂阳。”


    “此时外界无法借力,还能有什么办法?”


    说着,张允的面颊上泛着一抹苦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