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上林校训

作品:《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咸阳宫的屋檐凝结了一层白霜。


    几日东北风吹拂下,终于把立冬节气吹来。


    大殿的门口遮了裘皮的帘子,挡住了狂涌的寒风。


    “这件事你们做主便可,上林学宫百无禁忌,朕去了也是学生。”


    秦始皇看着老农头递上来的诸多问题,笑着给出了一句话。


    老农头一脸早知如此的模样。


    “陛下,您就一点都不打算管啊!”


    秦始皇笑了笑,“朕要是管了,那就不是开天辟地的壮举。朕只会用人,用可以让大秦强大、富足的人。”


    老农头心道好了,这让大秦强大、富足的人便是陛下想让上林学宫培育的人才。


    不过照百家现在这个劲头,那第一批的人还真有可能把大秦搞得鸡飞狗跳。


    反正个个都不像是能够安分的主。


    老农头便说道“这上林学宫广纳天下人才,是陛下为富强大秦所立,总得有个宗旨才是。”


    秦始皇看随便糊弄是无法打发这老头,“你非得让上林学宫安上‘皇家’二字吗?”


    老农头笑嘻嘻道“那样最好,这样老夫这大祭酒可就自在了。”


    秦始皇给气笑了。


    老家伙果然滑头,把自己这点小心思看得透彻,跟着在这里打马虎眼。


    “去去去,不就是想要朕告诉你,所教育出来的人,不能违背朕的意愿吗?”


    老农头脸上笑容更胜,“唯!臣谨遵陛下之命!”


    “朕话还未说完!”秦始皇被抢了话头,佯装发怒。


    “后世那小子跟朕一通说教,朕又岂不知权利对人心的腐蚀。上林学宫是朕赌上的未来,不能让一己私利侵染。


    大秦的这个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四极都处在懵懂之中,唯华夏一地,文明傲世。


    大秦武力冠绝,是因为历代秦王都希望秦之兵可东出函谷。


    朕做到了这一点,算是完成了历代秦王的目标。


    可是农申啊!我们应该再定一个目标了。”


    老农头身子一颤,陛下可是很久没有叫过他的名字了。


    “敢问陛下,应当是什么目标?”


    “让华夏一体,让文明远播,让四极咸服!”


    说着他便指了指头顶的金篆匾额。


    “仁德四极,不是朕为自己定下的目标,而是之后历代帝王都要为之努力,奋进的目标。”


    老农头盯着那牌匾久久无言。


    青铜的牌匾边缘有一个朱漆的锦盒,工工整整的摆放在那里。


    那里面躺着大秦下一任继任者的名字。


    “这历代的君王可以不是嬴姓,但他们必须继承朕的志愿!”


    老农头瞬间回神,慌忙道“陛下!”


    这也是能随便说的啊!陛下!万一成真了可怎么办!


    秦始皇淡淡的看着他,眼神中散发着精光。


    那是比统一六国后更加兴奋的目光,如同利刃一般,让老农头无法对视。


    “所以,上林学宫的学生可不当大秦的臣子,但你必须让他们知道,这天下很大很大,他们所处之地不过是四极的一个小小角落。


    告诉他们,如果不走出去。


    不越过西方的高原,荒漠,不越过东方的汪洋,风暴,总有一天,外面那群野蛮的人会闯入中原。会抢掠、会杀戮,甚至灭掉大秦如今的一切痕迹。”


    老农头心中无比震撼,这些事情是他从未听闻的。


    秦始皇笑着从袖中掏出那被他整日擦拭的干干净净的手机。


    “以前朕是不可能有这个想法的。朕只想着能够获得长久一些,把六国遗留的问题解决。


    但现在有了它,六国遗民便不再是问题。


    农申啊,朕是始皇帝,这片土地上第一个皇帝,总不能只给后世的人留下一统华夏这么个目标。


    太小了,这个目标太小了。”


    秦始皇又指了指一旁的“图地界世”,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他们应该想想怎么把这片地方都纳尽手中。”


    老农头喉头微动,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这大殿的升温设施真好,冬天还能让人出汗。


    “陛下,您这远大理想说给老臣,实在是为难我啊!”


    秦始皇将自己心中的郁气吐完觉得很舒坦,干脆就坐在了案前的台阶上。


    “朕为难你,你就不能为难为难那群上林学宫的学生吗?年轻人当立远大志向,不能像老人一般暮气沉沉!”


    老农头眼睛一亮,心中顿时乐了起来,陛下这法子好,就是劲有点大,恐怕没说两句,那群什么都不懂的弟子就嗷嗷叫的要去周游世界了。


    “立志四极!”


    老农头拍了拍手,“上林学宫学子当立志四极!”


    秦始皇这才点了点头,“总算开窍了!”


    “老臣愚钝!”


    畅快的大笑从殿中传开,久久不息。


    “除了立志四极之外,还当惠及万民。”


    两人便开始为还未建成的上林学宫写起了校训。


    “陛下,老臣思路打开了,这几日聚集各院院长商讨一番,便将这上林学宫学子当立之志定下了。”


    秦始皇便回到自己的桌子上拿来了小册子,翻了翻。


    “校训、校规、科目划分,年级划分,教学内容,排课计划。这几项都要做成体系,在有明确目标之内,由夫子畅言即可。”


    老农头听着这一堆名词,瞬间呆愣当地,“这是后世学宫的结构?”


    秦始皇点了点头,“不过朕不喜欢后世的教学方法,太过死板,除了蒙学之外,并不可取。”


    老农头便有了好奇,详细问了后世学校的内容。


    秦始皇便一条条跟他探讨了起来。


    “这分科到是不错,只是如今学问不成体系,还得学生和老师一同完善。”


    “这也是上林学宫今后切实要做的事情。”


    不一会老农头领到的稿纸便写满了内容。


    “考试?上林学宫的学生也需要这个吗?”


    秦始皇想到最近彻夜奋战的某位高三学子,果断摇了摇头。


    “大秦的问题多着呢,让他们直接去解决现实的问题,这便是上林学宫的毕业考试!”


    “好,务实,老臣喜欢!”


    “学制几年?”


    “五年!”


    秦始皇说的很坚定,似乎早就想过了一样。


    “招纳学子年岁定在十—十五,五年一届。”


    老农头在最下方写上五年学制,然后看着满满列上的诸多事务,吸了一口就没有吐出来。


    这是要忙死老夫啊!


    “别苦着张脸,上林学宫还得两年能落成,这些事情足够你去完善。”


    “那老夫拼上这老命了!”


    秦始皇却板着脸,“明日之后朕将延寿之法给你,好好锻炼!”


    没办法,只能点头应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