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家里来信

作品:《年代:从知青下乡开始躺赢

    早饭之后,周子文来到生产队集合。


    开荒的活已经干完了,今天会有新的任务分给他们。


    结果和李大嘴得来的消息差不多,他们的新工作是建晒谷场。


    晒谷场可没那么简单,这个年代水泥是稀缺物资,晒谷场根本不可能用水泥来建。


    不过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没有水泥,还可以用石头。


    所以开采石头成了周子文的新工作。


    生产队建的晒谷场可不小,毕竟是一个一千多人的大村子,种的粮食也不少,建立这么大一个晒谷场,涉及到的事情方方面面。


    只是周子文因为力气大,干活卖力,被分配去开采石头。


    “邹队,这玩意我不太会啊!”周子文有些为难。


    “没事,不需要你会,你只需要出力就行。”邹队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


    刚开始,周子文还有些疑惑,据他所知,开采石头可不是简单的活,对技术要求还挺高的。


    不过等他到了地方,被安排具体工作时,终于知道小队长为什么这么说了。


    他的工作确实很简单,也不需要什么技术,抬石头嘛,有力气就行。


    “唉,我成下苦力的了。”


    周子文叹了口气,但也没有抱怨。


    谁让他不是石匠呢!


    虽然开采石头的有很多也不是专业石匠,但别人看的活多了,稍微懂一点也能帮上忙,当个二把手。


    关键是周子文觉得这工作还挺不错。


    毕竟他的工作只是抬石头,虽然采石场到晒谷场的距离有点远,但开采石头的进度也不快啊!


    根据和其他工友所说,他们这个活其实挺轻松的,一天也抬不了几趟。


    在采石场,周子文并没有立即工作,因为石头还没开采出来,想抬也抬不了。


    没事干的时候,周子文就看他们开采石头。


    还别说,看着一块块石头从山石上取出,又经过加工,成为四四方方,平平整整的样子,周子文都有了动手的冲动。


    不过打石也是要讲技巧的,对他这個门外汉来说,想要快速学会,除非挂机。


    只是周子文不愿意把八极拳从挂机面板取下来。而且就算要学,也不差这一时半会。


    等石头开出来了,周子文这边的工作也开始了。


    “嘿哟,嘿哟!”


    “嘿哟,嘿哟!”


    抬石头的时候,村民们喊着号角,周子文觉得有趣,也跟着大家喊。


    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喊出来后,他感觉有劲多了。


    其实抬石头对他来说挺轻松的,毕竟他的力气,村里人估计没一个比得过他。


    要不是不喜欢出风头,而且也没必要,他都不需要两个人一起抬。


    他一个人,拿根扁担,一次挑两块不是问题。


    一块石头也不过两百来斤,以他的体力,五百斤以内不是问题。


    一路上,别人还要休息好几次,但周子文却不需要。


    不过抬石头是两个人的活,他的搭档是李大嘴。


    就算他不需要休息,也需要照顾一下别人。


    “周老弟,你的力气好大啊,走了这么远的路,连汗都没怎么流。”李大嘴用肩膀上的毛巾抹了把汗,羡慕的说道。


    “我从小练拳,力气大一点也很正常。”周子文一脸谦虚,并给自己打造了一个从小练拳的人设。


    这样他就可以通过李大嘴把这事传扬出去,以后也能少些麻烦。


    以后人家知道他是练拳的,在想找他麻烦之前,也得先考虑考虑。


    周子文与人和善,不喜欢麻烦,也不想惹麻烦。


    能减少一些麻烦,当然更好了。


    “周子文同志,有你的邮件。”


    抬了一趟石头,正当周子文准备抬第二次的时候,一名骑着二八大杠的邮递员来到采石场。


    “好的,来了。”


    听到这话,周子文面露喜色,不用猜就知道,他的信是家里寄过来的。


    虽然才来乡下没多久,但周子文却很想念家里人。


    家里有关心他的老爸老妈,有爱护他的哥哥姐姐,还有他漂亮可爱的双胞胎妹妹。


    “你是周子文同志吧?”邮递员向周子文确认身份。


    “是的,我就是周子文,乡亲们都可以作证。”周子文点了点头。


    “这里有你的一封信,和一个包裹,请你查收。”


    邮递员把周子文的东西递给他。


    信倒是没什么,虽然摸起来有些厚,估计里面装了不少东西,估计还有一些票据什么的。


    就是寄过来的包裹有些大,也不知道家里给他寄了些什么。


    签字确认之后,周子文请了会假,把信和包裹放回家里。


    因为还在上工,他也没时间看信,匆匆放下之后,他就回到采石场,和李大嘴一起抬石头。


    很快,中午下工时间到了,周子文和陈家姐妹汇合。


    “子文哥,你今天是不是收到邮件了啊?”路上,陈巧依问道。


    她们姐妹俩这次也被分来晒谷场这边了,不过她们的任务是干一些轻松的杂货,并不是很累。


    “是啊,你们也收到了吗?”周子文问道。


    “嗯,不过还没来得及看,不知道家里寄来的是什么。”陈巧依道。


    “我也是。”周子文点了点头。


    邮局来信,一般送达的时候都有一个固定的时间。


    像这次,虽然周子文的信和陈家姐妹的信送来时间不一样,但还是在同一天送来了。


    回到家里,周子文坐在床上,打开信封看了起来。


    不出所料,信封里塞了一堆票据,有肉票、粮票、工业票等等。


    能弄到这么多票,估计是周爸托关系找其他人换的。


    打开信,里面有老妈写的,有大姐二姐写的,还有小妹写的。


    里面都是一些关心的话,问他在乡下过得好不好,让他注意身体,不要和别人闹矛盾等等。


    信里也交代了票据和寄来的包裹。


    这些票据,多数是老爸搞来的,也有一些事大哥二哥、大姐二姐找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信里还说,小妹的工作安排下来了,在供销社当售卖员,在这个年代,算是铁饭碗了。


    为了小妹这个工作,老爸在其中出力不少,为此还欠下朋友的大人情。


    知道小妹有了工作,周子文也很开心。


    毕竟在家里,小妹和他的关系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