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恨东风恶

作品:《国公夫人她人美心黑

    《国公夫人她人美心黑》全本免费阅读


    第4章恨东风恶


    温语在床上,脑子里兴奋得睡不着觉。


    不停的回忆着上世。


    宋尚送的那只钗,虽然引得她伤心。但也让她感动,这世上,毕竟有关心自己的人。


    而他后来救红杏,彻底改变了她的心境。


    在他好好的安葬了红豆后,她一脸泪水,向他跪谢。


    而宋尚却说:红豆出事后,你在家里的日子,怕是更难过了。


    阿语,我一直喜欢你。只是,目前我无法休妻。你跟我走吧,我会保证你后半生的安稳。


    其实,当时的自己,是打算安置完了红杏,就自裁了的。因为,她感觉在温家再多呆一刻,就得疯了。


    那真是……宁愿流落街头,宁愿在风尘为妓,也不原再回头看一眼这个“家”的!


    于是,她便直接点了头。


    宋尚去求了祖母,但祖母却无论如何也不同意……且以温家嫡女不能与人为妾为名。


    但实际上……宋尚掌握着温家的产业命脉,很多大事,都得他来做。


    祖母知道这些年待自己不怎么样,所以不愿意自己与宋尚牵扯,影响他,而让温家出什么闪失!


    但宋尚,却直接甩出一份祖母拒绝不了的条件:二十万两银子!


    算是买了她,用的是世间罕见的高价!


    后来,她听宋尚说,当他甩出这个条件时,祖母简直是惊呆了。


    若不是收银子的是祖母,估计都会破口大骂宋尚是个败家子儿了吧?!


    这个利益太过诱人,祖母一口应允,光怕他反悔!


    可是父亲……


    温语还深切的记得他当时的嘴脸,“既然你自甘下贱,那么我温潜从此便没你这个女儿!”


    他“毅然的”斩断了原本就不存在的“父女情”。


    可笑的是……那二十万两银子,他却没客气。


    供了他的职位高升,供了他心爱的女儿温欢的十里红妆……


    呵呵……


    温语想到此,差点笑出声儿。眼泪却还不争气的流到枕头之上。


    ……


    她进宋家,把表嫂韦氏气的差点晕了,实打实的病了一场。


    韦氏出身皖西一个有几百年的家谱的人家儿,家中一直没断了做官之人。到现在,京中也不少当官的子弟。背景厚蕴。


    韦氏打小爱美,想法千奇百怪。受到追捧并乐于其中。


    但这样的事情,对于婚姻却不算是好事,毕竟没有哪个高门喜欢这么招摇的媳妇儿。


    所以韦氏嫁给宋尚,是两个家庭都能得益的亲事。


    她认为自己长的绝美,才情一流。穿衣打扮更是品味高超,引领潮流,众人敬仰。虽然进门几年,只生了一个女儿。但她认为能把宋尚拿捏的恰如其分!


    就算她做了些过分的事……宋尚也没出声儿。


    却没想到啊……他居然这么大手笔,这么大动静儿的迎温语进门儿。


    说是纳妾,但就像是娶了个平妻。


    这确实是打脸疼!


    韦氏病好了后,像条美女蛇一下蛰伏下来,等待时机……


    ……


    宋尚对自己,那真是实打实的好。出门办事,也会把她带在身边。


    他们游山玩水,品茗看戏。


    那是上世,她的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后来,她怀了孕。


    宋尚母亲吴太太知道后,非要她回家养胎。


    宋尚很忙,经常要出门,有时一走,就要好几个月。


    而韦氏,已经把宋太太挑唆的认为,自己是世间最大的贱人,是狐狸精,会毁了宋尚的。


    所以宋太太对她,不假辞色!


    就算她怀着身孕,每天也要过去听宋太太教训。


    而韦氏冷脸冷心,话语污辱。底下人阴阳怪气儿,四处苛待。


    宋尚不在,无人做主。生一顿,冷一顿,那日子过得……比在温家还艰难。


    不过那时侯,自己总感觉对韦氏有所亏欠。


    不会、不敢、也不好意思与韦氏冲突。再大的羞辱,也默默忍下。


    反正,她已经忍习惯了。


    想着,等孩子生下来,表哥回来了,一切就都好了。


    只可惜,她没能等到表哥回来。


    在怀孕快七个月时,就被韦氏害流产了。


    涎下一个男胎。


    他出来时……还能动啊……甚至还哭了一声儿……


    要不是这件事儿把宋太太震惊到了,后悔之前虐待她,给她请了最好大夫护着……估计,那回就死透了吧?


    等宋尚赶回来时,她极瘦,跟鬼一样。精神恍惚,已经不认人了。


    宋尚直接动手打了韦氏,更是要休妻。


    在宋太太的阻拦下,没休成。


    但宋尚坚持把韦氏送进家庙。韦氏心高气傲,哪里忍的?


    主动求去!


    自此,走到哪儿,宋尚都把她带在身边。


    为了让她尽早走出悲痛,宋尚请了许多的师傅,读书写字,画画抚琴。请了宫里出来的嬷嬷,还亲自给她讲账本,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