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西山大营节度使,交银子

作品:《傲世第一皇子

    一进入御书房,晋帝的声音便从一面书架后传出来。


    “听说你有好消息要告诉朕。”


    “这里只有你我父子二人,今天在这里说出去的任何话,都不会被其他人听到。”


    “尽管说吧,希望你不会让朕失望。”


    晋帝手捧一卷书,从书架后走出来。


    如果站在平常人的角度来评价,晋帝绝不是一个好父亲。


    赵鼎历经万千险阻,终于从郢都返回京师,而他却神色淡然,仿佛一切从未发生过。


    就算那些残忍野蛮的草原人站在书房,也只会觉得赵鼎和晋帝只是长得像,绝不会有一点血缘关系。


    好在此赵鼎并非彼赵鼎,对于晋帝,他没有一丁点感情。


    更不会生出‘我要好好孝敬父皇’‘他给了我生命,他是我的主宰’这样的想法。


    但在撕破脸皮之前,赵鼎仍需保持基本的尊重。


    “启禀父皇,儿臣在楚国时,广泛结交军中将领,朝中官员,因此得知了不少楚国的情报。”


    “又因儿臣率兵征伐岭南,一度掌握极大的军权,所以对楚国的军事尤为了解。”


    赵鼎没有直接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吐露出来,这会显得自己得到的太容易。


    好在楚皇没有因上了年纪就昏了头,责怪赵鼎为什么不趁着兵权在手,攻下楚国的郢都。


    且不说岭南距离郢都足有两三千里,如此漫长的距离,赵鼎起兵后,楚皇立马就能调动全国军队围攻。


    单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士卒,就不会听从赵鼎的命令。


    毕竟他们只是因为暂时的战争而从属于赵鼎,一旦战争结束,就要立刻回归建制,听从各地驻军长官、总兵官指挥。


    晋帝冲赵鼎点了点头。


    “朕知道你不容易,朕会想办法补偿你的。”


    得到晋帝的许诺,赵鼎这才有了动力继续讲下去。


    “结合搜集到的情报和我个人的判断,楚国的常备兵力大约在八十万人左右。”


    “在岭南战争开始后,楚国人认识到自身战力的不足,因此更加迅速地扩军,预计在一个月后,就会新增三十万接受过简单训练的新兵。”


    “不过在楚军中数量最为庞大的,还要算乡兵、民勇、贵族地主武装。”


    听到赵鼎说楚军数量最为庞大的并非常备军,晋帝来了兴趣。


    “这些人有多少?战斗力如何?如果战争爆发,楚皇能把他们都派到前线吗?”


    晋帝没有打过仗,但身为帝王,他总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赵鼎摇了摇头。


    “这些人的总数超过二百万,但战斗力参差不齐,绝大部分是一触即溃的武装壮丁。”


    “只有大约五万人是较为精锐的贵族私军,若战争爆发,极有可能被派到战场上。”


    事实上,在赵鼎的眼中,这些贵族私军的战斗力也很一般。


    只不过贵族们舍得花钱养兵,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整日熬打筋骨,习练武艺,让着些贵族私兵都成了精兵。


    若是单拎出来捉对厮杀,恐怕陈庆知麾下的边军也远不如。


    可若结成军阵,进行残酷地战斗,这些贵族私军就不行了。


    毕竟他们很少接受大规模的军阵训练,不擅长正规作战。


    晋帝忍不住撂下手中的书卷,快步走到地图前,用手指抚摸地图上的大江。


    “看来这五万人马是一个相当大的变数啊。”


    自顾自地感叹一番后,晋帝忽然想起赵鼎。


    “你回来后,有没有想过做点什么?”


    如果有可能的话,赵鼎只想做一个不问世事,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


    但现实不允许他这么做。


    且不提在江上和项敏许下的约定。


    因为除掉三皇子赵山的缘故,单单是大皇子赵岐就不会放过自己。


    不过赵鼎不会蠢到不加掩饰,直接把心声说出来。


    “儿臣只盼能回到府中,多养上几房妻妾,生几个大胖小子,尽力为皇家开枝散叶。”


    “如此过完一生,岂不快活?”


    这样的日子当然快活了,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就连皇帝也羡慕。


    做一个皇帝说明不了什么,可能做一个好皇帝说明十有八九是一个工作狂。


    空有天下最尊贵的地位,至高无上的权力,日子过得却还不如一个地主逍遥自在。


    果不其然,晋帝佯装发怒。


    “胸无大志,岂是我赵家子孙。”


    “你既知兵事,朕就将西山大营交给你管理,务必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练出三万精兵。”


    殊不知,此举正中赵鼎心意。


    乱世之中,有兵权才有地位,生命才有保障。


    否则赵鼎怀揣百万财富居于京城,就像小儿持黄金走过闹市一样,会轻易被人夺走。


    出人意料的是,赵鼎竟然拒绝了。


    “这,会不会太招摇了,儿臣才刚刚回到京师,父皇便委以重任,我怕遭到满朝文武的非议。”


    晋帝冷哼一声。


    “你带着三百万两的财富,大摇大摆地从楚国回到京师,难道就不招摇了?”


    “如今国家危如累卵,你身为皇子,理当为国家尽一份力。”


    “这西山大营节度使不是白当的,把三百万两交出来,朝廷各处征兵、调兵,急着用呢。”


    这话一出口,差点把赵鼎给整无语了。


    开口没说两句话就管我要钱,这是把我当儿子还是把我当摇钱树啊。


    “那些都是流言,我哪里有三百万两之巨的财富,全部家当凑在一起,也不过一百多万两。”赵鼎摊开手,露出苦涩的笑容。


    “不管你有多少银子,全都交出来,朝廷的军国大事高于一切。”晋帝不耐烦道。


    “儿臣领命。”赵鼎拱手弯腰,在暗处露出一丝笑意。


    我赵鼎的钱可不是那么好拿的,这上百万两银子暂且交给你保管,要不了多久,我就要你成倍地吐出来。


    晋帝要拿银子对付楚国,势必要找一位熟悉楚国情况的人做统领。


    放眼晋国,论能力、论地位、论名望,除了赵鼎还有谁堪当大任?


    这是实力带给赵鼎的自信,也是他执意要回到晋国的一大原因。


    古有吕不韦奇货可居,我赵鼎为何不能择一适宜的土壤,让自己长成参天巨木?


    何况,我本来就是晋国人,为晋国而战是我与生俱来的责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