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咱们知青院这么好,我听有些婶子说很多知青下乡都只能住在老乡家里。


    咱们这算是有福的,还可以两人住一间。”


    “是呀,我也听说,这屋子虽然不大,但是睡下我们两个人绰绰有余。倩美,你想睡哪边?”


    “我就睡这边吧,这窗户还是要用报纸糊上才好。”顾倩美也没挑,随意的选了一个床。


    黑省的床是下是炕,因此确实没什么大区别,梁玉莹闻言从袋子里拿出一沓报纸。


    “这些应该够了,现在我就来把它糊上。”


    顾倩美也没闲着从院子里拿了一把扫把,将整个屋子都打扫了一遍。


    随后两人又去打了一些井水,从里到外都擦拭了一遍。


    这个屋子看起来就算是能住人了,两人这才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


    梁玉莹边收拾边提议道:“这屋子里空的很,也没个柜子什么的,东西都没地方放,不如我们去问问向琴姐看有没有村子里的人会打柜子的。”


    “嗯嗯。咱们吃了午饭就去问。”两人也累很了,拿出自己的干粮三两口就吃了起来。


    梁玉莹她们两个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其他人也没闲着,毕竟是自己以后要去的地方,不收拾一下根本不好住人。


    吃过饭,梁玉莹和顾倩美朝向琴的屋子走去。


    “向琴姐,不知道有没有打扰你,我和倩美刚收拾完屋子,只是屋子里也没个柜子什么不太方便放自己的东西。


    因此,想问问向琴姐你知不知道村子里有谁会打柜子什么?”边说边递给向琴一块大白兔奶糖。


    “大白兔奶糖多贵呀,梁玉莹同志你留着自己吃。村子里就有会打柜子的人,等会我带你们去。”


    “向琴姐你就收下吧,我们初来乍到的什么也不知道,还指着你多教教我们。”梁玉莹将糖递给向琴。


    向琴推脱了一下就接受了,两人索性回到屋子里再坐会儿。


    向琴则去问了问其他人是否需要打柜子,得知周云琴几人也要,于是就带着要打柜子的几人朝村子走去。


    他们知青院在村子的东边,离村子不远,但没在村子里。


    据说是因为那个地主想让长工多干点儿活,这才把院子盖在了村子旁边。


    眼下正好是中午,村子里干活的人都回来了。


    这不一些大爷大娘就坐在村口的大树下一边乘凉,一边闲聊着。


    眼尖的大娘见向知青领着几个新的面孔,不用猜这应该就是新知青了。


    王大娘开口道:“向知青,这些就是新来的知青?”


    “是的,王婶,这些都是这次新来的知青。他们刚来这不是缺了点儿柜子什么的,我打算带他们去跟张强叔换点儿柜子回来。”


    其他人一听明白了,“哦,那你们忙。”


    其他人也没再说话,毕竟人家要去干正事,再拉着人说闲话就不好了。


    等一行人走远了,大娘大婶才说道:“哎哟,这次来的女知青有几个好俊啊,男知青看着有些弱。”


    “是嘞,不晓得他们适不适应得了咱们这里的活……”


    前头来的五个知青,人少,活干得不怎么样,但人到底没犯什么错。


    因此,村里的即使不那么喜欢他们,也不会特别讨厌。


    “听说这次来了足足十五个呢,人一多就不那么太平了。”


    “有咱们大队长在乱不了……”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


    “张叔在家吗?”


    张强的媳妇荷花婶笑呵呵的将人请到了院子里,“在呢。向知青你们快进来坐。”


    “多谢荷花婶,我这次带他们是来找张叔打点儿柜子什么,也不知道张叔有没有空。”


    荷花婶看了一眼旁边的几人,我的个乖乖,这些个知青穿得也太好看了吧。


    也难怪一来就要打柜子,一看就是不差钱的主。


    “当家的,你快出来。”


    屋里的张强闻言走了出来,约莫看着是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皮肤黝黑,手上是一层厚厚的茧,一看平时就没少干活。


    “你们都需要些什么东西?”


    梁玉莹几人一次上前说了一下自己的需求。


    “我这还有几个已经打好的柜子,你们看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