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秦始皇的书法

作品:《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张载的横渠四句对于每一个读到的华夏后人来说,都是极其震撼的。


    也成为了激励华夏民族前进的众多经典名句之一。


    但是张载其人,对历史做出的贡献并不止于此。


    他所言“恒星不动,纯系乎天……日月,五星逆天而行,并乎地者也……间有缓速不齐者,七政之性殊也。”


    成为了历史上质疑的地心说的人之一。


    虽然他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但五十八中的人生中一直用行动践行自己所言。


    为天地立心,他对地心说提出了质疑,提出了天体左旋右旋说,以气化论解释天文历算地理现象。


    为生民立命,张载少年丧父,生活历尽艰辛,一生大部分时间与穷苦百姓在一起,在不长时间的仕途生涯中,担任的也是基层的官员。


    之后辞官回乡试验井田,兴修水利,与同时代的儒生学者有些明显的区别。


    为往圣继学,他创立气一元论哲学体系,开辟了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新阶段,成为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听着王守阳的讲述,殿中之人微微点头。


    “豪言谁都可以说,但真正去行动的人,少之又少。”


    王绾长叹一声,原本被打击的心情也好转了很多。


    秦始皇缓缓起身,“绾丞,可还有疑问?”


    王绾摇头,身为大秦臣子,秦始皇说出这个称呼,他还能有什么疑问。


    后世祭祀之礼,儒家的未来,以及那横渠四句,对于王绾来说,已经很足够了。


    “臣会写一篇文章,交于陛下审阅。”


    一众儒生博士随着王绾离开,苍老的面容之上,带着激昂神情。


    四句话后劲太大了。


    “政哥,您有什么要问的?”


    手机并没有关上,王守阳见秦始皇一脸郑重,觉得会有个大问题。


    “后生,儒生可用吗?”


    “政哥,您打算以后选吏也都要考四书五经吗?”


    秦始皇摇了摇头,“你说的科举制度,倒是很好,可是真的需要十年寒窗,苦读诗书的来治理朕的天下,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说他们可以成为思想品德的老师。”


    秦始皇眉头皱了皱,“思想和品德还需要老师?”


    “教育是个大问题,除了个人能力,各种知识的学习,还需要思想和品德的建设。”


    “你的意思?”


    王守阳眼神奸诈的挑了挑眉,“想要人们以大秦为荣,自然需要从小就引导。”


    秦始皇笑着摇了摇头,“可行!”


    关闭了手机,秦始皇在殿中慢慢踱步,看着脚下的地毯,他看到上面的地图,“让中车府令来一趟。”


    他觉得要去看看上林学宫的建造进度。


    他设想的百家遍布四极的计划,或许可以开始推进了。


    可是宦官离开之后,又有人通报。


    “陛下,平准丞求见。”


    秦始皇抬头,“他怎么来了?那些商贾出手了?”


    子婴快步走进大殿,手中托着一卷竹简。


    “陛下,今日有旅人送来一书。”


    “何书,怎得如此慌张?”


    “《计然策》!”


    听到这话,秦始皇眉头皱起,“送书的那人是商家的人?”


    “怪就怪在这里,那人就是一个普通黔首,说是在四川郡受人所托。臣已命人前去那地方打探,只是路途遥远,需要几日来回。”


    秦始皇拿起那竹简,细细看过。


    这竹简年代久远,已经乌黑,韦编却是全新的,用鹿皮细绳穿过看出收藏者很珍惜这卷竹简。


    上面的文字并非小篆,而是春秋时,吴国的文字。


    “传言范蠡之师为计然,授其经商之策,想必就是此物了。”


    “臣已让懂吴文的博士看过,确实为陶朱公旧物。”


    秦始皇将这卷书册又交给了子婴。


    “子婴以为,这是商家所问吗?”


    子婴接过竹简,面带疑虑,“陛下认为这是商家之题?”


    秦始皇点了头,“天下四民,秦唯独怠慢了他们,如今要朕要重启商业,他们便送来了《计然策》,这是才向朕示好吧。”


    “可是,这本书对于治理商人起到的作用不大。”


    秦始皇摸了摸手中的手机,“确实作用不大。”


    “那此事当如何处置。”


    “交给冯去疾,让其将其中内容编排进新一期报纸。”


    子婴面带惊愕,“陛下,您这是?”


    “朕有问于商家,《计然策》可富天下黔首乎?”


    子婴立即理解了秦始皇的意思。


    他要问问这位献上《计然策》的商家人,能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变得富裕起来。


    “臣立即去往丞相府!”


    “慢着!”秦始皇叫住了就要离去的子婴,翻看了自己的桌子上的小册子,“朕再添十句,为‘经商十诀’。”


    子婴看着秦始皇的手书,“陛下这隶书越发优美了。”


    “怎么?卿要收藏?”


    子婴笑了笑,“陛下手书,臣不敢私藏,但是装裱起来,挂在治粟内史府内,也可时时不忘陛下教诲。”


    纸张出现之后,如何保存是个很重要问题。


    其中装裱方法的出现,可以很大程度,延长纸张承载内容的寿命。


    所以王守阳一股脑将这些东西都写给了秦始皇。


    “你这小子,商贾见得多了,言语也趋炎附势起来。”


    “哈哈哈,臣告退。”


    秦始皇最后一句话,充满了长辈对晚辈的调侃语气,让子婴很开心。


    “手书也能成为商品?哈哈哈,朕的手书恐怕会价值千金了。”


    子婴在路上遇到了蒙毅,“子婴公子脚步轻快,这是又从陛下那里讨到了封赏?”


    “比封赏更珍贵!”子婴说着,还向蒙毅展示秦始皇的手书。


    蒙毅点了点头,心想着等找个时间,也得跟陛下讨要一幅字。


    “陛下,商家有问?”


    蒙毅来到殿中,说起了刚刚路上遇到子婴的事情。


    “没有,他们给朕送了一份礼物,但朕有问于商家。”


    蒙毅不解,秦始皇并没有回答。


    “去备好出行车驾,顺便通知将作少府一声,朕要去看看上林学宫。”


    “臣这就去准备。”


    蒙毅说着,看向散落在桌子前的几张纸,便俯身捡起。


    看到上面四句话,眼睛猛然瞪大。


    “这四句话如何?”


    蒙毅没有评价,反而笑着道“陛下这幅字可否赠与臣。”


    秦始皇玩味一笑,“一字千金。”


    “陛下莫要说笑!”


    最终,蒙毅苦着脸,拿着一幅字出了大殿。


    秦始皇则放下了手中的笔,来到了侧殿的地图旁。


    他顺着咸阳,往东看去,眼睛扫过四川郡,会稽郡。然后往上,掠过琅琊来到东北,最后定格在了长春。


    然后他的眼神在往上看去,眼神中带着担忧神色,“天冷了,他们到了何处?”